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手把手教你分析财报——现金流量表(上)

耿直研究   / 2020-09-01 09:33 发布


财务报表由两套体系组成:


  •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通过等式“资产+费用(成本)=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紧密连接起来。


  • 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通过逐笔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发生额,将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项目转化为现金流量表对应的类别,对不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项目不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

也就是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采用流水账的方式逐笔记录现金流入流出状况,而是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基础,将权责发生制调整为收付实现制的过程。


现金流量表,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流出情况。


那么什么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呢?


  • 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通常三个月内)、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三个月内到期本息金额确定的债券投资属于现金等价物。投资时间短,变现能力强的权益性投资,由于到期收回金额不确定,因此不属于现金等价物。


另外一个问题,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货币资金有什么关系呢?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定义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由于上市公司较少持有现金等价物,因此大多数上市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货币资金-受限资金


这个等式一方面可以表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货币资金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验证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是否合理。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至关重要,但要真正理解现金流量表的分析逻辑,就要从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及报表间的勾稽关系,说起……


一、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两个著名的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由于,利润归股东所有,净利润需在会计期末转入未分配利润,进入所有者权益项目。


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又可以划分为现金资产和非现金资产两类,


因此:现金+非现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移项:现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非现金资产


由于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反映期间数据,资产负债表是一个时点数值,因此通过资产负债表(期末-期初)及利润表(本期-上期),可以得出期间现金增加额:


(期末-期初)现金=(期末-期初)负债+(期末-期初)所有者权益+(本期-上期)收入-(本期-上期)费用-(期末-期初)非现金资产


即:

现金净增加额=负债净增加额+所有者权益净增加额+收入本年发生额-费用本年发生额-非现金资产净增加额


等式右方,正项为现金流入,负项为现金流出,其数额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关项目的逐项分析,计算得出。


也就是说,采用工作底稿法,用调整分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过程,就是逐笔调整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发生额,将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项目转入现金流量表的对应类别,不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项目,不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


如果只涉及现金项目之间的变动(如银行存款转为货币资金)或者只涉及非现金各项的变动(如折旧计入管理费用),不会产生现金流量,不会影响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主表(直接法)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流出情况,按照经营、投资、筹资三类经济活动,进行明细填列;现金流量表附表(间接法)主要展示了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过程,两种方法得出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应该是相等的,可以相互验证。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体现企业通过拥有的资产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是企业的“造血”能力,也是与利润表联系最紧密的现金流。由于经营活动现金流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可以更好的判断企业的价值和风险。


经营活动现金流,共包含7项内容,其中3项现金流入,4项现金流出。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包括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含增值税销项税额),往期销售本期收回的现金,本期预收款项,减去本期及往期因退货而退回的现金,企业销售材料和代购代销业务收到的现金也包括在该项目内。


编制调整分录的思路是,假设营业收入全部为实际流入,对实际未流入的项目再做调整。


主要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需要注意,增值税是价外税,不计入营业收入,因此不影响企业的损益,但是属于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应该计入该部分。但是工程领用本公司商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用本公司产品发放员工福利,也会产生销项税额,但不会产生现金流量,因此需要对这些特殊事项进行单独调整。


应收票据时企业赊销业务中产生的,可以在到期前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后产生的现金流属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此将应收票据本期变动额确定为该部分的现金流入或流出。


可见: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需要根据具体经济活动的会计分录,进行分析填列,用公式可以表示这个过程: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预收账款(期末-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期初)余额+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当期核销的坏账-票据贴现的利息


用公式表示的优点是比较清晰,缺点是有些特殊项目的调整无法表示,出现不平衡时不容易检查。公式只能是参考,一些特殊项目需要根据底稿分析填列。


需要注意,新收入准则实施后,有一部分过去用应收账款核算的内容改为用合同资产核算,一部分过去用预收款项核算的项目改为用合同负债核算。


2、收到的税费返还


主要因为税收优惠政策等原因,收到税务部门返还的各项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通常金额不大,遇到特殊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主要包括,收到的内部往来款、收到的罚款、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到的保证金及备用金、收到的与经营活动相关政府补助等,在年报附注中会有明细披露。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包括本期购买商品、材料、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本期支付前期的未付款项和本期预付款项,减除因退货本期收到的现金等。


主要与营业成本、应交增值税进销税额、存货、预付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报表项目有关。


可以用公式简单表示为: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当期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存货(期末-期初)余额+在建工程领用的存货+盘亏的存货-盘盈的存货+非正常损失的存货+预付账款(期末-期初)余额-应付账款、票据(期末-期初)余额-当期计入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及折旧费用


编制调整分录的思路是,假设营业成本全部为实际流出,对实际未流出的现金再做调整。


举两个例子说明:


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低值易耗品等科目;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公司的经营活动基本围绕存货展开,公司采购原材料,经过加工生产成本商品,商品卖出后确认营业收入,同时结转成本。已经形成产品成本的部分,在营业成本项目中体现,尚未卖出的商品仍然在存货中体现。


存货(期末-期初)为正,说明当期有一部分存货没有形成营业成本,还是以存货的形式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存货(期末-期初)为负,说明上期有部分存货在本期被卖出,形成营业收入,结转营业成本。因此可以用存货项目的变动额作为营业成本的调整项。


另外存货跌价准备、盘亏、处置、非正常损失以及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形成的存货,不能在存货的变动额中体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预付款项(期末-期初)为正,说明有一部分尚未形成存货的预付款,应该调增;预付款项(期末-期初)为负,应该调减。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的调整与预付款项相反。其他项目的调整,遵循编制原理。


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主要包括,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福利费等,还包括为职工支付的五险一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等。


需要注意,支付给离退休职工的各项费用(包括支付的统筹退休金及未参加统筹的退休人员费用),在“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支付给在建工程工人的工资,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中反映。


3、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的各项税费:包括本期发生并支付的税费,本期支付以前各期发生的税费和预交的税金等。


主要包括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印花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等,不包括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实际支付的耕地占用税,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在“支付给职工或者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用公式表示为:


支付的各项税费=税金及附加+计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存货的税费+缴纳的增值税-除增值税外的应交税费(期末-期初)余额-其他应交款(期末-期初)余额


4、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在报表中只要看到带有“其他”的报表项目,大多包罗万象、五花八门。这里的其他经营活动多指利润表中的期间费用,如支付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保证金及备用金等。


三、投资活动现金流


企业投资活动分为两大类,对内投资、对外投资。


对内投资主要是指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对外投资主要是指对外股权或债券投资。



投资活动现金流主要包含9项内容,其中现金流入5项,现金支出4项。


投资活动现金流按照流入、流出顺序列示,其实先流出、后流入更符合经济活动的规律,更容易理解些,因此我们先讲流出、后讲流入。


(一)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1、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主要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也包含购建过程中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建设过程中(在建工程)以现金支付的职工薪酬;但是购建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资本化利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在筹资活动现金流中反映。


2、投资支付的现金


本项目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映金融工具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包括相关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用。


但是购买股票和债券时已经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利息,由于在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中已经反映,因此作为金融资产的减项,从购买总额中减去。


3、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主要反映购买子公司和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被收购方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该在本项目中予以冲减。


4、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主要反映除前3项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外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


(二)投资活动现金流入


1、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收回(对外)投资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因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投资而收到的现金,包括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收到的现金,不包括利息及非现金资产。


2、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主要依据投资收益项目中实际收到的现金额填列,反映企业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权益工具、债务工具投资收到的现金股利和利息等。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投资收益,一定要注意区分。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反映企业出售、报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取得的现金,企业拆迁补偿款,因自然灾害造成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毁坏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也计入该项目。需注意处置上述资产支付的费用,需要冲减本项目现金。


4、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主要反映企业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取得的现金净额,处置费用及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该在本项目中予以冲减。


5、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该项目主要包含企业购买股票和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者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当实际收到时在此项目中反映。


前面说过,带有“其他”二字的报表项目大多五花八门,报表附注中往往会披露明细数据,可以通过明细数据了解具体内容。


四、筹资活动现金流


筹资活动现金流,反映企业的“输血”能力,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息息相关,共包含6项内容,其中3项流入,3项流出。



(一)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反映企业收到投资人投入的现金,包括发行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收到的现金净额(收到的现金减去相关佣金、手续费、宣传费、印刷费等费用后的净额填列)。一般根据股本、资本公积、应付债券等报表项目的明细数据,分析填列。


2、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反映企业取得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3、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比较常见的有接受现金捐赠,可以根据报表附注信息查看明细。


(二)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1、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反映报告期内偿还借款和到期债权本金所支付的现金


2、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反映报告期内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分配利润及支付债券债券利息、借款利息所发生的现金流出


3、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常见的有捐赠现金支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等,具体内容可查看报表附注信息。



五、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七条规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企业持有的外币资产,在报告期末按照即期汇率调整为记账本位币,折算后的人民币金额会因为折算引起增减变化,这种变化不属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中的任何一种,所以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


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中的外币现金净增加额是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发生日与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的差异,在此项目中反映。一般根据“财务费用——汇兑损益”项目分析填列。


至此,通过经营、投资、筹资三项经济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之和及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就得出本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加上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得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这部分金额基本等于货币资金减去受限资金的金额。



用公式表示为:


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六、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


利润表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净利润中包含应收应付、折旧、摊销、递延等大量需要主观判断的因素,净利润具有较大的调节空间。


仅通过净利润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结果的指标,显然有失公允,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更能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过程,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十六条规定,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该包含15项调节项目。


上市公司披露的一般格式如下:


1、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是由于资产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之间形成差额。包括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在利润表中属于减除项,由于没有现金流入流出,在调节过程中予以加回。


2、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


属于没有现金流出的费用,在利润表中属于减除项,由于没有实际现金流出,在调节过程中予以加回。


3、无形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同样属于没有现金流出的费用,在计算净利润是扣除了,由于没有产生实际现金流出,在调节过程中予以加回。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益


该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但影响了净利润,损失需要加回,收益需要减除。


5、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该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但影响了净利润,损失需要加回,收益需要减除。


6、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通常与投资活动有关,亦没有产生实际现金流,但影响了净利润,损失需要加回,收益需要减除。


7、财务费用


理论上,财务费用不属于经营活动部分的支出,应该加回。属于经营活动的部分,且实际支出了,不需要调整。但是很难区分哪些属于经济活动产生的,哪些又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因此财务费用一般等于主表中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8、投资损益


企业发生的投资损益与投资活动有关,与经营活动无关,但影响了净利润,损失需要加回,收益需要减除。


9、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变动没有发生现金流动,当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时,应当予以加回;当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时,应当予以扣除。


10、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变动也没有发生现金流动,当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时,应当加回。减少时应当扣除。


11、存货


期末存货比期初存货少,说明本期耗用的存货有一部分是期初的存货,这部分存货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计算净利润时已经扣除,因此调节时,应当加回。反之亦然。


12、经营性应收项目


经营性应收项目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其他应收款中与经营有关的部分,营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


经营性应收项目期末余额小于期初余额时,说明本期收回的现金大于当期确认的营业收入,所以在调节时应当加回。反之亦然。


13、经营性应付项目


经营性应付项目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长期应付款、其他应付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应付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经营性应付项目期末余额大于期初余额,说明本期购入的存货中有一部分没有支付现金,但是在计算净利润时通过营业成本中予以减除了,所以在调节时需要加回。反之亦然。


间接法现金流量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的过程,非常清晰的帮我们列示产生差异的原因。


表格看起来很复杂,一般将调整的因素分为两大类:


  1. 影响了净利润但没有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如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等。


  2. 影响了经营活动现金流但没有影响净利润的项目,如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变动。


耿直研究通常分为三类:



  1. 非付现费用(橘色部分):如资产减值准备、折旧、摊销。


  2. 非付现经营活动(蓝色部分):存货减少、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3. 非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黄色部分):如,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等。


(二)间接法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


间接法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勾稽关系),通过公式可以清晰的表示如下:


附表中(间接法):


信用减值损失=利润表中信用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附注中本期折旧增加额


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附注中本期计提额


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附注中本期摊销额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资产处置收益本期发生额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固定资产附注中数据不够精确}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财务费用=主表中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投资损失=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发生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变动


存货的减少=资产负债表中经营类存货的变动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变动=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应收款的变动-长期资产的应收变动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变动=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应付款的变动-长期资产的应付变动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一家上市公司年报,根据上述等式,比照附注中的信息进行验证。


(三)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


将净利润调节为现金流量净额后,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也需要列示在补充信息,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


  1. 债务转为资本


  2. 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3.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这些投资和筹资活动,虽然不影响当期现金流量,但是对以后各期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


如长期借款项目,以后各期需要按时还本付息,形成一定时期内的固定现金支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如租房)计入“长期应付款”项目,以后各期需要支付租金,也形成一项固定现金支出;这类事项,对以后各期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求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予以披露。


小结:


详细梳理完现金流量表直接法和间接法的编制原理和内容后,你会发现现金流量表之间以及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勾稽关系)


用公式可以简单表示为:


(直接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间接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现金(期末-期初)余额+现金等价物(期末-期初)


=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变动额{主要为(货币资金-受限资金)的变动额}


≈(货币资金-受限资金)期末-期初


虽然现金流量表是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明细分录为基础调整而来,但是由于他们之间复杂的勾稽关系,现金流量表是验证资产质量和利润含金量非常重要的工具,限于篇幅,具体分析方法,下篇文章再做阐述!


记得关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