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观察:各路资本纷纷进入医疗服务业的“冷思考”
闲来一坐s话投资 / 2015-12-08 22:38 发布
一、各路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概述中国步入老年人社会,以及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健康产业发展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几年引得各路资本,如地产、险资、药企等纷纷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形势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用不着过多复杂行业数据的分析,凭着常识判断,就知道我国将来的医疗服务行业这块蛋糕的吸引力有多大。就我搜集掌握的材料,国内目前较大的医疗产业集团大致有:华润医疗、中信医疗、北大医疗、复星医疗、凤凰医疗。华润医疗2011年成立于香港,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华润集团旗下一级利润中心。目前,华润医疗集团已开始全国医院网络的战略布局,旗下拥有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华润武钢总医院、武钢二医院、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徐州矿山医院等22家医院,合计开放床位数7300张,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之一。其中,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为现代化大型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为云南省唯一的大型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华润武钢总医院为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淮北矿工总医院是淮北市建院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徐州矿山医院的核医学科诊疗技术等在环淮海地区有重要影响力。未来,华润医疗集团将继续围绕区域核心医疗资源开展全国多点布局,加快加大公立医院、营利性医院投资和现有医疗资源的延伸扩张,逐步完善全国医院网络战略布局。中信医疗成立于2011年6月,是中信集团的全资一级子公司。与华润医疗相比,中信医疗背后这棵大树更加强大。从成立之初就着眼于大健康产业的长远布局,医疗投资、养老养生、健康管理、医药投资,四大业务板块撑起了中信医疗产业发展与战略布局的基本支点。在这四大板块中,医疗与养老成为当然的主角。目前,中信医疗旗下拥有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中信惠州医院、杭州整形医院、杭州手外科医院等并购医院,以及参与改制的广东省汕尾市直属三家公立医院(汕尾市人民医院、汕尾市妇幼保健院、汕尾市第三人民医院)。此外还有深圳与厦门健康管理中心。中信医疗旗下医疗机构拥有的总床位数已经达到约6000张。北大医疗来自北大医学部的支持则是北大医疗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3年,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共同成立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并着手筹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项目,同年收购北大医药(原名西南合成),以此为基础,成为一家集医疗医药为一身的健康产业集团。2013年8月,北大国际医院集团正式更名为北大医疗产业集团。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是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产学研平台,在国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产业的政策指引下,北大医疗产业集团紧密依托北京大学医学部,受益于北京大学顶级医教研体系、丰富的专家资源和医院管理经验,以及方正集团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产业整合能力,积极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多元化办医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健康产业集团之一。目前,北大医疗旗下已经拥有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湖南株洲恺德医院、北京新里程肿瘤医院、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以及目前规模最大的社会办医机构北大国际医院。此外,北大医疗脑健康中心、北大医疗康复医院等也都在建设中。就目前的规模而言,北大医疗旗下医院网络的床位数已经突破5000张,年内还将有可能进一步突破8000张。复星医药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最为熟悉的了,它是一家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也是一家医药企业。而且在业内,背靠大股东的资本运作能力强是普遍评价。目前,复星医药旗下控股的医院包括济民医院、广济医院、钟吾医院及禅城医院。根据复星医药2014年年报,这几家医院的核定床位共2770张。此外,复星医药还参股高端医疗服务品牌和睦家医疗。近期它又参与到温州中医院建设。复星医药已基本形成了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格局。凤凰医疗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医院集团,集团的成员医疗机构均坐落于北京,涵盖大型综合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其中有以控股投资拥有的北京市健宫医院,和以IOT模式(投入-运营-移交)管理的北京燕化医院、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以及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此外,集团的成员医疗机构还包括7家一级医院和28家社区医疗机构,形成了从社区卫生、基本预防保健到重症诊疗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医疗服务体系。截至2014年12月31日,合计开放床位达3390张。以上是就较大的医疗集团而言的。那么在目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与股市投资者有关的,据本人目力所及,大致有3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又涉及涉足医疗服务行业,如:复星医药、通策医疗、爱尔眼科、马应龙、北大医药、华润三九、人福医药、双鹭药业、恒康医疗、银江股份、誉衡药业、运盛医疗、宜华健康、西南合成、信邦制药、平潭发展、诚志股份、世荣兆业、模塑科技、千红制药、益佰制药、金陵药业、国际医学、千足珍珠、安科生物、三诺生物、新华医疗、和佳股份、康美药业、华邦健康、和佳股份、以岭药业等。上述上市公司中,“动作”比较大的,除了复星医药以外,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有:和佳股份,与郑州人民医院合作的郑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院(和佳控股80%),已经正式开建。通过美国犹他州医疗大学集团引进美国全新康复治疗设备和技术。和佳在康复治疗方面的目标,是首先将该医院打造成康复治疗样板医院,然后再自建或引进加盟,计划将来在全国发展100家类似的康复医院。人福医药2015年9月15日公告,拟出资人民币5亿元注册设立全资子公司“武汉人福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公司医疗健康服务领域的投资管理平台。人福医药表示,公司计划未来3-5年与20家左右的公立医院合作,逐步进行医疗服务领域的战略布局。益佰制药,公司前期已公告将出资 1.5 亿与中钰资本共同发起设立肿瘤医疗产业并购投资基金,基金规模 30 亿,投向为肿瘤医疗服务机构,预计目前正进行标的考察筛选,随项目推进,未来有望打造全国性的肿瘤医疗服务平台。9月7日发布公告,称于9月2日与广州金沙洲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其全资子公司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与对方合作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设立肿瘤中心。益佰制药总裁郎洪平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肿瘤治疗中心第一次落户广州,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布局,未来公司还将在北京、上海等地建设更多的肿瘤治疗中心,力争早日建成全国性肿瘤治疗的大平台。绿景控股可能更吸引人眼球。9月1日公告,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预案,公司拟向战略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00.54亿元用于北京儿童医院集团肿瘤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遗传病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云平台、通州国际肿瘤医院、肿瘤精准医学中心等项目。等等不一而足。不仅如此,中国医疗产业未来发展的这一块大蛋糕其实也早已吸引国外资本的目光,有的更是早已捷足先登。如,据健康报11月17日报道:德最大眼科医疗集团“德视佳”入驻北京。该集团位于德国汉堡,是德最大的眼科医疗集团,在眼科领域拥有25年丰富的从业经验,迄今已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实施近40万例眼科手术。其看家本领是能矫正老花眼的尖端技术——三焦点人工晶体置换术。预计总投资4亿元,并全国布局。二、几点粗浅思考不用说外行人士,就是业内人士面对着上述众多的资本纷纷介入医疗服务产业领域,是不是也有点“花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考虑问题首先要着眼于国情。关于医疗服务行业,国情实际是什么呢?1、各政府和相关部门主导的医疗服务体系。特别是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是建国以后在条件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其历史作用和现有作用不容抺杀。因为中国13亿人口,8亿以上农民,且地域与域之间、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差距巨大,这个国情决定了政府必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着各级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个主阵地是不可能丢的。因为一个浅显的常识是,不可能8亿农民都到城市里去看病,我的理解,国家提出努力实现让群众“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大病再到地市级以上医院”的目标,也是充分考虑到这个国情的。更何况还有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由各级医疗服务体系去担承(尽管可以实行政府向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购买服务,但政府主导的地位是不会变的)。总之,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政府将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人民群众提供,而这个提供者必然是政府主导的各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认识到这个国情,与国外的医疗情况盲目相比,实际是食“洋”不化的。2、国家鼓励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并且从政策是大力扶持的,这是无需置疑的。但是,现在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有一个很大的政策门槛不好绕过,即非营利性医院不能分红,其利润只能用于医院的发展。这是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改制最大的政策性障碍。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独资建设非营利医院,也要受到这一政策制约。此外还有规划准入、医保支付改革等诸多政策的制约。3、投资医院没有钱是不行的,但是医院建设也不完全就是个有钱就可以“任性”的地方。因为,医院建设是投资较大、回报周期较长的行业,并且最为重要的是人才的积淀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的工业企业、房地产开发有钱了可以短时间内就见效,而医院则不可能如此速成,人才的引进、培养是一个周期相当长的过程。由于优质医疗人才的稀缺,必然造成社会资本、民营资本与公立医院之间人才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有时并不仅仅是钱就能解决的。比如,你让一个北京协和医院的大专家在本医院坐诊那腰杆硬硬的,但是你让他受聘到一家民营医院去坐诊,不仅病人看着专家就会“打折”,专家本人自我的感觉也会是与在协和医院坐诊是不一样的。考虑到以上种种因素,考虑到医疗行业本身具有的公益性、市场性、专业性、复杂性等特点,所以,对于各种资本纷纷进入医疗服务行业,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进行一些冷思考。从长远看,中国如此大的医疗服务市场,催生出一批大的医疗服务产业集团也将是大概率事件,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的进入,中国医疗服务行业中的一些上市公司必将会给它的长期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然而,就目前来看,谁最容易在政府主导的医疗服务市场“逆袭”呢?1、高端品牌。中国不仅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高端医疗服务品牌更是缺乏。这部分当然是针对有钱人服务的。这种高端品牌首先从大城市产生,然后向二三线、三四线城市延伸,将是可能的。2、专科特色。专科特色的医院发展模式目前最为清晰,这是最容易逆袭成功的。特别是具有连锁模式的专科医院建设,一个地方成功,更容易在其它地方复制。3、医养结合。中国将来社会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养老问题,而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结合,未来将是一片蓝海。4、综合医院。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参与到综合医院建设,或者参与到公立医院改制中来,然而究竟采取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似乎并不太清晰。当然,有些上市公司通过这种渠道,更重要的是拉长医疗服务行业的产业链,并从中寄希望于未来谋利。这恐怕也是在各种政策门槛限制下的一种最现实的选择。综合医院更有着地域性特点,目前在地市、县两级政府主导的综合医院仍然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加之医保政策的制约,多数患者横向外地就医的比例很少,所以,无论是在县一级、地市一级以及以上,新建综合医院更多的是与现有的公立医院竞争,虽然公立医院毛病并不少,但是多年积累下的口碑等因素,新建综合医院的竞争难度并不低,更不要说还有规划准入等门槛。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抛开具体的估值不谈,在医疗集团方面,复星医药更具有优势。一是大股东背景,二是已具有医药全产业链的优势;三是医疗产业的布局初步显现;四是具有雄心的管理层,如前几年曾提出要建设收购100家医院(当然现在感觉这个目标不大提了)。
而在专科特色方面,通策医疗、爱尔眼科已具备相当清晰的商业模式,并实现连锁式发展。马应龙在肛肠专科特色医院方面规模最大,公司目前经营管理病床约1200张,同时积极探讨县市级公立医院和马应龙品牌在特色专科建设方面多方位合作,平台打造将助力外延(合作)步伐进一步加快。这些特色专科医院,如果估值合理,均是长期投资的标的。据观察,一些新兴行业兴起之初,一些资本总是有贪大求洋的心态,医疗服务业的建设似乎也未能免俗。如某地曾出现建设1万张病床的大型综合医院的例子(实则综合医院并非越大越好);一些上市公司的计划也不可谓不雄大,如建设100家医院,仅仅是资金方面的需要就是很大的,更不要说一个医院从立项到建设,更需要有个建设过程和培育发展期。当然,如此众多的上市公司纷纷进入医疗服务行业,我们一时也不好判断究竟哪一家更能胜出,较为稳妥的方法,还是等其相对胜出之时,再作出投资的选择。当然,单纯的预期炒作除外。码字不易,转载、复制请注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