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2020慢牛开启之年

股市战友   / 2020-02-11 10:50 发布

很久没有发文,写的也少了,今天把元旦假期写的发出来。差不多快一年没怎么更新了,主要是生物医药器械行业整体还是处于集采影响阶段,没有花太多精力去研究,接下去还是继续关注创新药有关的优秀上市公司。过去一年手上持有的都持有着,配置了一点券商,上周趁着疫情医药股大涨,减持了一部分弱势的、创新相关性不大的医药公司,买了点科技ETF。科技ETF之前定的计划自己没有挂单,机会转瞬即逝,这次只能追高买一点先,有机会跌下去再加仓。

2019年我们定义为牛熊转换之年,现在看来这个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2020年该怎么定义呢?请大家看先前元旦写的内容,不一定准确,年底我们再回头来看吧。

 

2019年投资总结

2018年我们已经连续7年获得正收益,2019年是第8年获得正收益了,只是这个收益率只有26%,虽然这个收益比去年要高不少,但是相对于指数来说,我是不满意的,勉强跑赢上证指数的涨幅。当然,这也跟我们的投资风格有关,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下半年看科创板扩容太快,基本上就没有怎么操作,所以下半年基本没有多少收益。关键是一直盯着医药股,错过科技股的大牛市,说明自己捕捉机会的能力还是欠缺的,也仅仅抓了一点券商行情,把主线科技给漏了。还得给自己更多时间去拓展思路,多接触不同行业的信息。

简单总结这一年的投资:2018年底和2019年初布局券商收益颇丰,但是获利了结稍晚了一点,部分回吐。之后由于担心科创板扩容的影响,股票供大于求,整个下半年都非常保守,基本上半仓以下。持仓除了少量券商,还是以生物医药器械为主,而这个板块在集采一轮一轮的压力下,表现并不好,所以造成了这一年收益略超上证指数,落后于深证成指。

2019年整体收益虽然不是特别满意,但是已经连续8年获得了正收益,是真的不容易。这其实是我们坚持“价值投资为主,趋势投资为辅”长期投资策略带来的也既长期跟踪基本面优秀的上市公司,在合适的位置用趋势投资的方法去计划投资虽然跟指数比起来的相对收益不高,但是连续多年的正收益是我们追求的结果。毕竟股市风险大,活得久才是真的好。

2020慢牛开启之年

我们在去年总结的时候定义2019年为布局之年,结果年初马上就来了一拨行情,那时定义为牛熊转换之后的第一波,第一波之后需要震荡多久,我们不得而知。目前来看,这个猜测还是准确的。

2020年我们定义为慢牛开启之年,这一年很有可能会以缓慢的震荡上扬为主,中间可能会有大幅上涨和回调,但是不会改变这个进程。其中伴随着注册制的推进,大幅扩容之后,大涨的概率也不大。

虽然定义为慢牛开启之年,但是市场赚钱的难度会越来越大,重要指数可能不会有太大的下跌,但是业绩不好的很多公司股价很可能会出现大幅下跌,所以筛选行业和公司会是未来的重点。特别是在注册制逐渐推进的过程中,好公司会不断上涨,相反垃圾公司会逐渐被边缘化,整个市场的估值逐渐会向成熟市场转换。这个应该是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慢慢过渡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投资者去适应。

未来我们重点投资的板块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生物医药器械板块,这个是我们长期看好的。2019一直在消化集采的利空,这个应该是行业大变局,未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2019年的调整差不多已经消化了不少,2020年应该是可以逐渐考虑回归的一年,特别是跟创新相关的公司。另外一个是证券板块,这个是为将来牛市做准备。从2018年四季度开始我们就逐渐在转向它了,2019年大涨之后有部分获利了结,但是依然持有。未来注册制的推进,证券板块明显收益,可以找机会继续加仓该板块。最后还有一个是科技板块,在美国技术封锁的背景下,全国上下目前都围绕科技创新在发力,未来5年很可能是中国科技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所以空间很大,科技股一定是下一波牛市的重点。考虑到科技板块覆盖面太广,而且科技投入风险又很大,具体个股很难选择,所以打算配置一些科技ETF

大体思路就是这样,所以接下来一年能否获得超额收益,关键看生物医药、证券和科技板块的表现。

 

给大家的建议

去年还在说政策底、市场底、估值底,今年我觉得没必要说了,在科创板如此大规模上市的背景下,指数依然能够稳扎稳打在3000点附近,说明内在动力还是很足的,所以要创出2440的新低概率很小了。目前的估值和历史背景,投资优质上市公司股权是非常好的一个时机,看看外资买入的状态,就知道世界都在看中国。在特朗普发起对中国贸易战的这一年时间,外资不断买入,就是在抄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底,不排除这是美国金融、政治力量的一次安排。所以对自己的资本市场,我们要有信心。

这要给大家的建议是:市场没有大涨以前,有机会可以继续追加股市的投资比例,持有优质上市公司股票会成为未来的趋势,也是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