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价值投资,是一种“买价按资产”的态度!
柴孝伟
/ 2020-07-23 07:31 发布
定量分析型投资的成效这么显著,又何必要采用更难的方法呢?
————巴菲特
赚公司成长的钱,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那价值投资是什么呢?是估值和安全边际,是踩实,是定量分析。
格雷厄姆、施洛斯、巴菲特,都有定量分析,但他们的定量分析实践标准各不相同,即使格雷厄姆本人最早在证券分析里说的定量方法,后来也有许多修正。即使最顽固如施洛斯,也在不同市道里有所变通,从低于净资产到不高于净资产的二倍。巴菲特变通的看似更多了,实际他是另辟蹊径依旧坚持定量原则。
可见,真正的价值投资,踩实,定量分析,实际是一种态度———也就是一句话“买价按资产”(注意,不是“买入按资产”,买入是要先看“好生意”的)。
你必须按资产买股,至于是0.4倍净资产,还是2倍净资产,这个是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的买价是因为看了资产负债表,看了净资产,而不是看了“利好”、看了“股价在涨”、看了“技术图形”、看了“未来有好消息”之类的其他原因。
在股市里如何能做到不怕,不是你永远看对了,或者大多数看对了,而是态度对了,对“买价按资产”原则的坚持,买即所值,何怕之有。
巴菲特说过,价值投资很简单,简单到大学里就不愿教授它,是的,真正的价值投资只是一种“买价按资产”的态度和原则,几分钟就可以懂了。
价值投资如此简单,以至于大学不愿教,以至于价投们纷纷转入公司未来成长的研究上来显示高深,以至于大众把公司成长研究当做了价值投资,神秘化,高深化。
价值投资执行又如此艰难,在纷扰的股市里,又有谁严格执行“买价按资产”呢?施洛斯的标的很多,一帮子低市净率股票。我们好生意的标的会少一些,毕竟各类好生意是缩小了范围。巴菲特伟大公司的标的更少,毕竟伟大公司只是好生意的一种,一个伟大公司按资产买价的良机几年或十几年才出现一次。
我们晚年股市财富命运是急转直上,还是急转直下,就在于顺应晚年的“地阁运”,就在这个“买价按资产”铁律原则的坚守上,就在这个思维行为习惯能否形成上。
我们虽然还是中年,强调理性,但已经需要着力培养强化这个原则和思维行为习惯了,晚运开始时顺利完成转变,才会自然而然,这决定了我们晚运是急转直上还是急转直下。
老不以筋骨为能,老不以洞见为能,老以“踩实”为能。虽然我们不老,但该培养这个习惯能力了,提早一些比较好,一生洞见非凡的李佛摩尔和戴总五十多岁股运就急转直下了。
我们的股市才三十年,主流的东西、大众的东西未必就正确,多看看国外的百年股史,才能找到正确的未来大方向。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命运的一部分。
小心行得万年船,股市是个不容许大错误出现的地方,特别是交往中,特别是晚年,预测精准已经不足够维持长久了,踩实才是唯一能长久常胜的铁律准则。
为了能让“踩实”在负理性股市里成为自己的日常铁律,也必须摒弃那些不踩实的人和环境,环境改变人,人必须创造环境。
定量分析很简单,也能稳赚常赚。但能在股市里坚持定量分析做为买价依据,需要一种非同一般的定力。现实中,简单的东西知道但做不到的多了去了。
踩实的机会也足够多,牛熊市都够,施洛斯一生基本都是满仓,不论牛熊。合乎踩实铁律的模板股票足够我们完成十七个资金翻番。
口号:
踩实的股票越跌越安全!
低估好生意思维能理顺一切,日常涨跌思维是万恶之源,低估好生意是时间的朋友!
一个模板翻番七千倍,目标十七翻番十万倍!
呆笨固锁守每个模板翻番机会,安枕放松,尚愚钝,戒聪明!
和巴菲特一样稳,比巴菲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