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芯少魂,中华二十年之痛
私募基哥 / 2019-06-09 16:54 发布
缺芯少魂,中华二十年之痛
1999年,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说,“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其中的芯指的是芯片,而魂则是指操作系统。
当时,中国曾大力扶持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
没想到二十年过去了,中国依然是缺芯少魂,这次美国对华为的封杀,第一个禁的是芯片,第二个禁的就是操作系统。
(转发分享)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让我国的很多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和超越,为何在信息产业领域,迟迟不能见到效果。
国产芯片的故事
芯片的原理并不复杂,技术也都是半公开的,对着国外的芯片研发一个自己的,并不困难。
在中国的大力扶持之下,2001年,方舟1号横空出世,成为了首个国产芯片,填补了中国“无芯”的历史。
为了这一成果,科技部863重大专项、计委重大专项、信息产业部产业扶持基金全都给了钱,李岚清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可谓是最高规格的支持。
举国体制促使了方舟1号的诞生,主要负责人凭方舟1号也拿下了多个大奖,但是方舟1号很快就没人用了。
因为芯片不能像原子弹那样用一辈子,二弹一星的经验不适用于芯片。
芯片,是人类工业史上已知最复杂的大规模生产,研发投入大,生产技术要求高,还受到摩尔定律的制约。
什么叫摩尔定律:
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这个定律导致原本还凑合的方舟1号,很快就成了过时的产品,而举国体制耗费巨大,国家不可能无限制的用举国体制长期支持某一个产业。
1977年,三星将美国Hankook半导体公司收购整合,成立了三星半导体,正式杀入芯片领域。
1983年,三星成功研发出自己的64位芯片,耗时5年,论速度和效率,远远不如方舟1号,当时这个产品,落后世界先进水平4年。
而且由于没有规模效应,三星的这个芯片,成本是每片1.3美元,而日本和美国产品的售价,才0.25美元。
三星的工程师,花了5年时间,就做出来了这么一个垃圾,有0.25美元的成熟产品在市面上,谁会去买你那成本都高达1.3美元的不成熟产品。
三星的产品根本卖不掉,但是三星依然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继续砸钱。
1984年,三星推出了自己的256K芯片产品,和世界顶级芯片的技术差距缩短到了2年,当然,肯定还是卖不掉。
1986年,三星推出了自己的1M级芯片产品,落后世界1年,卖不掉。
1988年,三星推出了4M级芯片产品,落后世界6个月,卖不掉。
1990年,三星推出了16M级芯片产品,落后世界3个月,很可惜,还是卖不掉,因为订单都能抢先推出的竞争对手给拿下了。
1992年,三星和竞争对手同步推出了64M级芯片产品,三星终于追上了世界的脚步,由于竞争对手常年品牌优势的存在,愿意和三星合作的订单依然不多。
1995年,逆袭的一幕出现了,三星抢先与竞争对手推出了256M级的芯片产品,制程达到0.25微米,成为世界最顶级的芯片厂商,一举吃下了大量的订单。
烧钱做了18年的废品之后,三星终于成为了世界一流的芯片企业,从此走上了以利润养研发,以研发促利润的良性循环。
这种研发套路,你烧自己的钱没人管,你要是这么烧国家的钱那问题就大了。
连烧18年,不是国家不支持,这真没办法支持啊,指责你浪费国家资金的声音绝对是铺天盖地,换我当领导我也扛不住这种压力啊,我怎么知道你到底是真研发,还是骗补的?
尤其是2006年汉芯造假事件出现后,更是摧毁了社会对国产芯片的信任,当时谁打着研发国产芯片的牌子,谁就被怀疑是来骗国家科研基金的。
计划经济的举国体制能办很多大事,但是在芯片领域失灵了。
计划经济失灵之后,就只能靠市场经济了,但是芯片领域属于典型的赢家通吃,规模效应极其明显。
而没钱又没人的中国芯片企业,哪怕只是想要生存下来,都艰难无比。
但是在芯片国产化的旗帜号召下,无数的企业前赴后继,,涌现出一批如中芯、华虹、展讯这样的优质芯片企业,顶着巨大的压力顽强奋斗,让中国的芯片产业始终保留星星之火。
后来,更是出现了像华为海思这样的芯片企业,连续砸钱15年只为做一个备胎,凭着无数百万年薪的工程师,一步一步的追平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做芯片真的很难,绝大部分国家甚至连挑战的资格都没有。
而中国不仅有这个资格,甚至还引来了美国的忌惮和打压。
操作系统之痛
国产芯片虽然很难做,但是总归还是有一批市场份额是被国产芯片拿下的。但是国产操作系统就不一样了,在民用市场近乎绝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难道操作系统很难做么?
不,操作系统的技术实现难度远远低于芯片,但是其市场推广难度远远高于芯片,操作系统领域先发优势特别明显,一旦成型,可以说是躺着赚钱。
早在1999年,倪光南院士就大力倡议要搞自主操作系统,而且要拿出研发二弹一星的气势搞。
而当时,每台电脑预装的Windows系统,给政府的报价是4000元一套,20年前的四千块哦,微软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拒绝降价。
如果同意这个条件,我们不仅把宝贵的外汇送给了微软,而且国家信息安全也没有保证。
2000年,红旗Linux横空出世,这是一款基于开源Linux代码的国产操作系统。
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打破了微软的垄断。
2001年,红旗Linux成为了北京市政府操作系统软件的中标公司,骄横的微软被踢出局。
美国微软公司大为震动,微软中国区总裁高群耀被迫辞职,哪怕是铁杆亲中派,对中美建交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都为了微软这事直接把电话打到了北京。
为何北京市的软件采购能惊动基辛格。
因为操作系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东西,要扭转用户的习惯非常困难,先发优势异常恐怖。
而北京作为政府部门的龙头,具有全国各地政府采购风向标的作用,微软极有可能因此错失中国这个发展迅速的大市场。
为了彻底封杀自己的竞争对手,微软采用迅速降价并放任盗版来建立自己的系统生态。
对于必须采购正版软件的政府方面,微软通过降价来重新获得订单,而对于民间市场,则放任盗版Windows的存在。
99%的普通中国人的电脑上,装的都是盗版Windows,你肯定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对吧。
但只要你的电脑是联网的,微软就能轻而易举的锁定你,因为盗版软件都是同一个ID,特征简直不要太明显。
如果微软起诉你侵权,那你是100%败诉,搜集证据也特别简单,如果微软懒得起诉你,直接封禁这个ID,也能让你无法正常使用系统。
但是微软没有这么做,而是默认盗版的流行,因为用户高度习惯Windows之后,所有的软件商都要使用Windows,这会让竞争对手寸步难行。
例如红旗Linux,它最后惨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兼容大量的常用软件,以Windows上的办公软件为例: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政府工作人员,普通群众给你发了一份文件,是一份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写的Word。
你打开之后发现全是乱码,而你要求他们用红旗Linux系统上的Word发给你时。
这些群众一脸懵逼的看着你,红旗Linux?啥是红旗Linux,我只知道Windows啊。
而几乎所有的常用软件,都有这个兼容性的问题,你说这工作怎么搞。
红旗系统就这么败北了,后来国产WPS办公软件,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系统兼容性问题而诞生的。
国产操作系统要想打开市场,就必须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你的系统没人用,就不会有软件开发商愿意花钱为你这个系统单独开发应用软件,而没有应用软件,就没有用户愿意用你的系统,从此形成恶性循环。
原本,这个问题是无解的,所以新操作系统寸步难行。
但是这次安卓系统对华为下的禁令,却让这一死局看到了被破解的曙光。
华为打算推出自己的鸿蒙系统,华为有没有能力做到?
肯定能,自研操作系统对中国工程师来说根本不存在太大的难度,难的是没人用。
就好像哪怕你完全复制了QQ的代码,你也不会成为第二个腾讯一样。
但是这次安卓的封杀,会让所有的手机厂商陷入不安全的恐慌感,这次封杀的是华为,下次有没有可能是自己呢?再加上国家的推动,可想而知,国内的手机厂商一定会支持鸿蒙系统的推广。
而中国人目前习惯的手机软件,大部分都是国产的,甚至仅仅一家,都可以称之为半个操作系统了。
如果手机厂商愿意装鸿蒙,那么中国的APP肯定会跟随开发鸿蒙系统的兼容版。
所以说,被铁壁合围的国产操作系统,完全有可能趁这个机会杀出一条血路,打造自己的系统生态。
一旦系统生态建立完成,当初我们挑战国外操作系统有多难,现在他们挑战我们就有多难,想再回来,也没机会了。
这世界上,追赶的路,从来就没有好走的。
但是我坚信,缺芯少魂,一定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感谢围堵,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