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则,就是用来入世检验的
柴孝伟
/ 2020-08-09 07:15 发布
————巴菲特
有人说,探讨这些虚的东西有何用呢,价值投资是“买价按资产”,还是“好公司”,有什么大的区别吗,股票是做的。
这个当然大大不同。
师兄施洛斯和师弟巴菲特,模式是大大的不同,甚至看似对立,不比较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投资最基石。
如果你坚定认定了价值投资就是“买价按资产”的态度,那么股市在你眼里就会大不一样。
比如,任何长高了的高市净率公司,你都会删除不看,把目光盯在低市净率股票上。
格雷厄姆、施洛斯实际就像个苦行僧,不理市场,不管未来,只专注当下,吃饭,念经,睡觉。
但是,和尚的修行除了出世,还有入世,大原则大框架坚定后,就要去人世中检验,能经受各种诱惑才是真的坚定。
“选持看钱景,买价按资产,买入(可以)选时机”,这是个原则系统,这个原则的最基石是“买价按资产”,原则中的原则。
原则就是原则,永远管用,永不过时。
说着容易,理解很不容易,坚定更不容易。
股市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子、思维、场所,一个是基本面研究派的“好公司慢慢变富”,一个是市场派的“每日涨停板复盘”。持“买价按资产”态度者,实际是独立二者的思维,眼中不管好公司坏公司,不管是慢涨还是快涨,总是坚持住一条“买价按资产”,钱景再好,也要“买价按资产”,时机再好,也要“买价按资产”。反过来,只要买价按资产,公司钱景好最好,市场时机好更好,都不排斥。
“如果原则会过时,那就不是原则”。
坚持“买价按资产”原则者,认知功底深不深厚,不是说的,而是一定要在这两个群体两个场所里入世历练才行。
比如,苹果再好,价格不跌下来巴菲特就不再买,茅台再好,价格不跌下来就不再买,没有了“买价按资产”的机会,才会知道“买价按资产”机会几年出现一次的珍贵。
比如,每天去看涨停板复盘,“买价按资产”者能在这里面呆住不受各种诱惑,那才是能坚持原则,功底深厚。
格雷厄姆创立的“买价按资产”原则,就是能经受各种未来钱景诱惑和市场诱惑的定海神针,可以做盖克保险那样二百倍大牛股,可以做短期翻番股,只要“买价按资产”大原则满足。
原则是用来选股的,也是用来舍弃股票的,原则不坚定,选不好股,也舍不了股。
比如,你能在涨停板复盘里坚持看,而选不到什么股,那实际说明你的原则很坚定。
有些认为“买价按资产”者,不愿看每日涨停板复盘,或者不看市场好消息,实际还是一种不那么坚定,实际还是一种出世的态度,眼不见心不烦。真正原则功底深厚的,反而是各种好公司、各种好消息、各种上涨股中,随意看喜欢看而心不动,动则必复合原则。
有没有人能做到这样呢。芒格有个类似的举动,他爱看一本商业杂志,里面自然每期有各种商业机会类的东西,芒格看了50年这个杂志,也没有什么太动心的机会,几十年里只找到了一个机会,买入,赚了几千万美元,然后把这几千万美元交给李录打理,变成了几个亿。
也就是说,你能在每期都是介绍机会的场景里,选不到符合自己原则的机会,但又能坚持去看,才是格栅式系统原则深厚坚定。
“选持看钱景,买价按资产,买入(可以)选时机”,就是格栅式交叉原则系统,应该放在一切好生意、好消息、好涨势的场景里历练择股,才能检验是否能坚持原则,功底深厚。
当然,你若连“买价按资产”原则都认不清,还是先纸上谈兵悟透再说。如果直接去看每日涨停板,去看茅台类大牛股公司,去看各种好消息,不是受煎熬,就是脑子会发热。
口号:
踩实的股票越跌越安全!
低估好生意能理顺一切,日常涨跌思维是万恶之源,低估好生意是时间的朋友!
一个模板翻番七千倍,目标十七翻番十万倍!
呆笨固锁守每个模板翻番机会,安枕放松,尚愚钝,戒聪明!
和巴菲特一样稳,比巴菲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