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医疗器械领域未来王者:高值耗材

zmx838   / 2020-07-22 19:45 发布

1、脑血管及外周血管介入耗材:心脑血管疾病是国内人口致死的第一大病种,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基本上在未来可以说是坐稳了这一位置,为什么不建议关注心血管介入产品呢?因为心血管介入领域的投资机会实在有限,到目前为止相关产品如冠状动脉支架已经完成3次的更新换代,国产化率目前已经超过了90%,像国内跑出来的乐普、微创等这些企业都已经登陆A股了。不仅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外周血管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而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相关产品的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也是属于外资厂家主导市场的局面。

据2019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脑血管介入市场规模为48亿元,同比增长37.14%。我国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到77亿元,增长率高达 32.76%。在这两块市场,我国技术水平还相对比较落后,高端的产品非常薄弱,拿外周血管植入器械的支架来说,国内只有先健和微创占据一点点市场份额,未来极有可能跑出几家优秀国产产品的上市公司。

2、血液净化耗材:我国目前血液净化市场主要以进口产品为主,特别是血液净化类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外资品牌产品占据 7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内厂商的技术提升,进口替代的空间还非常大。另外我们还看到为我国透析市场非常巨大,存量的治疗需求远远未被满足,待开发市场是目前的10倍之多!

3、神经外科耗材:神经外科作为高精尖的前沿学科之一,对应用在手术中的高值医用耗材技术含量和精细程度要求都非常高。不过,我国的神经外科耗材领域发展时间尚短,国产产品和国外的产品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除了人工硬脑(脊) 膜市场完成了进口替代之外,其他细分还是外资品牌主导市场,进口替代率非常低,当然市场空间也足够大,是国内厂商的黄金赛道之一。

4、伤口管理耗材:伤口管理耗材的典型产品包括敷料、缝针和缝线等,目前可吸收材料市场在92亿,不可吸收材料市场规模在152亿,随着时间推移,不可吸收材料将对可吸收材料完成替代。但目前国内不可吸收材料市场仍然被进口产品把持,如强生的进口缝线、巴德的疝补片、美敦力的止血夹等,占到各个市场份额的70%以上。国内目前还少有企业能够独当一面,总体进口替代率非常低,针对于伤口管理这种现金牛的科目,非常我们值得关注。

5、进口替代化程度低的部分眼科与口腔耗材:老龄化程度加深,眼睛和牙齿是老年人最直观的器官感受。随着近年来国家推动国产器械的发展和国内技术的提升,国内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公司,如做硬性角膜接触镜的欧普康视、做人工晶状体的珠海艾格等,一些细分领域的进口替代化程度已然较高,我们更多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如义齿材料、正畸材料、口腔颌面外科植入材料等外资品牌主导市场、进口替代程度低的这些细分领域市场上。

下面三家公司就值得长期关注!

①正海生物2018年毛利率为93.08%,主要产品包括口腔修复膜、生物膜、骨修复材料等生物再生材料等。据2018年该公司年报显示,公司生物膜产品毛利率为94.20%、口腔修复膜产品为93.29%。

②冠昊生物2018年披露的年报数据,公司的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毛利率为93.46%。另外,无菌生物护创膜、B型硬脑(脊)膜补片产品毛利率也分别高达83.77%、81.94%。

③大博医疗2018年年报中提到,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0.40%,而其脊柱类产品的毛利率达到8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