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工系列之十大军工集团
宇你谈市 / 2020-05-05 14:51 发布
聊军工,可以聊的很多,我会分开几个系列慢慢讲。
1. 军工题材炒作的驱动力主要就是两点:军费+业绩。军费的预算增长是对于军工影响的中长期逻辑,而一般在两会期间都会公布当年的军费预算,所以两会前期也成为了军工炒作的时间窗口。这里也简单说说今年的看点。主要还是和过去两年做对比。看下面的表格比较清晰:
从2019年的预算来看,增速有所下降,但依然大于GDP增速,也体现了军工投资的逆周期属性。而且我国军费占GDP的比重一直稳定在1.2%附近。对比全球军费支出占GDP比重平均水平为2.2%(美国3.3%),我国的军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我国一季度的GDP只有-6.8%,那么两会中也要看是否会提到今年GDP增速目标,然后才可以和军费预算做对比,目前来看,大概率军费同比增速也是要低于去年的7.5%了。
2. 卫星是军工一个重要的细分领域,他主要分为三大类,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国外以SpaceX为代表的民营航天企业也都在加快发射卫星组建卫星互联网,这属于通信卫星范畴。马斯克在4月份把第7批60颗卫星送上太空之后,公布他的星链计划也要在6个月之内开始公测。而在同时4月份,我们国家发改委首次把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这意味着以低轨卫星为代表的空天基础设施建设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另一方面,近期我国的北斗三号第55颗卫星,也在4月4日运抵西昌卫星发生中心内,计划在5月份发射。这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的最后一颗,这属于卫星导航范畴,这也标志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上面两点都是近期的事件驱动,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好好对于军工整体做一个行业的研究。今天先概述基础的背景知识。
炒作军工题材,重点就是围绕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他涵盖6大行业:
从我国的政府机构管理上说,负责国防工业宏观计划组织管理的,是国防科技工业局,简称“国防科工局”。国防科工局是工业与信息化部的下属部门。工业与信息化部,大家比较熟悉,是下属的26个组成部门之一。今天重点要说的,就是国防科工局的下属“十大军工集团”。
这十大军工集团,完全涵盖国防科工的6大行业。直接上图:
今天的这十大金刚的成长史,印证了那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原先80年代,这些集团的前身都是挂着“部”字的,例如“核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等。后来改革开放,为了转变政府职能,把这些部门改成了军工公司。形成了最初的五大军工集团:
后来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国企却成为了政府预算开支的主要负担,国企改革势在必行。1997以后,引入了内部竞争机制,前面说的国防科工五大军工集团,被一分为二,摇身成为10大军工集团。例如:“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就被分成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见下图)。但值得说的是,那时候的十大军工集团和如今的十大,还是有些区别的。
进入21世纪,后面“分久比合”的时代来临了。由于之前的分拆,加强了企业间的良性竞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内耗,毕竟分拆的公司间的交叉地带还很多。面对目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未来的海外市场的竞争,我们军工企业的目标是做大做强,未来才能更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现在“合”的初衷。
“合”的过程如下:
前面的都是原有的5大军工集团的成长过程,这期间军工的大家庭,也有新生代力量的加盟:
2000年之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加入了军工集团的大家庭。这两个集团之前在讲华为鲲鹏生态的时候 (见“自主可控之华为鲲鹏生态,看这篇就够了”),有提到过。今天该知道他们真正的家庭背景了。
最后还要提一句,就是在2017年,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革,全民所有制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你会发现,这些集团公司的名字里面,多了两个字“有限”。现在的名字都叫做“xx有限公司”。
讲到这,才刚刚开了个头,后面我会顺着这十大集团,分别剖析各自涵盖的上市公司。相信你读完这个系列的研报,以后对于军工的题材炒作,会感受那么一丢丢亲切。
假期就这么悄悄的结束了,点个“在看”,祝大家在假期都休息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