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智能投顾的信心来自哪里
余丰慧 / 2019-06-05 08:18 发布
中国智能投顾发展可以用“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来描述。资料显示,中国智能投顾从2004年已经起步,而自2015年以来徘徊不前。美国智能投顾2010年起步,至今发展如火如荼。
中国智能投顾徘徊不前的原因何在?有金融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也有投资者利用现代科技意识不强,更有智能投顾一直在浅水区蹚水而不敢到深水区游泳的情况。
中国金融市场大环境规范和市场化空间都很大。特别是彻底市场化空间巨大。一个国家的市场最忌讳搞成一个市场不市场、计划不计划的四不像局面。这种状况将彻底扭曲市场,扭曲市场信息传递的真实性、时效性。这个时候,投资者将无所适从。按照市场机制分析投资决策,还是按照计划与干预信号决策,都会失误。
智能投顾对完善市场机制依赖程度非常高。从智能投顾的流程来看,一般分为六个步骤:信息收集、投资者分析、大类资产配置、投资组合分析与选择、交易执行、资产再平衡。如果针对的是美国市场,通常还会多出一个“税收规划”板块。这些都是智能化操作,都应该是以大数据为前提。一旦第一步“信息收集”中的“信息”是假的,或者人为编造的,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了。智能投顾必须建立在完全市场机制基础上,智能投顾是市场化的产物,与计划干预之类的东西格格不入。智能投顾是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平台上与其他投资顾问比赛赛跑。这个平台不应该受到任何干扰。
然而,中国目前国内对投资平台信用背书比较混乱,刚性兑付基本没有打破,承诺高收益品种太多,使得智能投顾在中国貌似没有用武之地。
中国的无风险收益率太高,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动辄有4-7%的收益,更不用提10%~30%收益的P2P,而美国的货币基金普遍利率仅1%。这样的话,智能投顾在中国有点水土不服,挤压了其生存空间。不过,对于智能投顾在中国未来发展依然充满信心。
从技术上看,智能投顾第一要素的大数据,中国有最为坚实的基础。中国目前线上大数据积累是最为丰富,大数据资源开发是中国智能投顾最大的优势。智能投顾大数据金矿是不能也不会浪费的。因为,一旦理顺市场,企业是会自动自发介入智能投顾的。
从智能投顾优势上看,美国智能投顾发展的核心在于降低各个方面的成本。包括降低投行聘请人工分析师的高昂成本,降低客户费用成本,门槛大大降低,普惠金融扩展到了投资顾问里。传统投顾聘请分析师成本畸高、触达客户难、用户画像成本高、维护用户费精力、传统投顾建议难有效,这些难点都是近年来推动线上化发展的因素,都给智能投顾发现发展提供了机会。
中国近几年智能投顾也有了可喜进步。2014年4月,国内首家智能投顾平台“蓝海智投”横空出世,引导用户通过开立美股账户实现海外ETF投资;2015年10月,被视为“黑马”的弥财正式上线运营,投资标的也是海外的ETF基金;2016年4月,宜信财富上线智能投顾——投米RA,其背后的理论逻辑仍是MPT,投资标的为流动性较强的海外ETF等指数基金;同年8月,璇玑智投成立,主要投资标的为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
从投资国内产品看,第三方基金代销平台,盈米和好买,以基金为主要配置,推出了机器人理财产品;传统金融机构中,招商银行、广发证券、平安证券的智能资产配置系统有较大的知名度。
此前的互联网创业平台未来更可能转向to B端,而银行、基金、券商也将改变粗放式发展的风格,为了留住客户、满足多元化需求,智能投顾的开发也是大势所趋。
近期,蓝海智投推出了to B的智投云业务,为券商、银行和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提供智能投顾的产品、策略的解决方案。此外,除了较早登陆市场的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如今还有来自中国银行的中银慧投和工商银行的“AI投”。只要起步,就不怕路途遥远,达到终点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