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在即,关注人工智能板块?

大牛股   / 2019-08-27 08:29 发布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在即,上海如何借势加快打造“四个高地”?

思想汇 2019-08-27 06:30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颖云 张志昂


上海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产业门类齐全、大数据资源丰富,智慧应用广泛、中外人才汇聚等优势,全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和人才集聚“四个高地”。

8月29日—31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在上海举行。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两大潮流交互作用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这一历史性的“风口”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和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度重塑全球城市功能,重构世界科技和经济版图并加速形成全球创新网络。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实现跨越发展和后发赶超,有利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档升级,有利于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先发优势。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始终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集聚,并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先布局方向。《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上海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为此,上海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产业门类齐全、大数据资源丰富,智慧应用广泛、中外人才汇聚等优势,全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和人才集聚“四个高地”,实现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显著提升人工智能学术、政策、产业在全球的显示度和示范引领效应。

人工智能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提高经济密度,是上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作为新一代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由“AI+”带动经济密度提升的历史进程已经开启。通过技术赋能,人工智能有效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创新与推广应用,并以极为惊人的放大效应,充分释放带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提升巩固实体经济能级的能量。上海拥有门类齐全、底蕴深厚的传统产业、实体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人工智能赋能百业、反之再从百业汲取能量提供了绝佳的平台载体。同时,上海具备从芯片到硬件、软件及信息服务的AI全产业链生态,尤其是借助举办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契机,以“需求引领、应用先行”为人工智能提供丰富的大数据资源开发和复合场景,助力城市营造良好的多元创新生态和智能经济生态,并积极融入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网络体系。

人工智能是打造智慧城市、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及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新引擎。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政府职能和服务方式转变,提升智能管理服务能力,使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迈入智能化管理服务的新时代。人工智能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服务、文化娱乐等各领域的深度应用,让城市运行变得更加创新、绿色、协调、共享、开放、智能,让市民切身感受前沿科技引领下的美好生活,助力提升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增强应对变化和驾驭风险的能力。

上海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面临的突出瓶颈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其虹吸效应、溢出效应和放大效应日益凸显,显示出本市在AI赋能上已经建立了领先一步的优势。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上海人工智能在原始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治理效能提升及多层次治理模式构建等方面,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尚存明显差距。

人工智能时代政府治理模式面临冲击和挑战。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应用将对政府的治理模式和绩效逻辑产生重大影响,其所带来的伦理挑战涉及安全威胁、数据隐私、算法歧视、人工智能主体权利等。在提升传统政府治理水平的同时,人工智能亦对政府产生了技术能力挑战,以及内部组织变革、行政决策、行政伦理和行为智能化所带来的正当性、合法性及安全性问题。加强相关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研究,构建保障人工智能规范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框架已成为当前值得关注的重大命题。

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不足,复合型AI人才储备匮乏。尽管上海聚集了全国超1/3的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类脑智能等细分领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且持续推动AI应用场景落地,然而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创新产品等方面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关键核心技术相对缺乏。究其根本,主要源于我国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具备多学科知识结构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这些基础资源的缺失将对自主研发人工智能前沿核心技术形成巨大挑战。

数据信息孤岛化现象严重,科技成果联通共享机制不畅。目前,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企业深耕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各自产业领域细分技术,但尚未开发构建统一的人工智能公共平台,以致AI科技成果、科技文献、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多领域难以实现互通共享,行业整体呈现分散化发展的态势,这对塑造人工智能产业链和生态圈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加快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上海高地”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产业基础、科教资源、应用场景、海量数据和基础设施等优越的资源禀赋,上海已将人工智能作为发展实体经济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战略领域。今年5月,本市先后启动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两大国家级先行示范项目,围绕“创新策源、场景驱动、开放联动、治理协同”的总体思路,着力突破发展瓶颈,持续增强产业供给能力,旨在构建“人形分布、多点联动”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以“多元治理、应用驱动、科技引领、产业协同、生态培育、人才集聚”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态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和超大城市治理。

面向未来,要通过5G与AI深度融合、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平台搭建、高端人才培养、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球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对接优势资源和创新资源配置,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为将上海建设成为集“理论、技术、应用、人才和治理”于一体的全球人工智能高地做好充分的研究支撑和政策储备。

第一,以G60科创走廊建设为抓手,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探索建立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力争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基于创新主体之间及政府作用与市场力量均衡治理视角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有效整合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创新产学研融通合作和共享方式,在重大科技领域群策群力攻关突破,最终实现“有为政府主导、有力市场驱动、有序公众参与、有效科技创新”的有机统一。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域一廊、一核、多城的科创空间布局规划,G60科创走廊已成为有效粘合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强劲引擎,亦是探索建立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重要实践平台。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级水平,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重大创新前瞻性布局,发挥G60科创走廊巨大的创新资源要素吸纳能力,依托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建立重点项目库,吸引和汇聚更多全球研发机构和企业,集中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集中展示人工智能最新技术突破。上海力争主导发起、领受、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大科学设施、重大项目落地,力争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聚集一批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创新产业项目,把更多创新技术突破、创新成果转化放在上海,聚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人工智能基础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

第二,构建各级政府、科技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工智能多层次协同治理体系与体系化的监管制度。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复杂性及其高门槛,外部监管的缺失加上商业自治的非中立性,是多元治理主体需要协力破解的主要难题。实现人工智能的有效治理,需要多元主体从理念、立法、制度、技术、监督等层面形成协同机制与合力。要积极发挥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的作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的有机协同。科技企业既需要借助技术和智力优势肩负科技创新重任,亦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严格遵守自治公约与行业自律公约。民众则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规则制定和调整,不断创新监督形式,自下而上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第三,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设立科创板为契机,支持大型国企入股人工智能科技型民企,将民营经济打造成为上海科技创新新先锋。着眼于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整合,充分发挥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组织集成作用,以及人工智能科技型民企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中的创新活力与主力军作用,加强二者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分工协作,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科技型民企配套服务、技术研发和增加附加值的产业价值链。加强产业链协同和产业生态培育,充分发挥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双创孵化体系作用,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和合作伙伴落地,加速形成AI产业集聚和规模示范效应,促进关键领域和重点产品的研发与成果产业转化,推动更多新模式、新应用、新产品在上海落地。

科创板作为针对科创型企业融资路径的战略规划,要优先支持一批具有关键共性技术的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型民营企业在境内上市,为其提供更加明晰的融资环境,助力创新标杆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依据上海市产业地图编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路线图,推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量子计算、类脑智能等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尤其是要注重发挥“5G驱动力+ AI催化剂”互促融通带来的“产业乘数效应”,使技术研究成果源源不断流向产业发展的前沿,共同打造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融合性数字产业高地。

第四,创造优良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保障机制。为更好地护航人工智能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从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高端人才等方面着力构建体系化支撑机制。一是对标国际通行规则,聚焦本市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布局方向及重点产品、基础能力、融合应用等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作用,培育发展天使投资人和创投机构,引导信贷资金、创业投资资金及各类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为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拓宽资金市场化供给渠道。二是完善大数据共享机制,构建统一的人工智能公共技术平台。以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需求为导向,构建AI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与数据服务平台。以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为目标,加强技术平台对整个数据海洋的深度挖掘和整合,以发挥数据资源的最大效益。三是推动建设一流科技人才队伍,构筑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利用国内外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以及阿里、百度、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在沪布局的机遇,重视吸引高端人才集聚的政策引领作用,并注重人才政策和科技成果奖励政策及产业落地政策的交叉叠加效应。

(作者单位: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文字编辑:王珍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