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我们该为科创板做些什么准备

林灵   / 2019-04-01 09:59 发布

  交易所接连公布科创板受理名单,至今已达28家,这不免让人想起了2009年深交所创业板开设时28家新股同时挂牌的盛况。虽然监管层说过,受理只意味着这些公司拿到了准考证,能否挂牌成功尚需视“考试”情况而定,但相信在注册制之下,除非这其中有公司存在违规行为并被识破,一般而言,挂牌上市应没有太大的悬念。

  面对一众公司,市场用挑剔的眼光“说三道四”:一开始说的是受理公司的研发不够,后一批研发投入不错,又开始遗憾于那些名气大的“独角兽”型的企业还没来。这似乎有点人心不足蛇吞象之意。不过,笔者倒觉得这种“挑剔”应该越多且越深入才好,只要说话者不是出于某种目的去造谣传谣,市场各方就应持包容之心。毕竟,注册制来了,投资者对公司信息的了解,最好有各种各样的角度。

  以往我们曾经担心,在市场诚信和法治建设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注册制的推出,“利好”分分钟可能将变成“利空”。新三板当时是我们观察这一新制度的市场,新三板2016~2017年经过一轮爆炸式的发展,挂牌公司迅速突破1万家并在2017年11月抵达11651家的高峰后逐步下滑,到上周五剩下10349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减少。新三板各种公司如潮水般涌来而又鱼贯而出,这有市场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比如流动性不足、法治未到位等,这个试验暂时虽说不太成功,但也让科创板从此获得有益的经验。别的暂且不说,在新三板大力发展的时候,那些将之当作本世纪最大一次掘金机会的投资者,就吃到一记狠狠的棒喝。

  类似的“口号”如今又因科创板的到来而响起。笔者倒不认为上述“掘金机会”的说法有错,但觉得投资者最重要的还是掂量掂量自己的功力,毕竟这个市场将更加“市场化”。在注册制下,笔者觉得,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对公司的分析,从申购开始,到买入持有,都须在下手之前三思而行。在IPO申购中签就意味着一笔不菲的“无风险”收益的当前A股市场,要求投资者对新股进行分析并“择善而事”,估计有人会笑掉大牙,但如果看看成熟市场中大量新公司在上市首日的糟糕表现,以及一些公司首日最高价在未来几年都无法逾越的现实,对IPO公司的全面了解,就将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情。

  可以说,眼下除了一些专业分析师,很少有人对“准上市公司”仔细做过“功课”。一般投资者基本都是闭着眼睛申购,中签了,上市后股价无法继续涨停时就卖掉,至于上市公司在做什么都无关紧要。也许,一开始的科创板,IPO中签也仍意味着投资者要大幅获利,唯一区别只是兑现时间缩短为一天或几天。毕竟,刚开始的这些公司,是“千挑万捡”的,但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市场化运作较为成熟之后,再这样申购,可能就会因“破发”而守在高位。至于日常交易,如果再不关注公司基本面,新的退市制度下则有可能让你会跟着“被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