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离不开的“拟态环境”与看不清的“现实环境"

布点   / 2019-10-29 04:41 发布

离不开的“拟态环境”与看不清的“现实环境"


转载▼


  拟态环境是传播学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1922年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在李普曼看来,拟态环境是由传播媒体在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插入的“信息环境”。它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是现实环境被传播媒介重新组合之后的产物。二是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分裂,而是建立在现实环境之上,融合于现实环境之中。1:李普曼的“拟态环境”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影响人对客观环境的认识,与此同时影响人的现实行为。他说在书中写道:“人们的行为是对环境做出反应。如果见诸行为,行为后果就不是出现在刺激行为的拟态环境中,而是在行为发生的真实环境中”.

“回过头来看,我们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的认识是何等的间接”“我们必须特别注意一个共同的要素,即人们和环境之间的插入物——拟态环境。人们的行为是在对拟态环境做出反应。但因为是行为,如果见诸行动,行为后果就不是出现在刺激行为的拟态环境中,而是在行动发生的真实环境中”

    在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经过媒体加工后产生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现代社会人们鲜有机会和客观现实直接接触,取而代之的是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拟态环境的生成过程即媒体加工客观现实的过程,受众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现实本身来看待。李普曼指出了与此紧密联系的重大问题:当传播媒介被权力集团俘虏,成为在利益驱使下的代言人,误导受众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将对舆论环境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情况既是如此,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拟态环境来认识现实。李普曼说,“现实环境总体上太大、太复杂,变化太快而无法直接去了解。……然而我们必须在那种环境(现实环境)中行动,就必须以一个简单的多的模式来重构真正的环境,然后才能掌握它。”借助媒介获取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生活离不开的组成部分。

2:发展的“拟态环境”思想:

  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提出的“信息环境”,亦指拟态环境,认为“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再现的环境”。

  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的“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概念是拟态环境概念的延伸,也称作“拟态环境的环境化”。他指出,大众传播营造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差别很大,但由于人们长期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些行为作用于现实环境,使现实环境越来越被赋予“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拟态环境越来越有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上述理论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由于近百年来人类信息的高速发展,造成目前我们人类面对的是两个世界:现实的真实世界,以及大众传媒所创造出来的拟态环境。所谓“拟态”字面意思就是模拟真实生态,言下之意就是说并不是真实的环境。同时,拟态环境并不是“镜子式”的现实的再现,但是也不是凭空编造出来的,会加入现实环境作为原始蓝本。久而久之,由于接触真实环境的种种困难(比如时间,空间)而未能成功,变成接触媒体创造的拟态环境,结果就造成了很多人误以为媒体带给他们的环境是真实环境。

    3: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交叉并行:

   拟态环境在自媒体时代环境化的速度比以往更快了,难说认识真实世界的速度也更快捷。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使我们眼不亮,心钝了,不热衷于思考,习惯于接受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去伪存真,去虚求实,实事求是,何其难也!

   无论如何,对“拟态环境”保持几份警惕,保持清醒的独立思考的头脑比被动地被“拟态环境”牵着鼻子走,就显得十分重要。尤其在投资投机的世界,市场上的传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意见领袖们的观点杂陈,各抒己见,也是酔了望眼呃!

    事实上,自己做的博客,也是自己造的一个拟态环境,看客也多多警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