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暗尽头,光明已渐行渐近!
老怪中国
/ 2020-04-24 15:18 发布
黑暗尽头,光明已渐行渐近!
上周大小盘收周阳线,可以视为黎明前的报晓。但是,那根阳线仅仅是靠指标权重股做出来的,所以阳线也难以让投资者拾得信心,那时天色依然没有放亮。而本周,则进入了黎明前的黑暗时期。这种黑暗,在某种意义上说,比一直在月黑风高中行走更加让人害怕。整周,尽管也出现了一些脉冲式的热点,但是亏钱效应更足,即使跌幅不大的,那种小阴跌的窄幅模式更易让人心焦。
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本,仍在于全球疫情让人看不到曙光。尽管中国率先初步走出了疫情的阴霾,自上而上纷纷在复工复产,并以“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等权威论调来加持市场信心,但是,事实情况是,中国难说能从世界疫情失控的影响中独善其身,全球各行业的经济产业链事实上已形成了多种断层,且各个国家并非都在集中精力寻求恢复链接,这是一场时间的消耗战,且没有时间表。即使链接在若干时期后得以恢复,经济润滑如初也需要好长的时间,还不排除会延伸引发出其它更为复杂的事情。
本周另一件事情更让市场避险情节蔓延,那就是4月21日美国5月WTI原油期货交割日的诡异闹局。因美国石油生产商境内储油空间被耗光,定于21日开始实物交割的WTI 5月原油期货合约突然之间“无处安放”,遭遇原油期货史上最疯狂的抛售,收于每桶-37.63美元,暴跌300%。这是有史以来期货品种首次降为负值!如果说,此前巴菲特几十年投资生涯难得一见的美股熔断,今年一下子在10天内就见了四次,那么,本周的原油期货狂跌成负值,更可能是千年不遇。尽管做空的真正内在原因还有待考证,但这些事实,充分地反映了全球资本市场或商品市场已成为一个燥动不安的市场。身处这样的市场,任何一个投资者当然天天都只会惶恐不安,如同惊弓之鸟。
所以,当前股票市场的犹豫、乃至个别板块与个股的炒作,以及无数个股的冷不丁暴跌,是很自然的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这需要我们正视上述形势面上带来的极大风险,并自觉地认知到在疫情没有真正出现拐点之前,这种风险仍将长期存在。所不同的是,我们在风险控制的时候,并非用完全放弃的方式来做风险回避,而是应该用风险转移、综合平衡的方式去积极应对。这与全球以中国为首的很多国家,在疫情并未完全消失的时候,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在积极面对、力求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是一个道理的。正因为如此,中国股市本周每天仍有6000多亿成交量的活跃资金,他们都在寻找和等待着一个契机。
那么股市的光明何时到来呢?其实技术面上也能露出一些端倪。我们可以放大周期来看。以大盘为例,本周进入4月的末期,在还余一周的情况下,月线上收阳基本没有太大问题。这里以2019年的2440点为底点,以2016年初的2638点为左肩,现在的位置构筑右肩的可能性极大。当然,这里仍存在击破2638点的可能性,这需要率先破掉今年的2646点的低点,如此,则头肩底不成立,但那样反而会产生出更大极别的上行行情。到底怎么运行,近三周内是可以揭晓真实的谜底的。自2019年4月见3288点高点后的大盘,至今正式完成了13个月周期的调整,5月份,真正的拐点就要到了,所未知的,是5月初击破2440点后上攻,还是直接依托4月的月阳线上攻,这两者有一点点差别而已。
回到基本面上,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挑战。但是,今年的目标很明确,信心也充足,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乐观定调也没有丝毫的改变。所以,余下的,就是在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如何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了。从近期的高层系列举动与讲话精神上看,主要表现在几大方面,这些方面也为市场在投资上提供了方向上的参考。
一是需要弘扬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础,资本市场一但能融入并领会到这种精神,反转发力将会随时展开。二是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与出口等出现了一些阻力的时候,促进消费、尤其是内生消费,并且要让人敢于消费,将会出现较大的政策推动。为此,今年的CPI也必将出现结构大分化的失衡。三是今年完成“六稳”的目标抓手在于“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这也让我们在投资方向中要从基本生产资料为突破口,再延着产业链从基础到创新升级的方向去逐步地拓展。四是实体经济主要看制造业的做实做强做强,其中最重要的,是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投资,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