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牛到成功工作室

20年证券投资经验,擅长把...


骑牛看熊

拥有10多年的证券从业投资...


牛牛扫板

高准确率的大盘预判。热点龙...


风口财经

重视风口研究,擅长捕捉短线...


短线荣耀

主攻短线热点龙头为主,坚持...


牛市战车

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和成长股...


妖股刺客

职业研究15年,对心理分析...


投资章鱼帝

把握市场主线脉动和龙头战法...


股市人生牛股多

20多年金融经验,工学学士...


蒋家炯

见证A股5轮牛熊,98年始...


banner

banner

股市投资的最完美模式曝光

红力实战   / 2015-12-04 16:49 发布

1、最为完美的模式应该当是以格雷厄姆式的方法买入费雪式的成长股。即以较低的折扣买入未来成长性强的优秀公司。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大熊市,或者“王子” 企业一时遇难,包括出现黑天鹅,或者一时的增长放缓。这种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或者碰到了,又要犯“吸吮大拇指”的错误;或者明白了,却又错过了好时节!如面对当下的行情,再回望大熊之时的相对底部,就不免让人生发出“只是朱颜改”的感喟!

  2、次之,以是合理的价格,即适度的市盈率水平,甚至个别时候表面看起来需要付出一定溢价的价格买入高成长股(注意是适度,当前创神板上的一些票票可别吓着我,我不敢),依靠未来的成长烫平其估值。因为就超长期来讲,市盈率的高低并不是决定其投资收益的关键因素,净利的增长倍数往往与其股价增长的倍数相当。有力的数据分析证明,中国股市二十五年,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不少这样的成长股。典型的如贵州茅台(215.31,-4.89,-2.22%),2001年上市,当年净利3.28亿,到2013年净利151亿,增长45倍。上市时市值 78.5亿元,截止3月16日市值2216亿,上涨27倍。这14年间茅台的市盈率在8倍至70多倍之间波动,其股价复权却和市值涨幅相当。也就是说,如果在上市之初,你不论估值高低闭眼买入持有到今天,也将实现20多倍的收益。在股票市场我们究竟是赚市场的钱,还是赚企业增长的钱,一向有争论。其实从超长期讲(短期或许是更体现赚市场的钱),茅台的长期投资者主要赚的还是企业业绩增长的钱。类似经典的例子还有云南白药(70.49,0.21,0.30%)等一批知名长期牛股。这就是长期投资成长股的魅力所在。只是这样的投资难度较高,主要比拚的是“眼力”,更比拚的是大大超出常人的耐力。而缺点当然就是企业短期成长很快,但是突然成长永不再(要知道皇冠上的明珠是很少的,多数是假明珠,如流星一般匆匆划过),进而造成“估值杀”,掉入增长陷阱。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强调的只是“短期”二字。自己发现,有时一些市场人士似乎过多地强调了这种增长陷阱,而让人对少数的高成长股当下“高高”的价格心生畏惧。仍然以茅台为例,茅台上市之初25倍市盈率,近两年由于国家强力反腐,造成茅台的“估值杀”,最低10倍以下,现在大约14倍市盈率。也就是说,其市值上涨27倍,没有跟上业绩增长的45 倍,但是尽管如此,茅台的长期投资者其实也就是比较效益的高低了(其实仅依靠股息就早已超出了当初的投资成本),因为无论如何,14年的投资实现20多倍的收益(现在看茅台有恢复增长的势头,市场或许将来将对其重新估值)也是个相当顶级的收益了。所以,对高成长股心存敬畏是应该的,但是对能够保持相当长期的成长股(即具有恒星,而不是流星品质的)还是要敢于挖掘(虽然这富有点挑战性),并使之成为自己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因为一旦挖掘出来,如果我们碰不到黑天鹅,在其技术性、阶段性调整之时(如250日均线、120日均钱,有时是60日均线附近),便可大胆介入,通过时间去换空间。在自己目力所及的情况下,当前的海天味业(36.06,0.48,1.35%)以岭药业(17.95,-0.21,-1.16%)通策医疗(55.18,0.00,0.00%)天士力(36.63,-0.58,-1.56%)、复兴医药、同仁堂(28.21,-0.75,-2.59%)恩华药业(28.99,-0.32,-1.09%)东阿阿胶(47.72,-0.32,-0.67%)(以前还有点“王子”落难的味道)、中新药业(20.61,0.15,0.73%)恒瑞医药(51.16,0.14,0.27%)等似乎具有类似的品相。黑天鹅虽然不是常有,但是长期牛股的技术性、阶段性调整却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就会碰到,有时甚至下调30%、50%左右的机会都有,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最近股市变化莫测 难以捉摸,很多股民在我的提醒下成功躲避了灾难,小赚一笔!无论你现在是亏损还是盈利 只要你给我一分信任 我就还你一份惊喜!我的微信公众平台:bylkbz


  3、再次之,是以较低市盈率的价格买入相对成熟,或者增长预期并不是太高的优秀企业(自己仅仅是说的预期,因为有时企业的增长反超预期,正所谓预期越高越容易失望,预期越低反而容易令人满足)。在这方面,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格力电器(20.83,0.45,2.21%)了。这种投资模式比较清晰可见,因为这些企业多已是在充分竞争中冲杀出来的相对胜出者或者垄断寡头,投资的确定性也往往更大。比如格力电器除在2007年牛市之时市场给予它30多倍的市盈率外,近几年一直保持在10倍左右的市盈率水平,特别大熊市之时8倍以下市盈率。正是由于市场始终质疑其天花板,所以才给予它这么较低的市盈率待遇,然而企业作为垄断寡头,实际上无论是收入,还是净利率水平这几年都是大大提高的(它的增长既有新的开疆扩土之功,又有不断蚕食其它品牌的领地,进而提高市场份额),所以,单纯依靠业绩的推动,其内在价值自然水涨船高,股价的不断上涨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外,投资这种模式的企业,最好还是分红率要高,特别是在熊市情况下,股利成为所谓的放大器,或者依靠分红便可跑赢长期无风险利率。与此相类似的例子还有时下的银行类股票,如果着眼于超长期持有,依其当下较低的市盈率、市净率水平,加之较为优厚的分红,将来的回报也未必就低。当然,采取这种模式要将确定性、稳定性放在第一位,谨防掉入低市盈率的陷阱。

  以上三种模式各有千秋,各有优缺点,其对企业分析的着眼点或许是不同的,所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义哲学活的灵魂嘛),因股施策即可,完全没有必要互相争执,甚或各执一词互相攻讦(投资有时还需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三种模式操作好了(当然有一个模式操作精了也无不可,所谓一招儿鲜吃遍天),同样殊路同归,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