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投资就是一个拼图游戏

耿直研究   / 2020-07-28 09:02 发布


投资就像拼图游戏,获取的信息越多,图像越完整,结论越正确


但是如果信息中掺杂了过多“噪音”,势必会影响拼图的速度和质量,让人无法了解全貌,从而做出错误判断。


很多人认为阅读大量资料就能了解上市公司,其实这种认知本身就是个错误。信息过载的时代,众多“噪音”足以让您偏离轨道,得出错误结论,因此信息前面应该加个定语“有效”。


如何获取有效信息,提炼要点,是研究上市公司的前提,也是能否真正读懂上市公司的关键。


一、收集有效信息


信息是研究的原料,原料质量,直接影响研究质量。


公司公告、券商研报、数据终端,是获取上市公司信息的主要来源,其中:

  • 公司公告,是第一手资料,是研究的基础;

  • 券商研报,是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可以作为辅助资料;

    数据终端,则将很多标准化数据,进行了统一的汇总,极大的提高了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的效率。

三者相辅相成,涵盖了基础研究所需的主要资料,俗称“基础研究三件套”


(一)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是上市公司根据证监会信息披露规则,披露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是研究上市公司的第一手资料



按照披露类型,可以将公告分为定期公告、临时公告两大类:


1、定期公告:


主要包括:年报、中报、季报、业绩预告、业绩快报等财务报告相关内容。


财务报告披露准则规定,年报需要在次年4月30日前披露,中报需在8月31日前披露,季报需在4月30日和9月30日之前披露。准则同时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其中年报最为重要和详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中报次之,季报信息最为简单。


如何拆解年报,读懂上市公司,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敬请期待!


2、临时公告:


临时公告重在时效性,是上市公司根据信息披露要求,披露对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各项内容。


一般在每日晚间及开盘前,浏览并记录持仓及跟踪个股的临时公告信息,可以采用时间轴的方式,记录对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并且按照经营、投资、筹资、风险等类别,进行分类汇总。


由于临时公告时效性强,相较财务报告具有前瞻性,因此通过梳理临时公告信息,实时了解上市公司重大影响事件,有助于提前预判公司业绩变化,发现预期差。


另外,交易所问询函、关注函之类的风险警示信息及上市公司的回复公告,要特别注意。很多舞弊造假案例都是从问询函开始被大家所发现的,一定要重视。


(二)揭秘券商研报


券商研报是公司公告很好的补充。


很多人诟病,券商研报都是在“吹票”,近几年也确实曝光过很多“丑闻”。但不可否认,券商研报,仍然是我们在公开渠道能够获取的,最专业也是最有价值的资料。


为什么券商研报有很多问题,但依然是最专业最有价值的资料?


1、券商研究的经营模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券商研究所的经营模式:上市公司是“原材料”,研究报告是“产品”,基金公司是“客户”。


券商研究所通过研究上市公司,撰写研究报告,并且将“研究报告+服务”销售给基金公司(主要指公募基金)等投资机构。但是基金公司并不直接支付咨询费或者支付很少的咨询费,而是将一部分基金仓位放在券商研究所的交易席位,研究所依靠交易佣金获得收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仓收入”。基金分仓交易手续费一般高于普通手续费,并且有的还会私下约定换手率,以提高佣金收入,因此分仓收入非常可观。


交易手续费实际上是一种通道服务,是基于券商牌照获取的“垄断”优势,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是其他任何第三方研究机构无法比拟的,一流的收入,才能吸引一流的人才,这也是券商研究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内研究实力最强机构的主要原因。


券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卖报告,因此又称为卖方研究。与之对应的基金公司内部研究,主要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又称为买方研究。


2、为什么很多研报像“八股文”


研究员日常工作强度非常大,除了撰写深度报告、跟踪报告、周报、年度报告以外,一个突发政策或热点事件解读,通宵达旦写报告是常有的事情。


另外,研究员,尤其是首席还要经常参加各类活动刷存在感,定期到金主爸爸那里路演、汇报,应酬跑销售。工作强度大,时间有限,研究员往往列个框架,然后让助理或者实习生去写,之后最多审一下,然后走内部质控流程,对外发布。这也是为什么你看到的很多报告框架和逻辑类似,甚至看起来像“八股文”。


其实一份报告的核心观点就几句话,但是为了讲明白这几句话,需要有很多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完成KPI,故意把内容写得“又臭又长”。


3、券商研究那些“潜规则”


A股上市公司不到4000家,值得研究的,只有头部的几百家公司;


行业研究员按照行业划分,每个研究员大约覆盖100家左右上市公司,能够深度覆盖的也就30-50家,因此大一些的券商研究所,热门行业由几个研究员覆盖,冷门行业1-2个人;小一些的研究所热门行业只有1-2个研究员,冷门行业可能都没有覆盖;


券商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很小的圈子,中国又是一个人情社会,更没有完善的做空机制;研究员不可能前脚做完调研,后脚就写个做空报告。更何况券商除了研究所还有投行、资管等业务部门,以后谁还敢找其所业务部门做业务?即使真的写了做空报告并且过了风控对外发布,但如果该股票恰恰是“金主爸爸”或者潜在客户的重仓股,那这个事情就比较尴尬了。


国内没有做空的土壤,长此以往,券商研究圈就达成某种“默契”,即使看到负面信息,也只是和“金主爸爸”小范围内沟通,不可能写成公开报告。


另外,真正核心的报告都是加密后,单独发送到“金主爸爸”的邮箱里,或者直接当面沟通;公众在公开场合根本不可能看到这些付费报告。换句话说,券商研究的目标客户不是普通投资者,而是机构投资者。


4、头部集中现象严重


国内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就那么几家,早就被几家研究所和研究员瓜分殆尽。头部的首席分析师,往往能拿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年薪,但绝大多数研究员都是操着卖白粉的心,拿着卖白菜的钱,甚至有的还在拉社平工资的后腿。


之前,有分析师“琅琊榜”之称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是拉开这种差距,非常重要的外因,是名副其实的“财富榜”,很多研究员拼了命的拉票,想挤进这个榜单。研究所的销售也都是清一色的帅哥靓妹。但前两年因为“饭局门”事件,评选被暂停,虽然现在已经恢复,但影响力已远不如从前。


任何行业都有佼佼者,同样也存在滥竽充数者,辩证思考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不要去吐槽券商研报,拿着几百万年薪的分析师,认知要远超绝大多数人。


很多人先入为主,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事情;这种傲慢与偏见,恰恰蒙蔽了双眼,做不到客观,更谈不上独立思考,这也是为什么屡战屡败,最终沦为韭菜的原因所在。


5、如何使用券商研报


收费研报无法获得,免费研报质量良莠不齐,那么该如何使用研报呢?


1) 优选头部分析师研报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榜单”评选出很多认可度很高的分析师,如武超则、徐佳熹、董广阳、任泽平等,根据榜单去找对应分析师的研报是个比较好的选择;但是头部分析师一般服务于机构,公开且免费的研报较少。


如果找不到头部分析师的研报,可以采用其他研究员的报告,进行深度研究时,要找20页以上的深度研报,如果需要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则需要看周报或者跟踪报告。


2)研报只能作为工具,而不能成为依据


独立、客观是一份研报的生命力,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券商研报并不能很好的做到独立、客观。


研报中很多预测都是基于某些假设,而假设条件一直在变,所以结论也在不断调整。因此在阅读研报时,要重逻辑,轻结论,重数据,轻预测。


研报中一些数据的梳理及资料的汇总,可以大大节省我们整理数据的时间。


研报只能作为工具,而不能成为依据,最终的投资决策依据,还是要基于我们自己的判断。


(三)数据终端


如果说独立、客观是研报的生命力,那么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撑,则是研报质量最重要的保障。


市场上有很多数据终端,如wind、东方财富choice、同花顺iFinD等。在数据终端中不仅可以获得公司公告及券商研报等信息,终端还把相关标准化数据生成电子版,易于提取和导出Excel,极大的提高了资料收集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如宏观、行业、财务等标准化数据。


需要强调一点,数据终端和券商研报等其他资料一样,只是一个工具。


只有将数据和企业经营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较为正确的判断企业的价值或者风险。


比如,白酒行业,如果仅从产、销、存、供、需等数据角度来看,行业已经从成熟期逐渐走向衰退期,从过去的增量成长阶段过渡到存量竞争阶段,成长性已经变得很差。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竞争格局已经重塑,具有品牌、战略及竞争策略先发优势的公司能够获得更多成长性。也就是说要从过去行业趋势的研究过渡到行业竞争格局、企业竞争策略等更观的层面,去分析企业的成长性。


在数据分析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及行业特性,充分理解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含义及适用性;否则财务分析容易沦为数字游戏,失去价值发现和风险识别的作用;


解决了信息收集的问题,我们还需要一些基本工具来提高分析效率。


二、效率工具


1、Excel


数据终端,可以非常方便的提取或导出数据到Excel中,另外一些非标数据,如企业的经营信息,也需要使用Excel进行统计和梳理,财务分析、财务预测、估值建模等也是主要依赖Excel,因此熟练掌握Excel非常重要。

具体的用法,我们在后面的“拆解年报,读懂上市公司”的活动中再做阐述。


2、Word


Word是研报写作的主要工具,常用功能和我们写论文类似,比较简单,这里不再赘述;


3、X-mind


X-mind是常用的思维导图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梳理逻辑,并且展示效果很好,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除了上述常用软件,制作流程图、时间轴、股权结构的软件,也常常会用到,大家根据自己习惯选择就好!


有使用效果比较好的软件,欢迎留言。


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信息收集和基础的分析软件,下篇文章开始,我们将结合案例,详细阐述:如何拆解年报,读懂上市公司,并准备做成一项活动,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