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明傳承之秘
虚同先生 / 2020-01-12 22:31 发布
{商業九經}--經典誦讀自我訓練法
丙係列將從[商業九經---經典誦讀自我訓練法]基礎講起,從零到九爲序乃一個輪迴。層層上進,以受衆能實操爲宜。
此係列實爲授人以漁之作,乃本博主寫作之主要精華及主要目的。然讀者朋友需前後連貫,經常復習,當可速悟。
由於此係列內容均屬原創,所用名詞術語多所借用,前後定義內涵或有不一之處,尚乞理解。余並非有意標新立異,乃現有學術體係不能很好地理解認識金融市埸,應對市埸之成體係理論知識亟待建立也。
第零一零篇
中華文明傳承之秘
至少在約六仟七百年前,在我華夏大地上發展出基於古天文學而成之易學體係,歷代聖人以此帶領庶民走過了漁獵時代、農業時代。故易經是人類最古老之經典,一直傳承不斷且無疑還將繼續傳承應用下去。
到周朝時,老子出,則命名爲“道”。簡而論之,道家之學,肇始於羲農,宗祖於黃帝,集成於老子,演散爲百家各派,此其我國學術源流之大概也。所以傳統學術可概稱爲中華道學[華道],其它均爲道學之分枝別派矣。
中華文明屬早熟之文明體係,其漢以前就在[天道]、[人道]、[身道]方面取得了全人類絶對性之先進主導地位[現代迴溯研究證實],且具有神祕性之特點。如關於[身道]領域之《黃帝內經》、《周易參同契》至今現代科學無法破解,無法達到其高度矣。
從綜合創新性而言,我國學術其實在宋朝時就基本停止了創新。是以南師懷謹先生曾説他不讀宋以後之書。
東漢時佛教傳入,一時興盛。與中華道學[華道]、儒學互相激蕩數百年,遂於西元五百年左右道儒釋三家分別完成各自理論體係建構。然僅作爲我華夏文明學統主幹之中華道學[華道]不諱言其吸收借鑒了其它兩家之學術精華。展現了我中華文明彊大吸納包容能力和廣博之文化胸懷。
近代以來,西方哲學[西哲]知識體係和科學知識體係傳入我國。此[哲學]概念乃日人學我[華學]近仟年後轉逈全面學習[西學]時所翻譯之術語,其基本體係即西人之本體論、認識論、人生論等思辨之學。本來我[華學]文化體係之包容性、開放性非全世界其他民族所可比,學習一下西方哲學[西哲]亦無不可,然百年來[西化自由派公知]丟失了中華文明主體自信,大肆論證中國傳統沒有發展出西方哲學[西哲]體係,沒有西人所謂邏輯思維體係訓練,所以國人就不能學習發展科技等現代體係,甚至論證出國人就比西方人種低人一等之説等等謬論。前些年還見此類專著大量出版。甚且叫嚣要消滅漢字、中醫等等。西方文化對我中華文明學術侵略可謂達到頂峰矣。
然而基本事實是,按西方心理學智商理論測試結果,華人平均智商最高、西人次之、最下某有色人種。何也?[西化自由派公知]以理論權威精英自居,見樹不見林,無一點傳統學術理論知識也,不知道我們傳統中華道學[華道]亦有更嚴謹之言語理性思維之推論體係也。甚且更無傳統道儒墨之脩練實證功夫,對中華道學有關[身道]知識茫然不知,自然也沒有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了。是以學術話語完全西化了。
舉一個實例,説明[華道]學術體係和現代科學體係並不矛盾。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光纖之父”高錕先生八歲以前就是受到了系統完整的傳統私塾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傳統文化基礎。他自幼就十分喜愛傳統文化,僅《三國演義》在八歲以前就讀了不下十徧。在自述中他還將自己的科研成果發現歸因於小時候易經思維的訓練。
實際上西人之哲學[西哲]僅屬我中華道學[華道]研究領域之很小一部份,其研究領域可納入道學分枝之範籌。或可並稱爲中華道學[華道]與西方哲學[西哲]。換言之,中華道學遠比[西哲]所涵蓋範圍廣也。中華道學纔是最值得我們當代國人脩習之[天道][人道][身道]之學術知識,也是適應即將出現之[虛道]之利器,以其是人類共同的偉大智慧遺產,且在當下有巨大之商業應用價值。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枯竭之智慧源泉也。
以上爲我們傳統文化發展之大較也。
那麼我中華民族之文明爲何可以傳承不斷呢?
多年來學界先行者出了衆多專著專論,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參閲。
現余以近廿年優遊出入道儒釋三家經典之體悟,以十二個字做概括。此十二個字可稱[真訣],以純爲實踐中所得且可大量復製成功案例,非屬所謂學術理論,然可據此引領大衆迅速進入傳統經典之智慧殿堂。
古代經典智慧是通過漢字這這種特殊智慧形象符號體係保存下來的。注意不要輕視這句看似常識的話,因爲還要加上以下三個要素共計六個字纔算[傳]之“真訣”:
[繁體]、[竪排]、[文言]。
這三條是記載保留先賢智慧[傳]之關鍵形式。否則中華文明早就中斷了,或即使有所傳之亦不真矣。
先説[繁體]。通俗所説繁體,實應稱正書[亦曰真書、楷書],是漢字記録古代智慧的符號。每一個字可説至少經數仟年提練變化,均是包含具體形象思維之要素。民間學者周應之説:“......漢字演變至正書已臻完美,功能齊備,形格內蘊爲世界獨有,往往一字能通徹神明宇宙,人工作美,堪比造化之功,實爲萬世而立。對如此巧麗之物,簡化字改革者竟妄加刀斧,刪枝伐葉,盡去六書之法,乃至歧相叢生,文意混亂,若人鑿其耳目,閉其九竅,聰明既失,雖曰生者,早已聞其嚶嚶哀泣之聲。漢字六仟年漸變,有章可循,繁簡突異,無法可依,正體已然成爲國之精魂,文化之基石,豈能以一時之人力而驟變之,其害遠矣......”[摘自西泠印社《經典正體誦讀本---出版説明》]
十多年前央視亦出過《漢字史話》係列電視文獻紀録片,此次我在網上未找到。大家可參看思考此一問題。
次之[竪排],我們古代經典均因竹簡而形成數仟年文字的竪排方式。衹要是華人,他的大腦中遺存之文化基因就是從上往下的文字讀取形式。據西方認知心理學之理論,我們能夠認知某個符號,是因爲我們大腦中預存了相似之能匹配之符號。而漢字從上到下之排列形式就是我們天生的認知系統,打破了我們固有之認知系統,即打破了中國人大腦中的智慧結構,也就打破了我們的文化傳承規律之捷徑,現代人對橫排之經典就很難入門了。乃文化斷層出現的根本原因之一。前述[繁體亦是同一之原理]
其實文字豎排改橫排更象是兒戲。當年留學日本的錢玄同,寫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説全世界的文字都是橫排,我們要現代化[西化]所以要從文字改橫排做起云云。以後社會就接受了這種説法,橫排了。[詳細之過程請有心者自己查閲相關史料。]
文字豎排之好處南師懷謹先生和熊師春錦先生等先賢均有自己的解釋,字數關係,就不引用了。
吾之解釋,其實最高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係列教育實驗就可輕易證實。這麼重要的教育科研其實花不了幾個小錢,也算是余一個對基礎教育科研的一個小建議吧。
再次[文言]。我們遠祖伏羲神農時代之智慧經驗當然是通過口耳相傳之形式代代傳承下來的。黃帝時代發明了象形文字體係記録[真言]。現在考古證實商代用的甲骨文,周代用的金文等等,及至先秦時代,易學、道學進一步發展應用,諸子百家繁榮倡盛,學術成果數不勝數,經數百年逐步形成了獨特之[文言體係],從此文言和白話兩套體係並行不悖。
[文言體係]之實質是字、句、章之表達方式一以貫之,數仟年乃至萬世不變,後世之子孫經一到二年誦習即可掌握,輕鬆繼承先祖智慧經典。我們過去私塾、家塾教育之傳統就是以誦讀經典之訓練爲主,並以之訓練傳承了我中華民族特有的言語理性思維體係。---[更進一步説,以文言體係記録表達及訓練的體係還有感性思維和靈性思維體係,但此點更加難以言説了。]---而白話體係每一代[約三十年]就可發生較大變化,一般三到四代人之後即無法看懂先人文章。是以現代普通英國人已然無法讀懂三百年前的莎士比亞了,這即是拼音文字之短。
並行[文言體係]和[白話體係]真乃古聖先賢超越古今之偉大智慧也。
上述古代先賢之智慧經驗是通過[繁體]、[豎排]、[文言]的形式保存下來了,但後人怎樣去提取出來呢。
這就是[承]字的意涵了,也是六個字:
[誦讀]、[體悟]、[行化]。
先説[誦讀],也可稱[誦習],即是説對於經典之智慧,不是象現在學習知識一樣,看過記住就成了。而是要反復誦讀至少數百徧甚至仟徧以上。即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乃傳此誦習方法也。至於“死記硬背”則是科舉條件下腐儒塾師的功利行爲所致,還打出了某些“口喫的大師”。
此實是煉心之過程。功夫到家,心地即澄澈矣,智慧即開也。[盛行仟年的禪宗之秘其實也是同一之理,但此處不講太深的了。]經典之道之理自然明也。誦讀過程也即“退藏洗心於密”也,除有訓練言語理性思維之効,更有訓練感性形象思維和靈性思維之功。三種思維統合運用纔是中國人思維方式既不同於又領先於世界其它民族之奧秘。
且再彊調一下,[誦讀]過程並不要求彊記背誦,此亦是要點,能背誦衹是誦讀功夫到了之自然表現。是以吾常説,誦習經典之法,至爲簡矣!衹要俱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會用拼音,肯下苦功,持之以恆,均可入門並登上傳統文化之智慧殿堂。也就是説能站在全人類智慧的頂層矣,小伙伴們,照此實踐吧,最多五年實踐,您就知吾言不虛也。
次之[體悟],誦習經典過程中,要時時體會經中所説道之理。但此爲讀看解本或自己咀嚼體悟的過程,要另用功夫時間。誦讀時則需“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此即關鍵要訣矣!因爲“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書面文字所能傳達的衹是言語邏輯之理性思維之意涵。以前博文中系統論説過,人類用之於抉擇要有三種思維方式之整合運用,至少在[虛道]中,形象感性思維和元意靈性思維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而我們傳統對經典的[誦讀]、[體悟]過程就是對感性思維和靈進性思維最好之訓練。[前面已提過,歷史上由於科舉考試等功利性原因,此種最好之經典訓練也被很多腐儒搞砸了,實因這些腐儒未真正入道之故。當然科舉的必讀內容亦有問題。]這種訓練方法即使在現代,也是有幾十萬乃至幾百萬成功實例證明的。當然如前所提到的,要形成可信實之教育科研報告,則需教科院之類來進行實驗證實。希望有識之研究者特別是吾之師兄師弟們早日進行此類研究,推進經典誦讀訓練早日恢復納入學校正規教學。
最後[行化],[行]是指誦習經典,其特別重要的是誦習一句即可將其中道之理化爲自己的實際行動,即“行”的意涵是改變自己的言、思、行。長此以往,經典就化成自己內在的智慧了。而[化]字則是指感化自己周圍的親朋好友,即行自己,化他人。
提一個假設問題,如果三百年來都無中國人讀中國書了,古代經典之超級智慧能否復活,這個問題曾使我殫精竭慮達數年之久!
現在我可以迴答自己提出的假設了。衹要有人去實踐這十二個字:傳[繁體、豎排、文言];承[誦讀、體悟、行化]。中華智慧經典就會永續傳承下去!
以上僅是吾十八年堅持每天誦讀智慧經典至少一小時的初淺體會。余生仍會堅持以誦讀經典的方式修行,廿年後再向大衆報告吧!
共和己亥年臘月十二戊申平日申時吉
附注:如欲查閲全部深度分析,可關注同名公衆號“虛同先生”。詳參每月預判及各係列博文。短書平臺{虛同先生}知識網店有即時簡體版及{易經訓練營}等免費服務項目。
丙係---零一零
---虛同先生博文係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