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疫情加速下的A股抉择
余岳桐余扬
/ 2020-03-01 14:51 发布
一、大势研判
长期来看:牛市在路上。A股趋势上涨的核心逻辑在长期看均不会受到疫情扰动,短期对于生产、消费的冲击可能集中在上半年,对于情绪的冲击经过假期的充分消化也已经部分释放。另一方面,考虑到疫情对于宏观经济的冲击,2020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可能出现边际宽松,以支撑下半年经济复苏,支持A股中长期看多。
中期来看:沪指继续围绕2800-3100区间震荡。近期A股反弹势头十足,一度冲过了3000点,本有希望去挑战一次3127点的前期高点然后再度回落,但周边国家疫情爆发态势超过预期,这几日直接就开始了回调。即便是回调,也在我们前期多次强调了调整的两道重要支撑范围,一个就是2950点,如果破位,肯定要回2880-2900点区域。从周五的运行情况看,基本上就落到了2880点。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今日整体市场表现不好就认为市场已经跌破了所有的支撑。未来的市场,应当还是在2800-3100点这个区域反复震荡一段,最终的突破还是要看疫情过去后各项数据的恢复情况。
短期:市场短期有望迎来超跌后的报复性反弹。周五受外围影响市场出现重挫,指数均跌幅较大,技术上构成超跌形态。而机构连续抄底硬核科技,上周五尾盘外资加速抄底,创业板日线级别大道通线重要支撑,沪指大道卯线和申线重要支撑,同时美股在大道亥线有反弹动作,美联储释放积极信号等等一系列积极因素支撑接下来的超跌反弹,沪指短期反弹重要压力仍旧参考大道亥线附近。
二、逻辑支撑
1、A股熊牛周期
从2015年6月份到2018年10月份,A股走了大三浪(大ABC浪)的下跌,2019年初再度下探低点确认,随后开启一轮疯狂的反弹终结熊市,2019年初之后一直是熊市到牛市的过度时期,市场的韧性不断经历,疫情等突发事件的考验。A股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羸弱的A股,未来的市场也将会逐渐成熟,逐渐趋于理性,从熊牛周期的角度给市场提供更加强势的支撑。
2、北上资金长期持续性流入
中长期来看:截止2020年2月28日,北上资金自开通以来累计净流入10434亿人民币,沪股通净流入5533亿人民币,深股通净流入4900亿人民币。北上资金持续大幅流入有望给A股带来资金面的支撑,提供强势的做多力量,并优化A股目前的估值结构。
(数据来源:wind)
从北上资金的累计流向来看,17年到18年初整体流入呈现加速状态,18年受扰动出现小幅流出,但随后在18年年底19年年初再度拐头向上,整个19年呈现加速流入状态,且斜率在不断提高,流入的速度大幅超市场预期。北上资金的持续流入对于A股的估值提升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北上资金的疯狂加仓对于内资也有相当重要的带动作用,北上资金的长期持续流入对于后市行情有着非常强的支撑。
短期来看:北上资金连续六个交易日净流出,累计流出达228亿【周五(2月28日)尾盘有北上资金抄底】。我们可以发现前期随着指数的逼空上涨外资有减仓的动作,而外资减仓是短期涨幅过大,外资中长期仍旧是不断加仓A股。
北上资金从节后整体呈现流入状态,但是随着市场大幅上涨,外资从21日开始在万亿量能的背景之下加速流出,内资雄起,外资减仓。外部市场指数也在不断提升A股的权重,也都充分说明外围对A股的高度认可,因此,短期如遇良性调整,不改中长期看多思路。
3、春季躁动,有据可依
“春季躁动”指的是股票市场一般在1月至3月会有较大概率的阶段性上涨行情,本质上是日历效应的一种。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出现春季躁动行情的可能性较大,股票市场整体上涨的概率较高。具体来看,从2000年至2019年二十年间,万得全A指数有13年录得上涨,上涨概率高达65%;上证综指与深圳成指上涨的概率分别为60%和65%。其他主要指数自成立以来,一季度上涨的概率也普遍较高,其中,中证500指数一季度上涨概率为73.3%,上证50指数上涨概率为56.3%,沪深300及创业板指均为55.6%,仅创业板50指数一季度上涨概率不足50%。从春季行情的催化剂来看,主要有几类,一是充裕的流动性,二是经济数据的空白使得市场预期较为分散,经济上行的逻辑尚未证伪,三是中央经济会议和两会的政策期待。
历史经验显示,春季躁动行情往往是一月前奏、二月三月最肥,但在中美缓和以及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的双重利好催化下,本轮春季躁动行情正在进行,短期市场受外部因素调整也是中期的良好契机。
4、疫情影响
受疫情的影响,A股砸出黄金坑,吸引各路资金(期间不少大型基金积极抄底)积极参与;同时疫情改变了人们短期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云经济脱颖而出,为科技增添色彩,更佳增强了市场资金对于硬核科技的信心。由于在家办公的方式,以及年初假期的延长,客观上增加了A股短期的投资者,使得市场相对活跃,市场情绪相对高涨。
而A股对国内疫情的反应属于一步到位性质,节后第一天三大指数暴跌,两市三千多家股票跌停,已经反馈疫情的影响。随后市场走出修复性反弹行情,各路资金你方唱罢,行情也如火如荼;随着指数来到3000点上方,同时疫情向全球蔓延的,技术面的压力伴随全球市场的恐慌情绪,也导致A股周五出现大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下方的量能呈现萎缩状态,A股的大跌明显是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背后上涨的逻辑发生变化。
随着疫情全球不断的蔓延,接下来全球金融市场呈现压力,但短期恐慌情绪已经得到有效释放,预计短期会有技术性的反弹。
5、外围市场影响
美国股市近期受疫情全球蔓延影响出现较大级别的调整,疫情恐慌之下,市场对经济的悲观态度以及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导致金融市场短期出现较大波动。技术上来看道指属于大级别的阶段性调整,道指的终极目标位就在我们提示过的大道亥线位置,大致在25000点附近。而本周五美股已经达到亥线位置并走出反弹迹象,短期技术面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美联储官网发布鲍威尔声明称,美国经济基础维持稳定强健,但新冠肺炎对经济活动带来了不断提升的风险,美联储将会密切监控疫情的进展以及对于经济前景的影响,后续会采取合适的工具和行动支撑经济。
周末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表示,希望美联储尽快介入市场。面对全球其他央行开足马力宽松的现状,美联储未能履行他们应尽的职责,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在伤害这个国家。相信接下来美联储也会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来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综合来看,无论是基本面市场对于美联储的预期,还是技术面大道亥线的重要支撑,都对短期的超跌反弹有着重要的支撑。
三、板块操作思路
1、市场主线(大科技、大金融):
大科技:科技的结构性牛市依旧,但短期分化在所难免。疫情冲击后,市场韧性十足、科技成长迅速“再起风云”,核心在于散户化市场下“羊群效应”减弱、机构力量大幅强化,成为A股市场“定海神针”。自18年起便反复强调,未来A股市场最大机遇与变革,“在于居民资金增加权益配置比例,并由直接持股主导,转为通过基金、保险、理财等间接形式增配,机构力量将不断强化”。本轮市场韧性之所以超预期、之所以在大跌首日即强调“冲击是短期的”、“将迅速走出黄金坑”,信心之源即是机构力量的显著强化。最终也如判断:在开年首日大跌后,市场整体保持理性、恐慌情绪并未蔓延;各路机构资金保持稳固,并未出现集中流出,反而成为了稳定市场的“定海神针”和推动创业板行情的“发动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买基金”成为居民资金入场的重要渠道,也是科技成长的重要支撑。近期基金募集持续火爆,加速行情回暖,并为科技成长持续提供资金支撑。年初至上周末,市场共有22只股票型基金、43只混合型基金、8只债券型基金发行成立,合计规模分别达241.4亿、1023.0亿和47.8亿。本周再有6只股票型基金和12只混合型基金成立,合计发行规模分别达338.3亿和385.6亿。从当前的机构持仓来看,科技成长是新增基金配置的重点方向。尤其是年初以来多只科技主题基金集中发行成立,规模合计达682.4亿,成为科技成长板块的重要“助推剂”。
虽然涨幅已巨,但科技成长的大逻辑大趋势并未被破坏,依旧看好今年科技的走势,短期市场出现重大调整,可以涨幅较大,同样也是调整的主力。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所以接下来科技会进入分化行情,有基本面支撑的品种调整过后仍旧会受到主流资金的重点青睐,而那些蹭热点暴涨的科技品种接下来恐有所趋势性调整。
与此同时,中国的新一轮“基建时代”,已经不是“铁公基”和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基建时代,而是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数字基建”时代。“数字基建”时代的来临,正在给A股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从操作上来看,建议继续锁定以泛5G产业链、云经济、芯片、自主可控、面板为代表的科技股;以充电桩、磷酸铁锂、供应商和刀片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大金融:金融仍旧是牛市的发动机,沪指冲关的中军力量,同时兼具护盘的重要作用。据上海证券报,“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层出不穷,券商的基金代销热情也被迅速点燃。多家证券公司表示,今年以来基金代销规模环比大增,且增速提升,其中权益类基金有望成为代销收入的主要来源。业内人士表示,券商代销业务近年来一直呈现下滑趋势,随着二级市场回暖,该业务有望成为券商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增长点。不过,行业竞争依旧很剧烈,头部券商的优势更明显。
2020年2月14日晚间,证监会正式发布了最新修订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再融资新政),并同期发布《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再融资新规将带来定增规模的扩张,已成为市场的广泛共识。再融资渠道的再次解禁,又一次疏通了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渠道,使得企业在不增加债务成本的情况下盘活现金流。这对于刚在冬日里受到疫情挑战的上市公司,无疑是一阵春风。
可以预见,再融资新政对上市公司的松绑,会刺激很多上市公司推出融资方案,以求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但也不能排除有公司滥竽充数,只为圈钱而不谋发展。
与此同时,A股近期持续的万亿成交量对券商的业绩也有很强的支撑,去年行情年初也出现万亿量能,而随后的证券公司业绩出现爆发,根据最新消息,133家证券公司2019年度实净利润1230.95亿元 120家公司实现盈利,整体业绩较2018年大幅增长,因此综合对于券商中长期持续看多。
2、短期节奏性机遇【抗疫概念:口罩、云办公、医药】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情处于关键时刻: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7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表示,现在中国以外地区才是最大担忧,全球疫情处于关键时刻,建议各国迅速采取行动。但新冠病毒不是流感,中国防疫经验表明,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可以控制疫情。此外,比利时、柬埔寨、印度、尼泊尔、菲律宾、俄罗斯、斯里兰卡和越南已超过两周无新增上报病例,表明积极的早期措施的确可以遏制病毒传播,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不会有更多的病例。世界卫生组织28日在推特上表示,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实施额外的卫生措施严重干涉国际交通运输的国家应在48小时内将这些措施的公共卫生理由告知世卫组织。
同时针对疫情全球蔓延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8日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为“非常高”。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抗疫概念会反复被短线资金操作,但是需要把握和指数以及主线品种和抗疫概念之间的节奏关系,抗疫概念目前兼具避险属性,和指数有对冲的作用,同时也要结合国内以及全球疫情的发展节奏进行灵活把握。
四、关于黄金
上周五黄金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幅跳水动作,作为相对避险的黄金品种,在欧美股市下跌的同时,并未逆势上涨起到完全避险作用。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根据外媒报道,U.S. Global Investors首席交易员Michael Matousek称,许多投资者和交易员不得不满足其他产品的保证金要求,所以他们在尽可能地抛售。欧美股市、原油的大幅下挫,使得投资者卖出黄金部分头寸以此来弥补其他产品的亏损和保证金要求;第二,市场因疫情蔓延发酵,出现恐慌情绪,卖出一切包括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换取现金,以防后续的风险。
伦敦现货黄金最新下跌到1585美元,短线主要看1590美元的得失,如果短时间金价能够快速收复1590美元关口,那金价后续还是会保持震荡上行的趋势。如果金价短时间未能够快速收复1590美元关口,那相对震荡的时间周期会拉长,伦敦金可能会下探1520美元的支撑位置。
展望黄金的中长期走势,基本面和看多逻辑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中线依旧维持看多观点不变。
第一,全球经济本就疲软,叠加目前的疫情肆虐,将进一步降低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第二,全球股市暴跌,各大央行可能进一步降息,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利于金价。第三,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的政治不确定性进一步提振黄金的避险吸引力。第四,美国对欧盟等经济体的贸易冲突还未完全解决,地缘冲突也是频繁发生,黄金仍然具有避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