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投资理念的阶段性整理

司马术云   / 2020-08-16 23:45 发布

一位投资朋友问起“我的选股思路”,我回答过后,认为值得再思考延伸一下,整理成文。


相当于是个人的投资理念的一次整理分享吧。


关于“选公司”:


在A股股票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我们选股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


目前A股已经接近4000只股票了(可预见的未来更是越来越多),但实际上超过100亿市值的公司只有1300家左右,这意味着什么?


规模相对大的、综合实力相对强的、行业内有较高地位的、财务报表相对清晰的、市场认知相对容易的公司,其实比后面一大堆所谓的“黑马”要更加稀缺。


从一个更大的角度来看,大部分行业的发展都已经进入了强者恒强的阶段,加上面对国际化的竞争,只有本来经营就占有优势的龙头公司才具备更好的发展。当然,这不是否认“黑马”的价值,而是“黑马”太少,现在普遍只能存在于一些细分领域,也需要更深的挖掘能力。


思路一:行业的龙头公司。


此外,大部分的大市值行业龙头公司,财务面盯得人也比较多,其实无形之中财务方面是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过滤的,会大大降低踩中财务问题的概率。同时,由于这些公司的信息一般比较多,也便于投资者进行研究和了解。


当然,很多风险过滤工作还是要自己做的,主要聚焦在企业基本面相关、财务以及管理层等。这方面除了绝对的原则是不碰造假风险的,其他的都要因地制宜,有一定的底线思维就好。


思路二:风险过滤,底线思维


个人主要是用自上而下的选股方式。


我大概把大方向划分为四类,分别是科技(新兴产业)、医药(医疗)、消费、周期(金融、地产、基建等)。


由于这四个大方向本质都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方向,所以我认为从这四个大方向去构建投资组合,大概率不会错得太离谱的。


四个大方向的分支都很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总体来说,还是首先要看细分行业的逻辑,然后看短中长期的景气度等发展趋势如何,之后再落到个股。


譬如科技类的,比较看重景气度(本质是增长稳定性不够,高景气的时候确定性更强),消费电子、新能车之类的都是新兴行业里有一个相对比较长的向上周期的。


消费医药是长青树,因为本身大部分消费医药都是比较稳定增长的,所以周期没那么强,市场认知对行业的把握也相对大,所以股价表现上也会更加稳健,波动没有其他类型的大。一般在里面倒腾,肯定吃不了亏的。像白酒就有公认的好赛道和好商业模式。


至于金融地产基建其实很多时候都有宏观数据做指引,配置好的龙头企业几乎都是最多输时间不输钱的典型代表。


思路三:把握社会发展需求的大方向


关于“估值”:


选了公司,我们还要对估值有所认知。


再好的公司,我们也肯定想尽量以更低的价格成交。同时,再好的公司,你买得太贵,就未必是一笔好的投资了。


所以尽量在合理估值的范围内,再进行打折,得到一定安全边际的情况下,再去交易是最好的。


思路四:寻求安全边际


当然,真要对比的话,好公司肯定比好价格更重要。因为长期来看,好公司会让自己的价值越来越高,你的价格自然会变得越来越好。相反,在一个看似便宜的价格买了不好的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创造的价值也未必增加多少,甚至可能在毁灭价值。


思路五:好公司比好价格更重要


至于具体估值上,实际上最理想的是DCF贴现模型,但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这东西不好理解,实际上,对估值模型的理解和使用也是随着实践不断提高的。此外,我们还可以用普通的相对估值指标来做多维度的衡量。


说到底,估值是带有艺术成分的科学,每个人的结论都不一样,但是至少,我们要大概明白自己是在什么的估值情况下去进行这笔投资,未来的大概预期是多少。


譬如一家公司现在多少市值,你认为短期大概是多少市值合理,长期在什么时候能发展到大概的程度?


估值肯定不准确,但是带来的方向感很重要。


思路六:估值要的不是精确,要的是带来的方向感


关于“能力圈”:


方法论上,对于一个细分行业,可以从公认的龙头公司下手去研究,这样会在初期对行业的整体情况有比较好的认识。


到个股上,就是看商业模式、产品、竞争格局等基本面信息,财务很多时候是做印证作用的。最好就是能够做到大概解构企业的营收情况,这样企业的增长逻辑估计也大致明了了。


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知道,我们是不可能做到完美地了解一家公司,也不可能没有限制地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于是,我们要知道,坚守自己的能力圈很重要。


譬如我认知没那么深的医药、金融地产等行业,我能赚的可能就是看好大的行业发展逻辑,买个大白马龙头的钱。交易上,我也敢小仓位的去买医药的恒瑞、银行的招行、地产的保利、水泥的海螺、家电的美的等等,前提是我看到行业的大逻辑,股价也明显不贵的时候。但是更深入的,行业内的一些其他公司,很可能就很难触及了,需要更多的研究,才敢下手。


坚守自己的能力圈,说到底是为了提供足够的持股自信,同时也是让自己认识到自己在赚什么钱(行业发展的、公司估值修复的、公司持续成长的等等),要用什么策略来做这笔投资。


这个策略包含的定义很广,包括整体组合、其中仓位、持有时间、调仓等。


这里有一个认知误区,很多人认为基本面投资就是一定要持有时间长,其实这是错误的。持有时间长只是结果,是因为公司在不断创造价值,而我们没有找到更好的标的,也没有更好的调整仓位的策略,所以才依然持有。


思路七:拓展、坚守能力圈,不断提高自我认知。


关于“投资心态”:


持有过程很难受的时候,要么是投资组合有问题,要么是投资心态有问题。而这两者,其实都可以归咎到认知出问题了,只是前者是方法论的运用上出问题,后者是世界观的塑造上出问题了。


两者需要相辅相成,在实践中不断正向循环。


我们必须要明白,市场一直在交易,但是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时间反馈的。保持耐心很重要。我们要盯的不是单纯的一时股价涨跌,而是逻辑的变化。


思路八:保持耐心。


总有未能尽言的地方,也当是自己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感谢勾起我行文由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