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概念“超级真菌”引爆抗生素个股,火中取栗需谨慎
港股红小兵 / 2019-04-11 14:32 发布
A股市场近段时间可谓热点不断,尤其是“超级真菌”概念吸引了广大股民的眼球。
消息回顾:
近两日,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一种名为耳念珠菌的多重耐药性真菌在美国多地爆发,截至2月底,全美已有587例确诊病例,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内身亡。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已将耳念珠菌列入“紧急威胁”名单。耳念珠菌的来源目前还不明确,近50%的感染者会在90天内身亡,感染者会有发高烧症状,并伴随各种器官衰竭、呼吸衰竭等表现。
耳念珠菌最早发现于10年前的日本,由于第一次是在患者耳朵中分离出来,属于孢子形状如佛珠一样的念珠菌属,故名“耳念珠菌”。这种真菌主要引起真菌血症、伤口以及耳部感染,通常对一种或多种主要的抗真菌药物具有耐药性,死亡率高达60%。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中国也已确认18例超级真菌临床感染病例。受这一消息影响,4月10日,超级真菌概念股逆市爆发,联环药业、九典制药、四环生物、鲁抗医药强势封板,海王生物大涨9%,盘龙药业涨逾8%。其中联环药业2个一字板,四环生物助攻2连板。
此类医药股的上涨逻辑:
首先,“超级真菌”在美等多地爆发是催化剂。其次,多数医药板块企业一季报显示营收向好。第三,在申报的科创板企业中,医药企业表现积极,整个医药行业的估值有拉升的预期。
实际上,A股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所谓的“超级真菌/细菌”等概念炒作:
2010年8月,当时市场传闻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携有特殊基因NDM-1的数种细菌具有超级抗药性。
2017年8月,英国卫生部门发出安全警报,称耐药性“超级病菌”耳道假丝酵母菌已在全英55家医院蔓延。
以股价表现最强的2010年8月为例,受国外“超级细菌”的消息刺激,国内抗生素类医药公司股价大涨。
这类消息期间,A股“超级细菌” 概念股均不同程度地迎来爆炒,这次也不例外。不管是超级细菌还是超级真菌,这种题材炒作刺激一般对市场的影响就是两三天,喜欢超短线的或许能进场捞一笔,但是火中取栗要重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