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店疑似传销,恐怕继花生日记后被处罚的就是它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 2019-03-20 07:49 发布
史上最大罚单前几天在广州出炉,花生日记因为传销违法行为被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罚没了7456万人民币,成为了能写进电商历史里的社交电商案例。经此一役,全国范围内的社交电商们应该都感受到了来自监管层的“死亡凝视”。云集、花生日记这两年相继触犯红线被处罚之后,以类似模式扩张,并被市场和消费者屡屡质疑属于传销的贝店也需要警惕,是否会步上前辈们的后尘。
屡被质疑涉嫌传销
创立于2017年的贝店,是贝贝集团旗下专注家庭消费的社交电商平台。按照它自己的定义,贝店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分享与传播,实现消费者、店主以及供应链的三方连接,将精选的商品送达消费者的手中”。看上去模式是类似拼多多的去中心化电商,通过用户分享,达成流量裂变,实现高效率的货找人。
但实际上,贝店却屡屡被消费者投诉涉嫌传销。依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对传销的定义,传销有两个特征,一个是拉人头,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还有一个是交入门费,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
用刚刚被罚的花生日记和贝店比较,两个品牌的运营模式里都有拉人头和交入门费的特征,全部符合上述传销的定义描述。笔者做了一个比较表格,基本比较清晰的展现了两家的会员“升级”套路——交入门费,拉人头,多级分销一个都不少。
因为较高的拉人头佣金,以及拉满20位店主可以升级成金牌店主,进入享受抽取团队推广佣金和分润拉新奖金的“躺赚”阶段,贝店的店主们往往不是拼搏在第一线赚取商品推广返佣,而是活跃在微博、百度贴吧、知乎等各种平台推广自己的贝店邀请码,或者着力渗透自己的亲友圈,逼得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自己的亲友自从加盟贝店之后就像是进了传销组织。
虽然交入门费,拉人头,多级抽佣等让贝店陷入了“涉嫌传销”危险经营的舆论,但是并没有影响到贝店迅猛的发展,根据贝贝对外公布的数据,去年双11,贝店成交额达到去年同期的17倍。2018年,贝店实现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贝店会员用户已达4485万,覆盖了全国337个地级行政区域。
都是流量惹的祸
贝店取得的成绩显然证明了分销和裂变流量的威力。流量,也是为什么贝贝要打着社交电商的名号布局被批类似传销的贝店。
在此之前,贝贝的电商布局中其实已经有做垂直母婴电商的贝贝网,并且发展势头不错,在2014年成立的上百家母婴公司中,贝贝网很快就杀出了重围。到2017年,已经做到了垂直母婴电商的头部企业,根据当年9月Questmobile发布的《2017年移动互联网秋季报告》,贝贝网以超过1300万的月活数据位列母婴电商平台首位。其他第三方数据平台的市场份额数据也显示,除了综合电商平台外,在垂直电商里,贝贝网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
但垂直母婴电商平台的发展很快就遇到了瓶颈。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线上流量的天花板出现。加上综合类电商中,天猫、京东、苏宁都在发力母婴板块,垂直母婴电商收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大型电商平台占据了母婴电商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用常规的方式,贝贝网想要突围上位,很难。
寻找新的流量池拉动增长成了贝贝的最优先考虑。恰逢2016到2017年期间,社交电商开始走红,2014-201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0%以上。通过用户分享,进行裂变式传播成为了贝贝的突破口。贝店应运而生,走起了社交分销+社交营销的路子。
但是,常规的社交分销返佣固定,比例较小,贝店售卖的商品总体以家庭需求为主,生活家居百货等消费品的单价总体来说较低,店主卖出一单1公斤的水果,可能只能收入几毛,卖出价值几千的东西,返佣可能在百来块,对于店主来说,推动力不足。而显然,设置了多级分销系统,金牌店主可以对整个团队抽佣,以及高昂的拉新奖励后,每个店主都会为了可以“躺赚”而奋进。激励作用明显。
但这也让贝店进入了危险经营的边缘。近几年社交电商发展迅猛,2018年社交电商市场规模达11397.78亿元,较2017年增长66.73%。打着社交电商名头但涉嫌传销行为的项目也逐渐增多,随着监管的逐步加强,能打擦边球的日子已经不多,下一个被罚的会不会是贝店呢?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