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银线助力柔性屏幕,柔性屏炒作继续展翅高飞
投机公主 / 2019-02-19 16:06 发布
不用怀疑,OLED柔性屏炒作还在继续,相对于操作一些边角料题材,紧抓风口,才是我们最能够赚钱的时候!今天小妹直接上干货吧!
柔性屏概念炒作已经开始逐步延伸,今天盘中已经开始延伸到纳米银线,下面先给大家科普下纳米银线吧!
从触摸屏产业上游材料的成本分析,ITO材料占据40%左右。且随着触摸屏行业的发展,对ITO材料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作为稀有金属的铟,不但价格随之不断上涨,而且将会有告罄的危险。
同时,随着柔性显示产品的普及,ITO导电玻璃暴露了自身的缺点。由于ITO的脆性,使其在应用中必须有玻璃作为保护层,以保护内部导体及感应器。玻璃保护层的加入,增加了工艺生产的难度(必须在真空下),也限制了触摸屏向柔性化发展的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众多触控面板厂商不得不开始将发展重点转向
ITO的替代技术。 目前ITO导电玻璃的替代技术主要有石墨烯、导电聚合物、纳米碳管、金属网格、纳米银线等技术。据调研机构NanoMarkets预估,ITO替代品的市场规模将有爆发性的成长,未来将有超过80亿美元。
理论上,石墨烯的透光度及电阻性能都占优势,但是由于其制程工艺复杂,在设备改进、工艺优化等方面都预示在前期需要有巨大的投入,售价也很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石墨烯都不具备量产的条件。纳米碳管工业化量产技术尚未完善,其制成的薄膜产品导电性还不能达到普通ITO薄膜的水平。从技术与市场化来说,金属网格与纳米银线技术将是有望替代ITO导电玻璃,成为柔性屏幕的主角。
虽然金属网格具有成本低且导电性佳的优势,但为了达到足透的光穿透率,在线细化过程中必须拿掉95%~99%的触控感应面积,导致触控讯号降低20~100
倍,现今触控IC难以支持;其二,为了让眼睛看不到金属网格,金属线宽必须小于5微米,使的其黄光显影制程或精密印刷技术费用高;此外,5微米金属线易断裂、金属易反射、材料氧化等问题都让金属网格技术备受考验。在解决以上难题时,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届时Metal Mesh是否还具备成本优势是厂商必须考量的问题。 相比之下,纳米银线在工艺制程上就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工艺简单、良率高。由于线宽较小,银线技术制成的导电薄膜相比于金属网格技术制成的薄膜可以达到更高的透光率。再次,纳米银线薄膜相比于金属网格薄膜具有较小的弯曲半径,且在弯曲时电阻变化率较小,应用在具有曲面显示的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手环等上的时候,更具有优势。银纳米线除具有银优良的导电性之外,由于纳米级别的尺寸效应,还具有优异的透光性、耐曲挠性。此外由于银纳米线的大长径比效应,使其在导电胶、导热胶等方面的应用中也具有突出的优势。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银纳米线可用于制备触摸屏、弯曲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子皮肤和弯曲太阳能电池等透明电极中,弯折
1000次后性能仍然很稳定。此外,纳米银线就拥有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拥有绝佳的脆韧性、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综上所述,纳米银线是唯一一个具有现实应用前景的ITO替代品,成为柔性屏幕的主角。 可折叠技术带来材料变革,受智能手机柔性面板增长趋势的刺激,柔性触控材料的发展有望得以发酵。ITO由于其材料本身性能不支持生产大尺寸电容屏,而纳米银线因为优良的导电性、透光性、柔性,在大尺寸及柔性触控战场中成为绝对的主流。国内包括合肥微晶、华科创智、诺菲纳米等多家纳米银线柔性透明导电膜生产企业一直致力于布局产业化,目前均已实现量产并进行了相关市场布局,美、日、韩等相关外企也在强力推进,纳米银线真正产业化应用的时代即将来临,相关的个股也将从中受益:
天泽信息(300209):公司在悬浮触控、柔性曲面电容触控、防水触控、纳米银线电容触控等技术领域拥有多项专业技术。
同时天泽信息还是大湾区概念,一样火爆!
万顺股份(300057):公司生产的纳米银膜已稳定供应下游客户,纳米银膜适用于大尺寸和曲面屏
华为还是万顺的客户:
航天彩虹(002389):参股公司合肥微晶的纳米银线柔性透明导电膜实现量产
OLED柔性屏炒作还在继续火爆中,纳米银线又一新的分支,大家可以多多关注!
(本文所载仅为个人分析,请勿据此操作,如若据此操作,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