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高端制造核心资产“三部曲”:成长、集中、全球化 【兴证策略|核心资产系列报告之十】

王德伦策略与投资   / 2020-09-17 10:18 发布

投资要点

★ 政策、市场、转型改革、全球化助推制造业核心资产
1)产业政策为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持。产业政策是一国制造业龙头企业高速成长、脱颖而出的基石和催化剂,能够带动市场需求的爆发,为企业提供需求条件,也能提高行业门槛,促使尾部企业出清,帮助龙头公司快速优化供给格局。
2)广阔市场机会让企业成长由“小”变“大”。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集中地和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最大的中下游市场需求,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充分的试错空间和细分需求市场,以及丰富的产业资源和需求。
3)经济转型、供给侧改革,龙头企业优势凸显。2015年底提出供给侧改革,传统重工业行业持续优化行业格局,有序退出落后产能。更加严格的环保监管、产品能耗要求,有利于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
4)中国走向世界,制造业企业由“大”变“强”。参考日本80年代制造业升级转型经验,目前中国制造业同样步入出海阶段,踏入世界市场、由“大”变“强”,角逐世界制造业核心地位。

★ 美、德、日制造业核心资产诞生记——成长、集中、全球化“三部曲”
1)美国马歇尔计划+战后市场红利,助力卡特彼勒走向世界。卡特彼勒受益于政策刺激下的全球市场增长;低增速背景下落后企业逐步退出,卡特彼勒持续并购、扩张产品线;全球工程机械需求转移,卡特彼勒全球化战略熨平需求周期。
2)德国经济转型+科尔政府供给侧改革,打造汽车、化工业核心资产。巴斯夫等德国化工巨头战后迅速走出阴霾,I.G.法本公司的成立和解体,形成德国化工行业“少数巨头+众多小公司”格局,巴斯夫跟随全球化工需求开展各国布局。
3)政策支持+海外扩张,日本汽车等全球优质企业脱颖而出。战后日本将汽车作为重要支柱产业,90年代日本国内需求下滑、成本优势丧失,汽车行业开拓新兴市场,本田、丰田成长为全球汽车行业龙头企业。

★ 制造业是海外机构投资者的重要配置方向
1)外资不仅买消费白马,也青睐制造业资产。挪威主权基金稳定配置工业品,亚洲制造业配比最高达到17%;外资在日本持股前100家公司,制造业占比26%。
2)外资正在加速布局中国制造业优质龙头企业。2017-2019年,外资配置制造业的比例逐年上升,低配比例累计下降7.7pct。许多QFII机构也青睐于制造业核心资产,澳门金管局、UBS持有制造业比重分别为45%、27%。

★ 三维度挖掘中国制造业核心资产
1)从中国龙头走向世界,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核心资产
2)细分制造业龙头,有望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制造业核心资产
3)外资投资过类似产业,未来可能出现的制造业“隐形冠军”

★ 从中国龙头走向世界,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制造业核心资产
1)工程机械:三一重工成长为全球工程机械领跑者。挖掘机市占率中国第一,混凝土机械市占率全球第一,全球化趋势明显,但距卡特彼勒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2)化工:万华化学从“烟台万华”到“全球MDI龙头”。万华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MDI企业,继续加快工程建设与全球化布局,剑指“中国巴斯夫”。
3)汽车玻璃:福耀玻璃从“中国工厂”到“美国工厂”。国内龙头福耀玻璃过去二十年实现高速增长,统一中国市场,海外战略稳步推进,抢占全球份额。

★ 中国细分制造业龙头正在成长为核心资产,受外资青睐
具备全球核心竞争力、行业地位提升、全球化战略启动、受到外资青睐的核心资产,关注恒立液压、浙江鼎力、杰瑞股份、华测检测、先导智能、宁德时代、北方华创、中微公司。


6. 中国细分制造业龙头正在成长为核心资产,受外资青睐


6.1.1. 恒立液压:液压元件龙头,外资持股35%

恒立液压是全球工程机械领域优秀的配套企业。公司产品涵盖挖掘机油缸、非标油缸、液压元件及液压系统等,下游覆盖工程机械多个领域,全球工程机械前50强大多为公司客户。公司通过多年的深耕细作,牢牢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在油缸和液压元件两大板块占据优势市场地位,成为全球工程机械领域优秀的配套企业。



全球液压市场相对成熟,近年来呈波动性小幅增长。2010-2016年,全球液压行业市场规模从212亿欧元增长至282亿欧元,年均复合增速4.87%;中国液压行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351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51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6.43%,略高于全球平均增速。按照2016年中国液压行业市场规模510亿元,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4.75%。



液压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工程车辆、石化机械、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工程机械中液压挖掘机又是使用液压件最多和要求最高的产品,液压产品是挖掘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大约占挖掘机成本的1/3。长期以来,我国高端液压件市场依赖国外进口。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11-2016年,中国液压行业进口金额从34.24亿美元下降到15.50亿美元,出口金额从5.02亿美元增长至8亿美元,进出口差额逐渐缩小。

经过持续多年的研发和投入,国产液压元件厂商的技术日臻成熟。2016年下半年挖掘机行业销量持续高速增长,以主控泵阀为代表的液压元件出现供应短缺的问题,为国产厂商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以恒立液压、艾迪精密为代表的国产厂商打破对外资品牌的限制,逐步在工程机械领域实现液压元件的国产化替代,提升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自给率和产业安全,并实现业绩爆发式增长。



恒立液压挖掘机油缸国内第一,非标油缸品类拓展。挖掘机油缸业务是恒立液压的起家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挖掘机油缸国内市占率达50%以上,长期占据国内第一,同时全球范围内长期为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配套,拥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非标油缸逐步拓展品类,形成了以起重机械、盾构机、海工平台为主的下游应用领域,并成为公司缓解挖掘机油缸周期性波动的重要支撑。

 


把握机遇,充分受益于液压元件国产化替代进程。公司液压业务涵盖泵、阀、马达三大元件及液压系统,液压泵阀下游涵盖大、中、小挖掘机。公司液压元件国产化替代路线清晰,在行业高速增长、上游配套紧张的情况下,公司凭借领先的市场预判和技术积累,抓住历史机遇,先后实现液压泵阀在小挖、中挖、大挖上的国产化替代。随着未来技术日臻成熟,公司有望在更广阔的液压元件领域实现国产化替代,并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2008-2018年,恒立液压海外营收从0.1亿元增长至9.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25%附近,CAGR约60%。



2017-2019年间,恒立液压进入景气周期,ROE由3%的水平开始逐步上行, 2019年进入20%附近。由于行业景气度和公司经营业绩双双上行,外资也开始加仓恒立液压,外资持股占比从几乎为0上升超过30%。与此同时,恒立液压股价从10元上涨至50元附近,涨幅达到400%。



6.1.2. 浙江鼎力:高空作业平台市占率第一,外资持股20%

浙江鼎力是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行业龙头企业和唯一上市公司。公司拥有6大类产品,在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领域市占率第一,全球排名跻身前10,也是全球十强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高空作业平台被誉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最后一片蓝海。欧美市场发展较早,目前已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012年全球保有量约100万台,2018年已经上升至约150万台,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主要驱动因素为全球建造支出稳步增长。高空作业平台渗透率持续增加,从2013年的112台/百万美元建设支出上升到2018年的138台/百万美元建设支出,未来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此外,按照设备8年替换周期测算,全球市场巨大的保有量也将支撑高空作业平台需求进一步提升。


我国高空作业平台发展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IPAF(国际高空作业平台联盟)旗下杂志《Access International》数据统计,美国租赁市场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约62.7万台,全球占比42.65%,中国市场保有量约9万台,全球占比仅6%,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渗透率与欧美存在巨大差距。



近三年我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市场的设备保有量从2011年的1000台到2018年的约9.5万台,短短的七年时间增长了近100倍。根据立木信息咨询发布的《中国高空作业设备租赁行业调研与投资前景报告(2019版)》,2013-2017年,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销量年均增速约为40%,2017年增速达到50%,行业销量约为1.7万-1.8万台,2018年行业销量超过3万台。根据高空作业平台租赁联盟的数据,2018年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设备保有量约9.5万台。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装修与高空作业机械分会的统计,2019年1-6月份高空作业平台累计销售31481台,其中内销20777台,占比68.9%,预计2019年销量超过4.5万台,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



2018年我国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约9.5万台,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来测算中国的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需求:1)从人均保有量的角度:2018年,美国和欧洲十国的人均保有量为19.17台/万人和7.83台/万人(保有量/总人口),中国仅为0.68台/万人,分别不到美国和欧洲的1/28和1/12;2)从单位建筑增加值与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比值角度:2018年美国该比值为0.75,中国为0.11,仅为美国的约1/7。


目前我国高空作业平台中臂式占比仅约10%,远低于欧美市场臂式占比30%-40%的水平。根据浙江鼎力2017年年报,臂式产品均价约为剪叉式产品的5.65倍。未来臂式产品占比的提升将进一步扩大我国高空作业平台的市场空间。



据《Access International》,2018年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市场份额前四的企业分别为JLG、Terex、Skyjack、Haulotte。据慧聪工程机械网,2018年占据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份额前四位的企业为:浙江鼎力35.80%、湖南星邦12.37%、美通重工6.33%、湖南运想4.62%;国内排名第一的浙江鼎力全球排名第10,收入规模仅为JLG和Terex的9.91%和11.57%。



国产厂商竞争力逐渐增强,未来有望占据更高市场份额。以国内高空作业平台龙头浙江鼎力为例,按营收规模的全球排名从2015年的19名稳步提升至2018年的第10名,预计2019年其营收规模仍将维持20%以上增长,全球排名有望进一步提升。过去国内厂商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领域,近几年国内厂商技术日臻成熟,在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有助于国产厂商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浙江鼎力剪叉式平台跻身一流,新臂式投产打开成长空间。经过近些年市场的锤炼,公司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与国外巨头相比处于同一水平,市场认可度不断增强,并实现长期高速增长。公司通过与意大利Magni合作研发新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性能一流,得到客户充分认可,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单机价值量远高于剪叉式平台。公司3200台/年臂式产线将于明年建成,2019年少量销售已经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随着臂式产能的投产,将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2011-2018年,浙江鼎力海外营收从1.3亿元增长至9.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达60%左右,CAGR约30%。



2016下半年起,浙江鼎力进入景气周期,ROE由15%的水平开始逐步上行。虽然2017年四季度ROE出现阶段性下滑,但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继续上行,2019年ROE上升至20%附近。由于行业景气度和公司经营业绩双双上行,外资也开始加仓浙江鼎力,外资持股占比从几乎为0上升至20%。与此同时,浙江鼎力股价从25元上涨超过70元,涨幅接近200%。



6.1.3. 杰瑞股份:油气装备龙头,外资持股20%

杰瑞股份是民营油气装备行业龙头,压裂设备技术全球领先。公司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向油气综合服务商转型,力求成为一家能够提供油气开发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商和工程服务商。公司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固井设备制造基地,压裂设备技术全球领先。公司下游客户涵盖国内中石油下属子公司及民营油服公司,海外各大主流国家石油公司及油服公司等。



2018年国内原油产量连续下滑,对外依存度超过70%。2018年国内原油产量189601万吨,2016年以来持续下滑。而国内原油消费量逐年上升,过去五年复合增速达5.8%,导致原油进口量增长迅速,2018年原油进口46190万吨,全年平均对外依存度达70.5%,且2019年前9个月仍超过71%,大幅超过“安全警戒线”50%。

 

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持续上升,对外依存度高达42.5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国内天然气产量1610.2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量2833.09亿立方米,国内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逐年上升,过去五年天然气产量复合增速达7.35%,天然气消费量复合增速达11.67%。受到“气改工程”持续拉动,未来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其中2018年天然气进口1256.81亿立方米,全年平均对外依存度达42.54%。2019年前9个月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仍超过43%。

 

从“稳油增气提效”到“加大勘探开发”,2018年8月以来能源安全政策持续加码。在的背景下,从2018年7月26日中石油董事会议仅强调“产量和效益并重”“稳油增气提效”,到2018年8月以来,自上而下开始强调“加大勘探开发”,政策导向显著切换。中石油和中海油均编制了7年勘探开发规划,加大页岩气/致密气的开发,我国未来油气勘探开发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三桶油勘探开发资本开支同比增加近15%,国内油气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根据“三桶油” 发布的报告,2019年资本开支计划合计5069-5169亿元,比去年实际资本开支增加16.24%-18.53%;其中,勘探开发资本开支计划合计3431-3510亿元,比去年实际资本开支增加14.21%-16.84%。国内油气行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通道,油田服务市场需求迅速提升。油公司的投资周期已来,很可能形成投资周期与油价周期的叠加影响,油田服务行业的春天值得期待。

 



2018年起,杰瑞股份进入景气周期,ROE由仅1%的水平开始稳步提升,至2019Q3时上升超过12%。由于行业景气度和公司经营业绩双双上行,外资也开始加仓杰瑞股份,外资持股占比从几乎为0上升超过20%。与此同时,杰瑞股份股价从15元上涨超过35元,涨幅接近150%。



6.1.4. 华测检测:对标SGS的第三方检测设备龙头,外资持股30%

华测检测是国内第三方检测龙头企业,公信力强,业务不断扩张。华测检测是国内最大、实验室最多的民营检测服务机构,按照国际成熟的商业实验室模式运行,而且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了多产品线覆盖的综合性检测上市公司。



SGS(瑞士通用公证行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检测认证服务公司,提供覆盖油气化工、农产品、消费品、工业、采矿、汽车、环保、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检测认证服务。



SGS盈利快速增长,8年时间ROE提升至35%,股价上涨超700%。2001至2008年,SGS快速发展,营业收入由14亿美元增长至45亿美元,实现了每年15.6%的复合增长。归母净利润由0.76亿美元提升至6.41亿美元,7年时间利润实现743%增长。这一期间SGS股价由120元稳步上涨突破1000元,实现涨幅超过700%。



SGS确立全球龙头地位后,进入低增速、高ROE阶段。公司从2009年起进入低速增长阶段。2009年到2018年SGS营业收入复合增速4.4%,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1.1%。但ROE却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达到30%左右。



Power Corporation of Cnada同时是SGS和华测检测的大股东。分析华测检测和SGS的机构持股情况,我们发现:在华测检测前十大股东中,2017-2018年,我们看到了Power Corporation of Cnada的身影;在SGS的分析中,我们看到Power Corporation of Cnada在2005-2011和2018-至今,出现在其前十大股东的身影之中。

 


华测检测是对标SGS的检测认证行业龙头自2006年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从0.7亿元上升到26.8亿元,复合增速约35%,拥有实验室数量从30家拓展到超过130家。基于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和深厚的服务能力,公司每年可出具约150万份具有公信力的检测认证报告,服务客户9万家,其中世界五百强客户逾百家。



2017年起,华测检测进入景气周期,ROE由4%的水平开始稳步提升,至2019Q3时上升超过15%。由于行业景气度和公司经营业绩双双上行,外资也开始加仓华测检测,外资持股占比从几乎为0上升至30%。与此同时,华测检测股价从4元上涨至15元附近,涨幅约300%。



6.1.5. 先导智能:国内一线锂电设备厂商,外资持股20%

先导智能有望成长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国产设备企业。凭借连续多年的强势增长,CATL2017年超越松下,成为全球第一,2018年依旧领跑。未来锂电池全球市场有望形成以CATL、松下,特斯拉、三星、LG、BYD等一批领军企业垄断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绑定主流供应链的设备企业集中度同步提升,设备行业梯队逐步形成,随着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设备企业强者将在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中强势突围。目前公司产品已经涵盖产线的90%以上的关键设备,并可提供整线解决方案。此外,公司是CATL、BYD等锂电池龙头生产商的主要供应商,并开拓进入松下、LG、三星等全球一线锂电企业,未来有望充分受益全球一线锂电企业产能扩建。



伴随全球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革命,锂电设备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国内锂电竞争格局基本稳定,动力锂电集中度稳步提升。根据真锂研究数据统计,2018年动力锂电装机量达56.37GWh,同比增加68.04%,CR5市场份额为74.04%;2019年Q1-Q3动力锂电装机量达42.76GWh,同比增加44.91%,CR5市场份额为80.34%。CATL和BYD坐稳冠亚军宝座,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19Q1-Q3分别达到49.74%和20.80%。



根据各个锂电厂商产能的扩建情况,以及调研情况,我们假设:

2018年国内产能扩建规模为84GWh,预计2019、2020分别为110.5、126.6GWh

从结构上看,国内一线锂电厂商布局一直较为激进,产能布局较为完善,到2020年扩产放缓;

外资目标为2020之后新能源汽车做配套,2019年小规模扩产,2020年开始放量;

其他不突出的电池厂商由于资金及技术实力较弱,新增产能扩建规模放缓。

1GWh锂电设备投资金额:外资>国内一线>其他,并呈逐年下滑趋势

外资2018年设备招标金额平均为3.5亿元/GWh;

国内一线2018年设备招标金额平均为2.5亿元/GWh;

其他电池厂商2018年设备招标金额平均为2亿元/GWh。

结论:2019、2020年锂电设备需求分别达到238.5、295.9亿元,合计超530亿元。此外,海外锂电池厂产能扩建有望促进中国锂电设备走出去,带来超预期需求。

 

锂电设备全球呈现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国已经基本完成国产化。锂电设备全球呈现中日韩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国已经完成国产化,国产设备指标不亚于海外,且性价比更高并及时交货。目前全球锂电设备企业呈现分化趋势,一线龙头强者恒强。此外,软包技术对设备竞争格局影响有限,而材料体系变化基本不影响设备。



打入全球主流供应链,竞争实力与日俱增。目前先导智能是全年锂电设备产能最大的公司,产品实力不亚于海外竞争对手,并在部分关键指标处于领先。目前公司在国内C客户份额稳定,并陆续打入LG、特斯拉、SKI、三星等国际龙头。并且公司设备在供应出海方面进展积极,签下Northvolt近19亿战略合同就是一个明证,进一步打开中长期空间。此外公司在新技术储备上也很充足,无论目前市场较为关心的软包技术路线,还是较为前沿的燃料电池设备,均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8年起,先导智能在ROE阶段性下滑后,重新进入景气周期,ROE由15%上升至最高25%,持续保持20%以上水平。由于行业景气度和公司经营业绩双双上行,外资也开始加仓先导智能,外资持股占比从几乎为0上升至20%附近。与此同时,先导智能股价从25元上涨至45元附近,涨幅接近100%。



6.1.6. 宁德时代:正在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动力电池龙头

宁德时代是正在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动力电池龙头。公司深度绑定国内主流车企,突击海外供应,全球布局,迎接新能源汽车非线性增长,海外主要客户包含大众、宝马、戴姆勒、丰田、本田等,国内主要客户包含上汽、一汽、北汽、广汽、吉利、长安、东风、长城、宇通、中车等。宁德时代发展战略明确,布局上游,核心卡位。乘用车动力电池方面,公司坚定走在高镍方向的前列,上游资源布局镍,研发方向首先是高能量密度,高镍产品目前已经实现量产供应,全球领先。商用车方面侧重于降低成本,并加大布局海外。储能领域,卡住行业战略高点,全球布局,重点开拓海外市场。电池回收领域,进行提前布点,战略目的清晰。同时布局上游原材料,核心卡位。



成长:CATL和LG化学产能规划较为激进,预计2020年实现有望产能突破100GWh,松下和三星SDI产能规划相对缓慢CATL下游主要增量在中国,LG化学下游主要增量在欧美。整车产销高速增长将拉动动力电池需求高速增长,我们预计欧洲动力电池需求量急剧提升,其中预计欧洲2019-2021年需求量23、43、67GWh,中国65、88、115GWh,全球合计需求114、169、240GWh,同比增长21%、49%、42%。



集中:CATL出货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18年出货量同比增长97%,市占率由17年18%提升至18年22%。松下依靠特斯拉,出货量紧紧追随CATL,18年出货量同比增粘108%,市占率由17年17%提升至18年21%。LG化学出货增速低于行业增速,市占率有所下滑。未来随着欧美主流车企新能源汽车开始放量,预计市占率得以提升。



6.1.7. 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自主化的优质企业

北方华创是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国有控股及大基金持股,平台优势显著。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北京电控,是北京国资委所属特大高科技产业集团。在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中,公司产品体系最广,包括刻蚀机、PVD、CVD、氧化/扩散炉、清洗机、ALD等,成长为大平台的潜力最大。



2018-2019全球半导体设备增速放缓,即将步入上扬周期。据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SEMI)数据,2018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639.5亿美元,同比增加12.95%。韩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2018年韩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171.1亿美元(YoY -4.68%)。据SEMI预测,2019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为526.9亿美元,将同比下降17.61%;2020年全球市场预计出现反弹,市场规模将达5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1.58%。



中国大陆市场与全球市场趋势保持同步,反弹动能更大。2018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31.1亿美元,同比增加59.30%,市场规模首次超越中国台湾地区位居全球第二,增速全球居首。2019-2020年中国大陆市场变化趋势将与全球市场保持同步。据SEMI预测,2019年中国大陆市场规模为116.9亿美元,将同比下降10.83%;2020年中国大陆市场规模将达145亿美元,同比增长24.04%。


全球半导体市场集中度高,CR5超过60%,细分领域均呈寡头垄断格局。据VLSI Research统计,2018年全球前五大半导体设备商分别为: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占比17.27%)、阿斯麦(ASML)(占比15.74%)、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占比13.45%)、泛林(LAM Research)(占比13.40%)、科天半导体(KLA-Tencor)(占比5.19%)。目前,全球半导体市场继续维持寡头垄断格局,美国、日本、荷兰企业设备商占领较高市场份额,CR5超过60%,CR10接近80%。据Gartner数据,全球光刻机、刻蚀机、PVD市场分别主要被ASML、LAM、AMAT掌握,CVD市场的最大份额被AMAT占据。



半导体设备自给能力薄弱,国产化率亟待提升。据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统计,2018年我国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9亿元,自给率不足15%(该数据还包括LED、显示、光伏等设备)。据SEMI统计,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全球市场占比仅在2%左右。根据以上数据综合产业调研,我们判断单晶炉、键合机、划片机、减薄机、检测设备等自给率接近20%,氧化扩散设备、CVD/PVD设备、离子注入设备、刻蚀设备自给率接近10%,光刻机自给率较低。


大陆地区晶圆厂建设密集,指引资本开支方向。半导体制造产能向大陆转移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国际厂商在大陆部署产能,二是大陆本土厂商晶圆厂建设在政策指引下维持较高热度。2017-2020年全球将有晶圆厂建设项目78个,其中30个位于中国大陆(占比38%),全球设备投资将超2200亿美元,位于中国大陆的有620亿美元(占比28%)。2019年在中国大陆地区,有包括SK海力士及中芯国际项目在投产,包括中芯南方集成、华虹半导体、三星等12家在建,包括华润微电子、矽力杰半导体、吉林华微、四川中科晶芯在规划中或新增规划。



北方华创为02专项核心承担单位,14nm制程设备业已进入工艺验证。公司是02专项核心承担单位,负责氧化炉、清洗机及刻蚀机、沉积设备的研发任务,技术积淀深厚。公司28nm制程设备已进入中芯国际生产线,其中28nm HM PVD已经成为中芯国际Baseline机台,14nm制程刻蚀机、PVD均已展开工艺验证。

 

2017年起,北方华创进入景气周期,ROE由仅2%的水平开始稳步提升,至2019Q3时接近8%。由于行业景气度和公司经营业绩双双上行,外资也开始加仓北方华创,外资持股占比从几乎为0上升至5%。与此同时,北方华创股价从30元上涨超过90元,涨幅超过200%。



6.1.8. 中微公司: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重要依托

中微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的明日之星。中微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上海,公司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从事半导体关键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长为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国内领先企业和国际后起之秀。公司主要产品为刻蚀设备和MOCVD设备,下游客户涵盖众多海内外知名半导体制造企业,包括台积电、中芯国际、联华电子,三安光电、璨扬光电、华灿光电等。



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1550亿美元,5年复合增速达13.58%。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及消费市场同样有巨大的半导体市场规模。据 IC Insights,仅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2018年的市场规模就有 1550 亿美元,2013年到 2018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58%。在未来智能化趋势下,电子产品的更广泛普及以及众多新兴产业的革命将为整个行业的下一轮进化提供持续动力,全球半导体行业有望在中长期保持较高增长,尤其中国将有望成为全球半导体最具发展前景的市场区域。


在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薄膜沉积、光刻和刻蚀是三大核心制造环节,刻蚀设备占晶圆制造设备价值量约为24%。从相应设备的市场份额来讲,晶圆制造设备的市场规模占比超过集成电路设备整体市场规模的 80%;晶圆制造设备中,刻蚀、光刻、薄膜沉积、检测、涂胶显影等十多类设备的合计投资总额通常占整个晶圆厂投资总额的 75%左右,其中刻蚀设备是集成电路前道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据 SEMI,按全球2017 年晶圆制造设备销售金额占比类推,目前刻蚀设备占晶圆制造设备价值量约为24%;并且,随着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的进步,刻蚀设备有望成为更关键投资占比更高的设备,刻蚀设备在晶圆产线中的价值占比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集成电路设备国内自给率约为5%,进口替代空间巨大。据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统计,2018 年国产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计为 109 亿元,自给率仅约为 12%。以上数据包括集成电路、 LED、面板、光伏等设备,实际上国内集成电路设备的国内自给率仅有 5%左右,在全球市场仅占 1-2%份额,技术含量最高的集成电路前道设备(包括刻蚀设备)的市场自给率更低。半导体设备进口依赖长期来看将严重阻碍中国半导体行业的自主发展,国内需求与国内供给的缺口昭示着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刻蚀设备领域集中度极高,排名前三名的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90%以上。据The Information Network,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泛林半导体在刻蚀设备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的约45%提升至2017年的约 55%;排名第二的东京电子的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30%降至2017年的 20%;排名第三的应用材料2017年约占 19%的市场份额。前三大公司在 2017年占据刻蚀设备总市场份额的94%。、

刻蚀设备国际主要产商即为泛林半导体、东京电子和应用材料。国内主要产商为中微公司和北方华创。国际主要产商中,应用材料的收入水平和市值最高,泛林半导体第二,东京电子第三。

 

中微公司目前国内市场份额近16%,未来上升潜力大。目前公司所销售的刻蚀设备以电容性刻蚀设备为主,根据Gartner对全球电容性刻蚀设备市场规模的统计,公司的电容性刻蚀设备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约在1.4%左右。国内市场方面,以近期两家国内知名存储芯片制造企业和一家国内知名逻辑电路制造企业采购的刻蚀设备台数份额为例,公司在三家公司的平均占有率为16%,侧面反映公司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总体来说,公司目前所占市场份额仍较小,但公司已能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未来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全球LED整体市场和LED芯片市场规模庞大,产值快速增长LED整体产业市场可分为LED外延芯片、LED封装和LED应用三大市场。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全球LED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3859.1亿美元,其中全球LED芯片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



中国 LED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作为产业核心设备的 MOCVD设备需求量的快速增长。近年来全球LED产能重心向中国转移趋势明显,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年中国LED芯片产能占全球比重已达到37.1%,中国制造份额已占较大份额;并且中国LED整体行业产值逐年增长,据高工LED,中国LED行业产值在2017年已突破6000亿元,预计将在2019年达到8000亿元水平。以上两大因素同样昭示着MOCVD设备较大的市场规模。 据LED inside,中国已成全球 MOCVD 设备最大的需求市场, MOCVD 设备保有量占全球比例已超 40%;并且,据高工 LED,2015 年至 2017 年中国 MOCVD 设备保有量从 1222台增长至 1718 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8%,MOCVD行业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




MOCVD设备集中度极高,公司在全球市场已占据领先地位。目前全球主要厂商除公司以外,还包括维易科和爱思强,三家公司在全球氮化镓基MOCVD设备市场份额在90%以上。据IHS Markit,2018 年公司在全球氮化镓基 LEDMOCVD 设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四季度时全球市场份额已突破70%;维易科排名第二,2018年四季度时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8%;爱思强排名第三,2018年四季度时全球市场份额已跌至约2%。



公司持续进行较大规模研发投入。较高的研发投入是公司核心技术能保持前沿的关键。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主营产品的自主研发与创新,从2016年至今公司总研发投入达10.37亿,各年研发投入均在3亿以上,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之比虽然逐年下降但仍维持在24%以上的水平。



人才优势与研发投入共同产生核心技术优势。公司主要产品技术均达到国际前沿的背后是无数专利的支撑。截至 2019 年 2 月 28日,公司已申请 1201 项专利,已获授权专利 951 项,其中发明专利 800 项。 公司成功自主研发了若干核心技术并已在相关设备产品上实现量产。作为公司技术优势的体现,公司先后承担了五个国家科技发展重大专项研发项目,是执行国家科技发展重大专项的标杆单位,其中公司已顺利完成四个项目,正在执行的第五个项目已提前两年达到预定技术指标。公司因其技术先进性而屡获殊荣,曾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第十六届及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并于 2017 年、 2018 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发布的当年度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


 

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主营产品达到国际水平。目前公司产品技术在国际行业具有关键优势,产品性能不亚于同行,并且部分产品性能指标优于海外同行。其中刻蚀设备方面,目前公司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被应用于国际知名客户7 纳米集成电路加工,同时公司根据厂商需求正在开发 5 纳米及更先进的刻蚀设备;公司的电容性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已可应用于 64 层3D NAND芯片的量产,同时公司根据厂商需求正在开发 96 层及更先进的刻蚀设备。MOCVD设备方面,公司的MOCVD 设备已在全球的氮化镓基 LED MOCVD 设备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同时公司正在开发更大尺寸MOCVD 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