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对影视传媒行业的影响,你还期待吗?
小黎飞刀
/ 2020-04-26 18:09 发布
现如今疫情的横行,已经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对当前经济特别是对消费的影响在加大,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和影视行业等服务消费影响都是比较大的。自疫情发生以后,7部贺岁档电影全部退档。
因为2019年春节贺岁档电影票房高达70亿,今年大家都准备充分,拿出了7部硬核的贺岁电影,结果碰上了疫情,今年的电影退档,电影院全部关门,给了电影票房重重的一击。
就在电影票房如此悲惨糟糕的预期下,徐峥的贺岁电影居然6.3亿卖给了今日头条,对电影行业而言更是晴天霹雳。
在过去电影院票房的分成规则,以6.3亿卖给今日头条,就相当于锁定了20亿的票房收入,徐峥这一波操作不吃亏,但是对电影院、淘票票、猫眼等服务商来说就是损失了14亿的收入。
要是未来其他影视平台也纷纷效仿,也卖大电影版权给手机、电脑、电视等客户使用,那么对电影行业的影响是致命的。
其实在疫情的前夕
影视传媒行业已陷入“低谷”
现如今是否会迎来转机点?
危机诞生巨大机遇,就像分众传媒诞生于03年非典时期,江南春all in分众传媒,一跃成为百亿富翁,自此分众传媒成为国内线下传媒老大,时隔17年,鼠年瘟疫再起,于能人是机遇,于庸人是灾难,对企业亦如此。
在新冠肺炎的影响下,新潮传媒等竞争对手,现金流紧张,竟裁员自保。而手握大量现金流的分众传媒就像鲨鱼嗅到血的味道,疫情下分众悄然加大了楼宇扩张,电梯广告全面数字物联网化。
虽然全球疫情正在爆发中,但国内疫情已然可控,全国已悄然复工,3月初制造业基本复工,3月中要开学了,5月将全面正常化。百业待兴,广告必然先行,“5月的广告一定会是爆满的”,飞刀判断,5月中国消费市场将全面回档,五一会成为新的“春节档”、史上最强“五一档”。
电影、商场、旅游等等,在五一会迎来迅速回暖和全面复苏。
所以放长期看,生活圈媒体价值仍在,当前股价具备较强的基本面支撑。2020年起,楼宇媒体成本端不再扩张点位、拓展消费广告主带动收入增长、今明两年都是收入增长成本支出企稳,利润弹性释放的业绩复苏期,这一中线逻辑并未改变。
竞媒定位有差异且竞争格局有边际改善趋势。分众传媒2018年做到60亿,在扩了一倍屏,拓展新客户的情况下,长期利润恢复到60亿以上难度并不高。
短期来看,利润下滑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确实会让投资者担心。从另一面看,分众的利润表现的如此惨淡,挑战者新潮传媒的状况只会更差。耐心等待扩张完成,经济好转,转型实现,分众的地位必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业绩重回高增长的轨道。
短暂的困难正是投资者介入的好时机。
从代表性企业生存状况来看,19家影视上市公司披露2019年的业绩预告,报告显示,19家上市公司中有13家处于亏损状态,占比近七成。
万达电影、华谊兄弟、北京文化全因商誉减值及电影业务表现不佳更是迎来了大幅亏损,万达电影预计2019年亏损33亿元-45亿元,华谊兄弟预计2019年亏损约39.67亿元-39.62亿元,北京文化居然也2019年预计净利润亏损19.5亿-24.5亿。
受疫情影响,观影受众也得到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无论是出于对于“密闭型公共场合”的恐惧,还是因为已经习惯了长期居家免费娱乐,原本一批电影受众毫无疑问会逐渐丧失院线观影的习惯,这一部分观众虽然不会太多,但是对于正在成长的电影市场来说,仍然会是决定大盘是否增长的一批受众。
此次疫情结束后,迎来的必将是影院大规模的关门潮。
但作为龙头企业,万达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我国影院大规模扩张从2011年开始,2010年及之前每年净增影院数量100家左右,2011年开始每年净增1000家左右的影院,意味着2021年前后每年有1000家以上的影院租约到期,占目前影院总数量的10%左右。预计部分影院难以承受新的租金条款(相比10年前涨幅较大)而关闭,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
因中小企业的关门,人们想看电影就只能从仍在营业的龙头企业里选择,万达作为龙头企业无论选址、运营和资金情况较好,抵御风险能力更强,以及更有能力开启并购,预计市占率将得到提高。经营杠杆得到释放,业绩快速提升。
考虑公司龙头地位及院线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公司目前仍处于底部区域,建议考虑中长线布局机会。
对于电影行业,飞刀还是很期待的,等疫情好了,我们电影院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