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眠经济炙手可热
大牛股
/ 2019-12-08 21:30 发布
中国人的睡眠状况有多糟?《2018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到2018年,中国人均睡眠时长由8.8个小时降至6.5个小时,平均38.2%的中国人有睡眠问题,比全球平均高出11.2%!
其中,80后、90后正在成为睡眠障碍的主力军。
有调查显示,62.9%的90后年轻人处于睡眠的“烦躁区”和“苦涩区”,还有12.2%睡在“不眠区”,只有5.1%的人处于“甜美睡眠”状态。
睡眠经济也因此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经济现象。博思数据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改善睡眠产业市场规模约2797亿元。从褪黑素、睡眠枕、助眠香薰等传统商品,到被冠以“黑科技”之名的安眠手环、失眠贴、睡眠喷雾、睡眠音响等等,大量“助睡神器”诞生,
一些失眠社区、失眠心理咨询等与睡眠相关的App也相继上线,甚至催生了“陪睡”经济,淘宝上专门售卖晚安短信、睡眠技师助眠等新兴服务。
虽然《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即使特殊情况,每周工作时间也不应超过44小时。
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7月,全国企业员工平均每周工作46.5小时。还有调查显示,超过58%的网友表示,会牺牲睡眠时间完成最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说,人们嘴上说着拒绝过劳,身体却诚实地工作着——以晚睡为代价。
一些创意工作尤其如此,路遥说“我的早晨从中午开始”,而高木直子笔下的自己,凌晨3点完成漫画,跑去便利店复印、传真、交稿。
广告从业者晚上有灵感,“码农”们通宵写代码,文字工作者晚上写稿,插画师通宵画图,在这些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中,晚睡已经成为常态。
另外,享乐主义正在抽离一部分人的睡眠。
一方面是夜间经济的繁荣,24小时书店、24小时便利店等,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还有互联网,2018年中国手机网民8.17亿,人均每周上网27.6小时。、微博、短视频,刷剧、游戏、看小说,一边是“看完这集就睡”“赢一把就睡”,睡眠时间被大大挤压。
现代人“为睡所困”是时代问题。但从健康角度,睡或不睡,兹事体大。
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患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风险和自杀的风险,是普通人的1.4倍以上。罗马帝国时期,有一种刑罚就是剥夺犯人的睡眠,当被剥夺睡眠几天以后,犯人就会中风身亡。
美国上班族,因为睡眠不佳导致的经济损失已高达411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28%,日本的损失高达1380亿美元,德国则每年损失600亿美元
所以,未来不仅近是从个人健康角度,从社会生产角度也将大量催生睡眠经济,前景十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