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医疗信息化深度研究

旅行的意义   / 2020-02-07 19:42 发布

1、HIS 渗透率渐趋饱和,CIS 建设正当时

1.1、医疗 IT 建设三部曲:HIS、CIS、GMIS

医疗信息化建设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医院临床 医疗管理信息化(CIS)阶段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

1) 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

以收费为中心,实现医院非医疗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具体包括门急诊系统、住院 系统、药事系统、财务及物流系统和其他辅助系统。其中门急诊系统实现了利用 计算机网络对收费、挂号、分诊等工作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医院日 常事务的经营效率并为实现医疗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

2) 医院临床医疗管理信息化(CIS)阶段

以患者为中心,聚焦医生临床诊疗行为,进而实现对手术、诊疗等医院核心医疗 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具体包括医生护士工作站、电子病历系统(EMR)、实验室信 息管理系统(LIS) 、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RIS)和影像归档的通信系统(PACS) 等子系统。其中电子病历系统(EMR)是 CIS 阶段的重点建设项目,是指用电子设 备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病人的医疗记录,完成电子化汇总,从而取代手写纸 张病历。此外影像归档的通信系统(PACS)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功能,有助于提 升医生工作效率。

3) 区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

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医疗机构、卫生主管部门、保险机构、家庭等 多渠道信息的互通互联,消除单个机构的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优化。GMIS 建设的前提是医院内部 HIS、CIS 系统建设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具体包括双向转诊、 分级诊疗、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子系统。其中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旨在构建居民在 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体检和疾病调查等活动中具有保存备查价值的电子化历史记 录,以减少物理资源的消耗,实现医疗机构、患者、卫生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 享。持续、动态更新的电子健康档案有助于医疗机构、卫生主管部门实时掌握居 民的健康信息,并针对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当发生意外时,可通过电 子健康档案迅速查询病人过往的健康情况,从而采取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挽救 病人生命。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医疗信息化会朝着更加智能 化的方向发展。

1.2、CIS 建设快速发展,GMIS 建设日益起步

当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处于医院临床医疗管理信息化(CIS)阶段,但 HIS 增 量空间仍较大。

我国上一轮 HIS 建设热潮兴起于 2010 年,当前 HIS 系统渗透率较高,三级医院基 本达到 HIS 全覆盖,二级及以下也基本达到 80%覆盖。而 HIS 系统的更新周期为 10年左右,由于早期开发应用的 HIS 存在操作繁琐、非标准化的问题,目前处于传 统 HIS 系统升级换代的新周期。此外,客户关系管理、制剂管理、静脉配液管理 等 HIS 子系统渗透率仍不足 30%,未来渗透率有望得到提升。

CIS 系统建设正当时。大型医院已完成部分 CIS 系统建设,开始向 CIS 系统建设 中更深入的应用(如手术室、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延伸。CIS 系统在我国 医疗机构特别是小型医疗机构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电子病历系统(EMR)、 医学图像管理系统(PACS)、 检验信息系统(LIS)等 CIS 核心产品仍存在 20-40%的 渗透空间。CIS 系统的成熟发展是未来进入区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先决 条件,驱动性因素明确。

GMIS 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分级诊疗的推进和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少 数地区/集团目前正在进行 GMIS 系统的建设。自 2013 年起,国家卫生计生委统 计信息中心共计开展 6 期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项目工作。 2017 年 8 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印发《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区域(医院) 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17 年版)》,明确将区域(医院)信息互 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划分为五级七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乙等、四级甲等、 五级乙等、五级甲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分级要求。区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 度测评分为实验室测试和项目应用评价两个环节,实验室测试从数据集、共享文 档、交互服务等方面验证区域/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与国家卫生行业标 准的符合性,项目应用评价从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互联互通标准化建设、基础 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应用效果四大维度对区域/医院信息互联互通实际应用效果 进行评价。2018 年最新测评数据显示,共有 48 个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获得了相 应评级。GMIS 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2、需求正旺,医疗信息化行业景气度走势明确

2.1、利好政策加速释放,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

医疗信息化近年成为国家政策推进的重点。2017 年以来,针对医疗信息化的利好 政策进入提速期,具体发展目标和建设要求逐步细化,2020 年成为医疗信息化建 设的重要节点。

在电子病历建设方面,2018 年 12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提出:到 2019 年,所有三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要达到分级评价 3 级以上;到 2020 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 4 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 3 级以上。

在医院信息互联互通建设方面, 2017 年 1 月,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十三五”全 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出:到 2020 年,基本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 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与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 域共享。2019 年 5 月,国家卫健委《关于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 知》明确要求:到 2020 年,100 个试点城市的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应取得明显成效, 在区域内形成有序的分级诊疗就医秩序,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二级及以上医院信息化建设细则出台。2018 年 4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全国医院 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 针对二级医院、三级乙等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 的临床业务、医院管理等工作,从业务应用、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安全防护、 新兴技术五大方面规范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该《规范》的发布 标志着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在国家层面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为二级及 以上医院信息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对二级以下医院信息化具有示范和借 鉴意义。

2.2、EMR 建设要求明确,掘金百亿增量市场

电子病历(EMR)信息化作为 CIS 的重点,建设要求渐明。自 2013 年以来,国家 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一系列与电子病历建设相关的规范与标准。2018 年 12 月,国 家卫健委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电子病历 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明确提出要组织有关医疗机构持续推进电 子病历信息化建设及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到 2020 年,所有三级 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 4 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 3 级以上。

目前我国电子病历整体水平偏低,未来两年对应百亿市场增量。根据国家卫生健 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 2019 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19 CHINC)上的 发言可知,2018 年全国共有 4239 家二级医院和 1695 家三级医院参与电子病历应 用水平分级评估。其中二级医院平均等级为 1.35 级,而政策要求二级医院要达到 分级评价 3 级以上,三级医院平均评级为 2.81 级,而政策要求所有三级医院要达 到分级评价 4 级以上。不论是三级医院还是二级医院,电子病历水平远没有达到 政策要求水平,市场空间潜力仍大。结合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共有 2548 家三级医院,9017 家二级医院。若以 2018 年底为起点,仅以未参 与评级医院数量为依据,假设三级医院电子病历项目金额大约为 500 万,二级医 院大约为 300 万。可以保守地估算出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市场增量为 43 亿,二级 医院市场增量为 143 亿,二者合计约 186 亿。

2.3、医联体模式加速推进,落地建设风潮将至

医联体建设模式明晰,进入加速推进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在我国很早 就有探索, 2010 年上海卫生部印发的《关于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指导 意见》文件中提出,医联体指的是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从而形成互助、共享的 医疗组织系统,其目的是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间的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优质医 疗资源的下沉,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2017 年 4 月,办公厅 正式出台《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医联体分为四种组 织模式: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跨区域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 从顶层设计上完善了对医联体建设的分类。1)城市医疗集团是地级及以上城市开 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由三级医院等牵头,联合区域内其他医疗服务机构形 成资源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2)县域医疗共同体是县级及以下城市和 农村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由县级医院牵头,联合区域内乡镇卫生院、村 卫生室等医疗机构形成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模式。3)跨区域专科联盟是不同区域医 疗机构之间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形成的联合体。4)远程医疗协作网是指二级、三级 等医院面向偏远、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这四种医联体组织 模式相互配合、渗透,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结构,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数据,截至 2018 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均出台医联体建设发展 规划,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参与了医联体建设。共组建城市医疗集团 1860 个,县 域医疗共同体 3129 个,跨区域专科联盟 2428 个,面向边远贫困地区的远程医疗 协作网 5682 个,医联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江苏、湖南、山东、浙江、 四川、福建、广东等省份的医联体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已建成的医联体均超过 300 个。因此,全国共有医联体 13099 个。结合已有医联体信息化建设项目中标情况, 假设每个医联体信息化建设支出平均 200 万元,对应全国医联体信息化增量市场 大约 260 亿。尽管部分医联体项目已经建设完毕,但随着每年医联体建设数量的 增加,未来信息化需求仍会保持旺盛。

2.4、互联网医疗政策暖风频吹,潜力巨大

政策暖风频吹,互联网医疗服务首次纳入医保。2019 年 8 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发 布《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符 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互联 网+”医疗服务分为两种情况:1)由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与医保支付范围内的线 下医疗服务内容相同、执行相应公立医疗机构收费价格的“互联网+”医疗服务。 2)执行政府调节价格、并由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按照规定综合考虑后确定纳入医 保支付范围的全新内容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一直被认为是制约互 联网医疗发展的一个瓶颈,该《指导意见》明确了对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 服务,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配套医保支付政策,这对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跨 区域流动、促进线上线下医疗市场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受政策催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现实因素影响,未来互联网医疗市场景气度将 不断提升。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11 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为仅为 50.6 亿元,到 2018 年这一规模达到 491.5 亿元。自 2013 年起,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 增速逐年提升,2011 年至 2018 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38.4%。中国产业信息网 预测,到 2020 年该市场规模将达 900 亿元。

3、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互联网医疗成新兴战场

3.1、中游厂商居产业链核心,开拓新型盈利模式

国内上市的医疗信息化公司位于产业链中游。医疗信息化产业链上游为软件系统 开发资源、计算机硬件零配件生产厂商,中游为医疗软件服务供应商、计算机硬 件供应商和通用软件供应商,下游为各级医院、疾病防治机构、卫生主管部门等 客户。国内上市的医疗信息化公司均位于产业链中游,为下游医院、卫生主管部 门等客户提供软硬件产品和技术服务。

中游厂商普遍以项目制收费为主,未来有望开拓大数据变现模式。由于医疗卫生 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定制化程度较高,医院、区域卫生主管部门往往采用招标的 方式进行采购,因此目前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厂商主要以项目制收费为主,议价 能力普遍不强。对居民健康档案等数据的掌握是实现未来拓宽盈利模式的基础。 在前期医院、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医疗信息化企业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提 供商能够汇总大量医院信息并积累丰富的居民健康数据,在对各项大数据的分析 的基础上,有望实现面向商业保险公司、药企及居民个人的新型变现模式。

3.2、内生外延完善产品布局,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中国医疗信息化企业辐射半径有限,当前市场集中度远低于美国。根据 IDC《中 国医疗 IT 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17:新兴技术厂商快速进步》 ,2017 年我国医疗 信息化行业市场份额前三甲为东软集团、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分别占据 13.9%、 9.3%、5.7%的市场份额,共计 28.9%,显示出较低的市场集中度。相比之下,美 国医疗信息化市场集中度较高。医疗 IT 数据研究公司 KLAS 以 5477 家急病护理 医院为样本,统计出 2018 年美国三大医疗 IT 巨头 EPIC、Cerner、Meditech 分别 占据美国医疗信息化行业 28%、26%、16%的市场份额,共计 70%。其中 EPIC 和 Cerner 合计占据 54%的市场份额,与我国前十大企业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当。我 国医疗信息化企业存在一定业务辐射半径是导致行业集中度低的主要原因。尽管 小型厂商在产品、研发能力上不如上市龙头企业,但在售后和维保阶段具备快速 响应的优势,因此能获得当地医院的青睐,各家公司业务覆盖范围存在明显的区 域性特征,如卫宁健康在华东和华北地区收入合计占比高达 88%,创业慧康在华 东地区收入占比将近一半。

未来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未来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集中度 有望提升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过去几年,行业内龙头公司不断通过兼并 收购完善产品线布局,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如卫宁健康自 2014 年起发生并购事 件 16 起,创业慧康自 2015 年发生 11 起并购事件。2)国家政策对医疗信息化建 设要求越来越高,小型厂商因研发水平受限将被逐步淘汰。3)未来医院将加大在 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利好综合研发能力强、产品线丰富的龙头公司。

3.3、互联网医疗驶入快车道,多方入局激战正酣

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多项利好政策,互联网医疗发展路径逐渐清晰,不断延伸 传统医疗信息化发展边界。以平安好医生为代表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以 BAT 为代 表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以卫宁健康为代表的传统医疗 IT 企业相继布局互联网医 疗新业态,重构医疗信息化商业逻辑。

平安好医生月活用户数大幅领先,在互联网创业公司阵营一骑绝尘。平安好医生 是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医疗健康生态平台,2018 年 5 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公司将 线上线下医疗资源相结合,使得个人及企业用户通过多种方式与医生网络对接, 向用户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健康医疗服务。线上流量入口即“平安好医生”健康服 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涵盖全天候的健康管理、在线咨询、转诊、挂号、住院安排、 第二诊疗意见等在线服务;线下医疗健康服务网络中与各私人诊所、医院、健康 商户、药房及体检中心等合作,为用户提供线下看病就医、药房购药、运动健身、 中医理疗等各项服务,打造完整的健康生态服务体系。借助控股股东及战略合作 伙伴平安集团的庞大客户群与分销网络优势,平安好医生在线健康咨询服务平台 已发展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在国内的在线医疗诊疗服务中排 名第一,2019 年月活跃用户数(MAU)达到 1652.7 万人,锁定了该领域的大部 分流量,大幅领先同类互联网医疗平台。

目前,平安好医生已形成四大业务板块: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 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

家庭医生服务业务:主要通过自由医生团队及外部合作医生,提供诊断诊疗服务。 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平安好医生自由医疗团队达 1193 人,签约外部合作医生 (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5324 名,合作医院数量超过 3000 家,合作线下药店超过 3.2 万家,云网络覆盖 200 余个城市。同时,平安好医生 自主研发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和 AI 助手,帮助医生进行一些重复、机械化的服务流 程并辅助诊疗,用户满意度达到 98%,在大幅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诊断精度的同 时进一步改善了用户体验。

消费型医疗业务:公司与多家医疗健康服务供应商合作,为个人及企业用户提供 涵盖体检、医美、口腔及基因检测等非诊疗类健康服务, 并基于用户的检查结果 和电子档案提供报告解读、线下复检等增值服务。营收贡献主要来自于标准化服 务收入及后续增值服务收入。2019 年上半年,由于企业客户团体服务业务收入的 上升及售后服务力度的加大使得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56.2%。

健康商城业务:是平安好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公司提供药品、健身产品及护理 品销售等电商服务,个人与企业客户收入对总收入贡献达到 64%。健康商城主要 通过自营与平台两类运营模式盈利:自营模式下,公司赚取用户直接交易后的销 售利润,平台模式下抽取第三方商家佣金,一般在 4%-10%不等。

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业务:主要分为健康头条、健康计划、奖励计划、健康测评 等部分,为用户提供健康管理工具和资讯。健康头条根据用户偏好进行内容推荐, 还有直播、小视频、养生、生活、问答等多个频道;健康计划针对运动、美容、 中医养生、营养、育儿、慢病管理、保健等多个分类,提供不同周期的健康计划,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并根据指导完成计划;奖励计划一般与分享推广、 健康计划以及商城购物相结合,在用户完成一定任务后可获得优惠券、满减、健 康金等奖励;健康测评提供心理、健康、癌症自查、两性等多类评测,并根据测评结果向用户提出后续健康建议。

国内互联网巨头借助自身强大的流量优势,通过“自有”和“投资”两种方式开 拓“互联网+医疗”版图,在医院端、健康管理端、智能设备端、医药端和医生 端等领域颇多布局。以阿里为例,其自有布局包括阿里健康、蚂蚁金服、阿里云 和淘宝四大板块,云锋基金常作为资源整合为阿里互联网医疗开疆拓土。在医院 端,投资了恒生云泰、华泰医院,搭建支付宝“未来医院”;在健康管理端,战略 投资了 U 医 U 药、寻医问药网;在智能设备端,阿里与各家上市医疗医药公司合 作,在智能移动医疗设备与鱼跃科技战略合作,在医疗影像领域入股华润万东, 在体检检测领域与迪安诊断战略合作;在医药端,阿里打造天猫医药馆、阿里健 康 APP,与医疗信息化公司卫宁健康和医药商业公司白云山展开合作。

阿里健康是阿里集团“Double H”战略(Health and Happiness)在医疗健康领域 的旗舰平台,主要有四大块业务:医药电商、智慧医疗-医疗 AI、产品追溯及健 康保险。

传统医疗 IT 厂商谋求创新,牵手巨头布局互联网医疗。传统医疗 IT 厂商深耕医 疗信息化行业多年,在业务理解、客户积累、渠道资源、及医疗机构系统连接等 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有助于传统医疗 IT 厂商获取更多 C 端流量,打造 B2B2C 医疗服务闭环。

以医疗信息化代表公司卫宁健康为例,公司采用“4+1”战略模式布局互联网+健 康服务。“4”代表云医、云康、云险和云药 4 朵云,“1”代表创新服务平台。

云医:面向 C 端客户,运用 O2O 模式,实现医院、医生、患者、第三方机构等 的多方联接。具体产品包括就医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互联网诊疗服务、远程医 疗协同、家庭医生服务、第三方协作等。

云康:针对慢性病、保健等领域推出了康信、孕乐宝、检康、诊捷等产品,参股 公司布局“互联网+体检”,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居民保健+慢病管理+就医导 医+体检服务。

云险:通过对接医院、保险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建设统一的医院支付平台。

云药:通过“钥健康”、“企健网”门户平台,对接上游保险机构及其各险种、下 游药店以及医疗终端,提升健康险理赔服务自动化水平。

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卫宁互联网科技公司,推动公司创新业务 4 朵云的协同发展。

截止今年上半年,公司创新业务与超过 2 千家医疗机构实现对接,公司打造的邵 逸夫互联网医院已成为全国互联网医院的标杆。

2018 年 6 月,公司与阿里系在资本和业务方面展开深入合作,蚂蚁金服全资子公 司云鑫创投入股卫宁健康和卫宁互联网科技,此外卫宁健康、蚂蚁金服、云鑫创 投三方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围绕“互联网+医疗健康”谋篇布局。阿里系的优 势在于领先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区块链、移动支付、金融云、信用 认证、智能客服等技术能力,以及优质的互联网平台和丰富的 C 端流量。而卫宁 健康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深耕多年,具有产品、资源、渠道等优势。双方在平台和 技术层面形成优势互补,有效推动了公司创新业务“4+1”战略模式的发展。

4、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创业慧康、卫宁健康、久远银海、思创医惠、东华软件。

创业慧康(300451.SZ)

创业慧康是国内领先的医疗卫生信息化软件供应商,深耕行业 20 余年,累计实施 1 万多个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积累超过 2.5 亿份居民健康档案。公司组建了 以医息化为体、医卫物联网和医卫互联网为翼的“一体两翼”业务格局。2019 年,“健康中山”项目步入 10 年运营期的元年,盈利模式逐渐清晰,未来有望加 速异地复制,为日后公司高速增长及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平安集团入股 有望加快公司创新业务发展步伐。我们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分别为 3.00/4.04/5.27 亿元,基于 2020 年 2 月 4 日收盘价,对应 2019-2021 年 PE 分别为 49/36/28 倍。

卫宁健康(300253.SZ)

卫宁健康是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产品和服务提供商龙头,医疗机构客户数量累计 超过 6000 家,产品齐全度、客户数量均居行业前列。2015 年公司建立了传统业 务和创新业务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传统业务包括智慧医院、区域卫生、基层卫 生、公共卫生等领域,创新业务包括云医、云康、云险、云药 4 朵云和创新服务 平台。近年来传统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创新业务顺利推进。未来受互联网医疗政 策红利、与蚂蚁金服、云鑫创投合作不断深入等因素影响,公司创新业务有望扭 亏为盈,成为带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公司发布 2019 年业绩预告,预计 2019 年归母同比增长 25%至 45%,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6%-38%。

久远银海(002777.SZ)

久远银海是国内民生信息化领军企业,已形成医疗医保、数字政务、智慧城市、 军民融合四大战略业务板块。其中医疗医保业务占比不断增加,根据 2019 年半年 报数据,公司医疗医保占营收比重已接近 40%。公司市场覆盖全国 24 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100 余个城市,为 7 万家医院药店和近 5 亿社会公众提供服务。2019 年三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 4.95 亿元,同比增长 17.57%;归母净利润为 0.84 亿元, 同比增长 41.69%。受益于医疗信息化行业高景气度及同平安集团的深化合作,未 来公司业绩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思创医惠(300078.SZ)

思创医惠是智慧医疗和商业智能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智慧医疗业务涵盖智能开 放平台、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等,商业智能业务覆盖了供应链管理、零售业、 制造业、智慧城市等领域。今年 8 月 14 日,公司定增计划获批,拟募集不超过 7.2 亿元用于建设物联网智慧医疗溯源管理项目、医疗大数据应用研发中心和补充 流动资金。预计定增计划的顺利实施将显著提升公司在医疗物联网领域的技术水 平和产品竞争力,有利于公司智慧医疗业务的发展。公司发布 2019 年业绩预告,预计 2019 年归母同比增长 5%至 35%。

东华软件(002065.SZ)

东华软件是一家综合性的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和信息化服务提供商,面向健康、金 融、能源等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健康行业主要提供医疗信息行业解决方案、智慧 医疗、医保信息化、区域卫生信息化等产品和服务。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 收入为 57.33 亿元,同比增长 14.34%;归母净利润为 7.53 亿元,同比增长 15.15%。 受益于公司在三级医院客户数量的领先优势以及和腾讯云的强强联合,预计公司 健康行业业绩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报告来源:兴业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