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上海本地股的机会

仇彦英   / 2020-05-31 20:15 发布

这是本期老仇品市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
近期A股市场中,上海本地股热点频出,申通地铁、强生控股等股票的强势表现,再次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上海本地股有机会吗?怎么把握本地股的市场机会?
我们做个简单回顾。上海本地股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最早的挂牌股,老股民在当年的老八股上寄托了太多回忆,很多人都是依靠这批股票完成了财富积累,其纸质股票都成为价值不菲的收藏品。这些股票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随着上海浦东的改革开放,成为A股市场最为活跃的板块。但截至今日,我们无法再找到昔日的辉煌,很多股票沦为低价股,濒临退市股。
如果要找其中的根源,比较复杂,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我进入证券行业后,当年做的最早课题研究就是上海本地股的重组,2000年前后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上海重组改革办公室,作为证券公司的研究员,我参与了不少重组的相关活动。2000年左右是上海产业需要升级的第一次危机,经过10年左右的产业进步,早期上市的一些公司遇到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初期上市都是基于国企解困,当年上市募集的资金基本都消耗殆尽,但原有产业逐步被淘汰,以轻工纺织为代表的一批上市公司,比如二纺机、上海永久等,进入经营困难期。结合当时的产业态势,上海国资委对相关公司进行了重组整合。当年的重组主要是注入集团下属的一些优质资产,或者进行战略合作。由于无法解决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上市公司经营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上海本地股进行重组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在2010年左右,上海本地股进行了第二次大范围的重组整合,主要是集团资产整体上市,壳资源的整合,引入优质资产,典型的有百事通与东方明珠的合并,中安消借壳飞乐股份等。一时间,在上海本地股中,出现了不少陌生的名字,上工申贝、华域汽车、城投控股、中国船舶等,或取代原有的业务,或整体上市,让上海本地股焕发新的生机。
又一个10年过去了,到了2020年,按照正常的企业发展,这些企业应该取得很大进步,至少在股市中涌现出一些蓝筹企业,但可惜的是它们又面临新的经营问题,需要进行重组,否则面临生存压力。这10年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产业的快速变化,特别是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引起的产业变化,房地产发展引起的新竞争格局,半导体、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改变了原有的资源配置。这些市场的变化引起的产业变化非常快速,依靠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往往滞后于这种改变。所以,上海本地股再次出现尴尬,业绩下滑,缺乏新产业,经营没有活力等。换个角度,市场一直诟病的强政府,弱企业,没有企业家等,是最直接和根本的原因。如果这几点没有得到改变,上海本地股就只能依靠重组来维持生存,但希望诞生伟大的企业是绝无可能的。在追求长期投资和追随企业家进行投资的投资理念下,这样的企业很难得到认同,其股价也会逐步失去活力。
我们对过去10年上海本地股的收益率进行统计,基本可以得出一个规律,一是上海本地股比较活跃,依托上海的经济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可以为股票提供很多的主题机会,比如浦东自贸区、临港开发等;二是主题易冷,股价回归价值是趋势,好公司更有好回报,比如宝信软件、上海机场、复星医药、上海家化等。
接下来,我们对上海本地股做一些简单梳理。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上海本地股的投资机会。第一,其首要价值是资源优势,又以政府资源优势为主。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上海机场、上海临港、张江高科等是主要的投资标的,它们是上海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平台。
第二,为上海这座城市进行服务的企业,具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具有稳定现金流价值的企业,如申通地铁、东方明珠、大众出租、城投控股、申能股份、上海环境、上海医药等。
第三,上海品牌,上海汽车、上海家化、光明乳业、上海梅林、豫园商城等是上海的形象,
第四,在新产业中立足,如宝信软件,上海新阳、数据港、沪硅产业等。
第五,上海金融,浦发银行、海通证券、上海银行等。
上述五类企业,投资者可以通过一般的投资逻辑把握住其中的投资机会,特别是投资价值是驱动其股价上涨的基本动力。
不过,很多投资者不满足于价值驱动,总期望得到不一样的信息,如并购重组、借壳卖壳等,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的主业将发生经营边界上的重大变化,从而引发股价的特殊反应。在A股市场上,抓住并购重组一直是很多投资者短线暴赚的梦想,但事实上这是中小投资者亏损的根源。原因很简单,一是不具有信息优势,但按照信息优势来买卖股票;二是不具有资金优势,但喜欢参与追涨杀跌的博弈游戏;三是爱赌不服输,套住后坚持不卖出,直到亏损累累,甚至熬到退市。无论是中安消,还是鹏起科技,都是当年重组时的明星股,如今都要黯然退市。当前投资上海本地股的逻辑似乎又在重演,无论是大集团小公司,还是以股权激励为导向的国企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也许会成为炒作的主题,但一定不会成为价值投资的导向。
基于上述认识,加上我们没有信息优势,如果只是基于某种预期或者判断,我们不应该从主题投资的角度来挖掘本地股的交易机会。所以,我本来要写第六个角度的机会,这里仅做提示:
因为注册制有望推行,如果从借壳卖壳的角度看股票,是没有意义的,好资产一般不可能借壳上市,除非它自己的资产被别人惦记了,上海本地股这几年失败的重组都是这种原因,毕竟上海本地的上市公司多少都有一定的资产,比很多企业的家底厚实,被借壳后往往意味着资产被掏空。所以,建议投资者不要从解困保壳的角度来找机会。
基于大集团小公司,可以适当挖掘,比如上海百联集团、上海仪电电子、上海华谊集团、上海建材集团等,由于集团的资产和实力可以支撑企业的运行,其重组的压力往往不够,上市公司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所以还是不要基于这种预期进行投资。
看产业转型,这是评价评价重组是不是成功的基本标志。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如果不能在新产业上立足,其发展的潜力就会受到挑战。在这一点上,上海有关部门应该看得比我们更清楚,相关资源一定向其转移、集中,上海的新产业会得到更多宠爱,所以看到上海本地公司属于新产业或者有能力打入新产业,市场更愿意给予高估值,就可以作为重点投资的选择。
我非常愿意提供一个组合,但这不合适,所以从逻辑上建议在消费、医药、基础设施、新产业等角度各选择一只最好的公司,应该能够获得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