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应用PEG选股

私募基哥   / 2019-02-10 15:44 发布

应用PEG选股

文章来源:基哥自留地


 

       一、PEG是什么?

PEG是指在对股票进行估值时,将其当前市盈率与其未来几年盈利增长率作比较。

其计算公式相当很简单:PEG=市盈率÷盈利增长率。

该指标最初由英国投资大师史莱特提出,后被传奇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Peter Lynch)发挥到极致。由于彼得林奇辉煌的投资经历,PEG也逐渐声名远播,成为一个被广泛运用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的最大的特点是将股票市盈率指标与公司未来三、五年的盈利增长率放在一起来考量,使股票的估值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客观、直观和量化。

彼得林奇曾经指出,最理想的投资对象,其PEG值应该低于0.5。PEG在0.5-1之间,是安全范围。PEG大于1时,就要考虑该股有被高估的可能。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就要问了,这么重要的指标,我怎么很少听周围的股民朋友提起呢?

嗯,其实这个问题,暴露了你的“股龄”哦。

具有十年以上投资经验的老股民应该记得,在2006年、2007年的A股大牛市中,PEG曾风行一时,很多高增长的股票借助PEG,成为分析师眼里的“最佳投资标的”、投资者眼中的大牛股。

但是,随着牛熊转换,加上后来咱们大A股的投资风格倾向于炒题材、炒概念;到了2017年又开始炒价值、炒龙头,这些都不需要PEG。

彼得林奇是成长投资的代表人物,那么他所偏爱的PEG指标,也就是着重体现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也就是说,PEG指标,是专门为“成长投资”量身打造的指标,适用于寻找高成长公司中被低估的股票。

二、“简单”的PEG并不简单

很多人刚刚接触PEG的时候,都觉得:“哇,好简单的,两个数字比划一下就好啦”。

有的投资者看到某家上市公司某个季度的业绩增速是100%,而市盈率只有30倍,那PEG=30÷100=0.3。哇,超级低估,赶紧买买买!

结果呢,很可能被市场打脸……

没错,PEG的计算公式是很简单,但在实践中,能把PEG运用得当还是比较难的。要不然,人人都是投资大师了。


那么,PEG的难点在哪儿呢?关键在于对盈利增速的判断。

在使用PEG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过去的盈利增速,而是要预估未来三年至五年的盈利增速。

预测未来,那就难了。

如果有人告诉你:小兄弟,看你骨骼清奇,未来三年内,每年工资都能涨50%。你会不会以为这个人是骗子?

如果有人告诉你:哥们,我看好这家公司,它未来五年的业绩每年都能增长30%,你会不会相信?

如果没有什么说服力的理由,大部分人都会对预测未来的结论不屑一顾。

回到PEG上来,我们假设某股票现在的市盈率是30倍,如果说这支股票的估值是合理的,那么,该公司在未来几年内盈利的复合增长率必须是30%,达不到30%时将是高估的,超过30%时即是低估的。

问题来了,怎么判断它是否能够达到30%的盈利增速呢?我们只能依靠过往的历史数据和当下公司运行的状况来综合分析——我们称之为“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从宏观环境到行业周期再到企业自身的因素,林林总总,都需要十分细致的研究。

另外,在我们预估企业未来的成长速度时,还要记得打个折。

就像中国经济的发展,当经济刚刚起飞的时候,GDP增速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而当我们把经济总量推升到一定水平的时候,这种高速发展的势头就很难保持了,每年6%以上的增长都是来之不易的成果。

一个公司也是如此。刚开始可能增速很快,但越到后面,随着规模的扩张,市场的不断开拓,增长就越难。好比100亩的地,都已经被你种了90亩,你说还能有多少增长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预估的增长速度打个折扣。比如前几年增长50%,那我们给它打个折扣,预估它未来三年只能增长35%或更低一些。所以你看,在运用PEG时,也是要考虑到上市公司的方方面面呢,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举个粟子:


   

       智能手机刚面市的时候,市场是一片的空白,这时候围绕智能机而生的电子配件企业,他的增长速度就非常的高。但随着一年两年三年,经过几年的拓展推广普及后,刚开始的时候是几个人几十人,才拥有一部手机,后来几乎是人手一机,这时候市场就达到了饱和。增长空间便有限,这时候要想企业还能保有增速,那就只能提升品质,通过竞争力,从其他企业手中去抢占业务,占领市场份额。这时候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优秀的,成本管控较好的,以及产品质量高的企业,仍然能够保有小幅的增长。而一些管理落后,质量低下的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就只能消亡。

       再后来,随着新商业模式的转变,微商的兴起,互联网营销的裂变,就已经不再是人手一机,而是人手多机,这时候又爆发了一轮智能机的增长。此时具有规模优势的并且质量把得紧的企业,爆发力就更强些,更加的冲击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其他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这时整体市场基本进入饱和稳定,这时PEG分析便失去作用,就得回到静态估值水平。


        还有周期股也不适合用PEG来分析,周期股多数时候用PB值结合PE来评估。



如果你认为内容好,就动动手转发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

风里雨里,基哥在自留地等你,关注基哥自留地,一起骑牛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