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东厂】
不读明史,也不陌生,便是民间早已家喻户晓的被贬意义。
自小村头里打闹,野小子们就开始扮演个中桥段角色。那时候我不懂人们口口相传的,只是觉得东厂里面的人个个嗓音奇特,异于常人。应该是一种孩童所认知的戏谑调侃,多数认为男身女态的好玩。
新鲜出炉总是惹的孩童们一阵阵欢笑,比如相互调侃,谁谁谁,三娃子你是那东厂的。
那孩童便自急了,“你才是太监!”
随口一句满脸通红。
惹的大家哄堂大笑,欢快的气氛就随着他的弱弱嗓音间散播开来。
后来长大一些才知道一些不一样的原因,不是因为厂公身上少了一些什么。
也不再以不同常人声音做嬉闹源头。
而是初读明史,再看影戏俗文略知一二,原来人们以寄托调侃之意,以指扣文断狱之罪。
才知道东厂一词代表贬义和民间的口耳相传的责难。
以至于后来拍与明王朝有关的影视作品总会涉及到“东厂”与“锦衣卫”。让人通晓明亡矣是自宦官之手,和明中叶后期的荒唐与酷吏的残忍。
可是汉末三国时期,也是自宦官而亡国为何民间的记忆和桥段甚少,反而以明代东厂位居典型?这使得老股不解其意。
后来细读明史,才知道来龙去脉,传播于民间为数不多的随口能说出的贬义词“东厂厂公”,其型有给人深刻的特点,非汉末十常侍可比。东厂的属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一员,由锦衣卫千户、百户来担任,称贴刑官。 除此以外,设掌班、领班、司房四十多人,由锦衣卫拨给,分为子丑寅卯十二颗,颗管事戴圆帽,着皂靴,穿褐衫。其余的人靴帽相同,但穿直身。除去史书笔录之外,更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艺术对此加以改变和夸张化。
例如大太监头发要花白再配上没有胡须,这种异于常人的冷酷外貌,不苟言笑,两眼微眯,颧骨高耸,塞下无肉,脸肤泛白。手指小指处安上太后用的类似的长指甲,大拇指再配上一些扳指小玩意。
只见得厂公斜身危坐于台上,左手扶头,右手玩弄笼中鸟雀,数名小太监瓜果梨桃,大小蒲扇摇于其后。
厂公眼神对着鸟雀玩弄,用着特殊嘶哑的声音对着台下的老股。
“说咱家,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提督东厂,老股啊~你可知罪。”
老股立身不跪,怒目而言,“不知!公公有话自明言!”
“呆了嗨!你今日下午2点40分发的股市长文,所言惊扰盛怒,为何写到,下周不能涨满七日?下周自有五天,何来七日,欺君罔上安得何种居心?来人哪~,大刑伺候让他招供。让他知道知道咱家的厉害。”
左右涌上一群小太监,各持枷锁棍棒,围困老股于前后。
老股凛然立之,振臂大呼,“此乃莫须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焉!此殆天不愿。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于是遂遣左右。
股死,明亡矣。
(老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