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互联网就业戴个“零工经济”帽子值得商榷
余丰慧 / 2019-11-26 10:14 发布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主的新经济新科技新金融给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严峻挑战,包括对就业的挑战。
三年前就听我女儿讲现在最流行的就业形式是斜杠青年。什么是斜杠青年?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斜杠青年越来越流行,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概念是U盘化生存,是罗振宇向80后朋友提供一个生存困境解决方案。总结起来,就是十六个字:“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诞生以及衍生出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社交媒体、远程仿真视频通讯、VR、AR等技术,不仅使得就业不再局限于一种职业,而且不再局限于一个办公场所,不再固定办公时间限制。使得劳动者有更多时间支配自己的行为等。未来每天固定在一个办公场所,每天八小时工作制等传统的办公形式将落伍过时,共享办公、居家办公将成为现实。到那时,劳动者将有更多的碎片化时间可以支配,将能够兼顾包括家务在内的许多工作。工作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
人们都在担心电商等互联网新经济给过去店铺模式带来的冲击,人们更担心人工智能代替众多行业的工作岗位,一些人如临大敌。殊不知,新经济给社会带来的新就业岗位远远多于传统岗位,而这些新岗位都把体力过重岗位解放了出来。
最典型的有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此外,还有设计、翻译、写作、摄影、培训、开网店、法律咨询,以及做饭、家政、搬家、美容、美甲等都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和获取信息。
最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社交媒体带来大量就业机会。自媒体新媒体行业应运而生,一大批人员在这个行业就业谋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交网络的不断普及,社交媒体正在社会和经济的各方面产生深度融合。社交媒体已经从赋能内容的创作者扩展到赋能创业者,为社会带来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社交媒体诞生很多内容的创作者,包括一些意见领袖和段子手,他们通过内容生产获取粉丝和影响力,并通过广告和活动营销来获取经济收益。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与普及,直播、打赏以及内容付费成为新的创业模式。对于社交媒体平台,更重要的创业机会可能是基于社交媒体大V和粉丝关系的网红电商和社交电商。社交媒体创造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甚至吸引老外长期留在中国就业。日前在成都参加活动时,一个中文名字叫做江喃的美国人也在活动邀请之列,也称为知名的自媒体人并且说着一口四川话。
58同城联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近日发布的《2019中国县域零工经济调查报告》显示,35.11%的县域零工工作与互联网相关,“互联网+”类零工在各种零工类型中排名第一。这意味着,网络深深植根于下沉市场用工领域,“互联网+零工经济”已成为县域民生的重要支撑。
灵活的就业模式、丰富的就业渠道、较低的从业门槛……依靠互联网,在零散或空余的时间,通过个人的知识、经验、智慧、技能、劳动等获取报酬,成为许多人的选择。据悉,在互联网服务与线下结合日益紧密的中国,有4亿多人从事零工经济,且从业大军不断壮大。
这些表述非常认同,但有两点不那么准确:一是把互联网就业称为“零工经济”不够准确,其实很多人就在互联网就业,是一个产业就业和就业的生存方式;二是不仅仅是县域,依托互联网等新经济平台就业在一二线城市最盛行,人员也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