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从铁饭碗到“金”饭碗,一个前公务员的投行路

小白龙   / 2015-10-20 23:02 发布

   十年前,迪恩是新加坡政府的一名公务员。

  这是一个头顶光环的舒服活儿:收入稳定、享受政府的医疗保险和房贷福利。迪恩说:“新加坡的家长们最愿意把女儿嫁给我们。”

  然而捧着这个惹人艳羡的铁饭碗,迪恩心猿意马,一门心思想转行。

  迪恩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在下班时间和节假日争分夺秒地学习CFA。他用3年时间考完3级注册金融分析师,开始往投行递简历,找工作。

  那一年,迪恩28岁。

  跨行业找工作不容易。一个年龄和背景都没有明显优势的人,想去的又是竞争白热化,只招最顶尖毕业生的投行,更是难上加难。

  面试时,迪恩经常要面对怀疑,但他从来不心虚。

  “有人轻佻地跟我说,我们这上班的都是非常聪明的人。我就说,我阅历也不少,见过很多聪明的人,还有更多自认为聪明的人。”迪恩说。

  投了数轮简历之后,一位颇为欣赏迪恩的CEO给他打了一通电话,欣然录用了他。就这样,迪恩成功地炒了新加坡政府的鱿鱼,进入了一家投行。他从金字塔最底层(分析师)干起。工资比起他的公务员薪酬打了6折。

  新加坡投行传统上做本地和周边国家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项目较多。2004-2006年,一批没达到香港上市要求的中国公司“绕道”去新加坡上市,迪恩正好赶上,一下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虽然我是整个项目组最底层那个,但客户从来都是和我直接联络,因为他们不那么普通的普通话只有我听得懂。”迪恩说。

  语言和文化上的优势让来自中国大陆的迪恩在做这批中国项目的运作中迅速成长、上升。

  虽然年龄“偏大”,快30的迪恩常常要向24岁的同事汇报或者请教,但善于“抓大放小”的他完全不在乎。

  “刚入行的时候太多东西要学,很精彩,很刺激,很充实,也不太有时间去考虑面子问题。”他说。

  1自带“杠杆”的职业

  2015年9月的一个下午,我和迪恩约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喝下午茶。距离他丢掉公务员的“铁饭碗”,已经十年过去了。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租客包括中金集团、法国巴黎银行,黑石, 富达基金等多家跨国机构。中介的数据显示,每平方尺(一平尺约为0.11平方米)的租金达到155港币。

  “其实我觉得完全没必要,(金融机构)有这个钱付房租不如用来发展。”迪恩说。

  迪恩长着一张娃娃脸,戴黑边眼镜,说话温文尔雅,回答问题迅速。

  他最近刚刚把自己在红磡的房子出租,到海对面的尖沙咀租了一间更大的公寓。因为红磡的房子租售比更高,迪恩说其实自己做了一个“套利”。

  讲起他当年的毅然转行,我问:“那时候你不会觉得放弃公务员,沉没成本很高?”

  “没有,我其它都不考虑,该放弃就放弃,尽量简单,不要想来想去。”他说。

  新加坡和中国1990年正式建交。之后,新加坡政府推出资助中国学生到新留学的项目——条件是学生毕业后必须留在新加坡工作。迪恩是受资助的头几批中国留学生之一。

  “当时很多同学觉得自己是去美国或者英国的料,不愿意去新加坡。”迪恩说。他愿意去闯一闯。

  “人这辈子总要冲动那么一两次。”他说。

  迪恩本科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毕业后先进入一家建筑公司工作,却迅速发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我是一个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说话的人。”他说。在建筑公司,迪恩感觉自己发展的空间有限。

  仿佛是老天爷要给迪恩指条路,并不特别热爱阅读的他,这时读到一篇改变了他一生的文章。

  文章提出,世界上的职业分两种,有一种“自带杠杆”,另一种“不带杠杆”。不带杠杆的职业比如理发师、工程师,特点是付出和时间成正比,做一个项目就收一笔钱。典型的自带杠杆的职业是金融业:付出等量时间,得到的回报可以无限大。

  迪恩一下子就被这个观点吸引了。

  “我想,为什么要去做一个没有杠杆的职业呢?”那时开始朦朦胧胧对金融有点兴趣的迪恩,开始找圈内朋友了解情况,很快就确定了转行的意向。

  为了让自己能从容准备,又能有稳定的收入,迪恩给自己设计了一条“曲线救国”的路:从建筑公司辞职——当公务员——利用空闲时间考CFA——转行做金融。

  虽然道路比较曲折,但他每一步都做到了。

  2高速公路追老板

  2007年,迪恩离开新加坡,来到香港。他加入了一家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咨询部。

  在这个全新的城市,迪恩有了全新的角色。随后的4年时间,他带领一个大约10人的团队,帮内地企业融资。

  “我们的角色是帮别人融钱,两边都是求人……也见到了各种嘴脸。”他说。

  那段时间,出差是家常便饭。迪恩和同事经常需要一天来回飞北京。最紧张时,在外面出差一天要见3个客户。

  2009年,迪恩出差去福州见一个做太阳能设备的客户。虽然事先联系好了,客户却临时爽约,说自己有急事,已经在去泉州的路上。

  迪恩锲而不舍,一边上高速公路追客户,一边打电话给他,请他见一面。

  “我说我知道你很赶,临时改变行程肯定是有麻烦事儿了。这样吧,你给我5分钟时间,我们聊聊,看看我能不能帮到你。”迪恩在电话里告诉老板。

  迪恩在高速上一路狂奔,老板把车停到了高速公路的路肩,迪恩坐进他的车。对方似乎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一脸歉意。

  “我当然不会怪他。”迪恩说。

  在车里,迪恩成功说服老板,签下合作意向书,拿到了15万元的前期费用。虽然那个项目最终并没有完成,迪恩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磨练。“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即认识到你的价值,这很正常。”他说。

  在工作中,迪恩喜欢去帮客户动脑筋,思考对方缺什么,再根据自己的角度和资源去做出建议,创造价值。

  “我之前做并购时常常把目标公司推销给潜在客户。客户常说,我没想过要收购一个公司啊。我会告诉他,你业务其实要发展,如果自己做太慢,当适合的标的出现时,为什么不考虑呢。”迪恩解释说。

  客户形形色色,需求也五花八门。

  一次,迪恩和同事跟一个福建籍客户喝酒。客户是个健身狂人,喝酒喝高了,开始在饭桌旁做俯卧撑——迪恩和同事也得跟着做。

  “其实跟老板打交道还是比较简单的,他们就是想在最低成本下做成事情。”迪恩说。

  相比之下,迪恩感觉跟政府客户打交道相对比较复杂。“政府里大家想法都不一致,每个人都是甲方,还有人不想做事,只想捣乱。”他说。

  迪恩是个受人爱戴的领导,在会计师事务所跟迪恩在一个团队工作过的Teresa告诉我,“他能将他的团粘在一起,虽然工作辛苦但大家都很嗨”。

  “换句话说,他很会给大家打鸡血。”Teresa想了想,又补充道。

  “打鸡血的方式是通过画饼充饥吗?”我问。

  “不是,是他的人格魅力。”Teresa说。

  3从看嘴脸到看笑脸

  2011年,迪恩再度跳槽,加入香港一家中等规模的中资券商,负责直投业务。

  在迪恩加入前,公司并没有直投部门。他花了半年时间跟领导沟通,成功说服他成立这个新部门。

  “其实这跟说服客户用我的产品/服务是一个道理。如果有需求,就按照需求去设计产品;如果没有具体需求,就创造需求。”他说,“很多时候老板/客户不一定非常清楚具体要什么,但深层次的想法是不难捉摸的。”

  用同样的逻辑,迪恩让领导和自己达成了共识。

  和前一份工作比,迪恩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他现在掏的是“自己”的腰包借钱给内地企业,看到的笑脸也慢慢比嘴脸多了。

  几年前,我读到前瑞银的投行家张化桥写的《影子银行内幕》一书,首次了解到中国中小型企业被银行“歧视”、借贷难的困境。张化桥在书中记录了自己在一家小贷公司,专门给中小型企业做小微贷款的经历。

  迪恩告诉我,不仅小型企业在银行难借钱,许多重资产的中型企业在银行也很难借到钱——他们就是迪恩服务的对象。

  在香港工作的基金经理Laurence告诉我,不少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存有隐形歧视,加上中国资本市场相对不发达,他们很难发贷融资,因此遇到货币政策紧缩时,他们只有寻求民间借贷。

  迪恩说,相比国有银行的诸多限制,民营企业能更方便地从自己那里借到钱。当然,他需要确保对方有资产抵押、并做好尽职调查。

  在前期调研企业时,迪恩喜欢走到最底层,实地采访企业周边和上下游。“比如考察房地产企业时,我会去工地上问工人,包工头有没有拖欠——那些人是不会说谎的。”他说。

  灵活的工作方式为迪恩争取到了不同行业的客户。

  “石油天然气、加工行业、太阳能、房地产,我们都做过。”他说。

  迪恩在工作中发现,很多老板并不在意利息高一点,他们在意的是资金的“确定性”。也就是说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借的钱一定要到位,这样才能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运作。

  放贷之后,迪恩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要花很多时间跟踪项目进展,帮助企业一起去解决问题。

  “比如投了钱,政府已经有了批文,但是又变卦了,我们就得跟企业一起去跟政府沟通。”迪恩说。

  “你怎样去建立对客户的信任?”我问。

  “只有一个办法,跟他们一起去解决问题。”他说。

  迪恩很喜欢现在的工作,他说“沉”到不同的企业里去,帮他们解决问题,这给了他巨大的乐趣和成就感。

  “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但我很感激现在这份工作给我的平台,让我能施展能力。”迪恩补充道。

  478到66

  跟迪恩聊天时,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他Linkedin页面上的照片,眼前的他似乎苗条了许多。

  果然,迪恩告诉我,高峰时,自己体重曾达到78公斤。通过两三年的坚持运动,他现在已经瘦到了66公斤。

  减肥需要强大的意志力 。

  在我跟他聊天的过程中,迪恩只是少量地喝薄荷茶,放在我们面前诱人的甜点,他一口都没有动——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吃了不少。

  “主要是少吃和多运动,没有捷径。”迪恩说。他每周至少各做一次有氧、阻力运动和瑜伽。

  迪恩最近的一篇朋友圈是一款运动“五趾鞋”的图片和用后感。他写道:“做力量运动如举杠铃时抓地感非常好,稳定程度远非一般运动鞋可比;跑步则有点不习惯,第一次不敢跑多,先体验一下赤足的感觉,唤醒平时用不上的脚底部位。”

  除了运动,迪恩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尽量吃素,减少肉食摄入。

  “有例外吗?”我问。

  “旅行时当然例外。比方说,去成都吃火锅怎么可能不吃鸭肠、黄喉呢?”迪恩回答。

  本文转自交易门(微信订阅:Tradingmen),作者春晓。交易门聚焦中国金融交易生态圈,专注报道业界个体的职业生涯和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