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如何“复杂”地重演?
林灵 / 2019-01-26 11:08 发布
尽管在市场的共识里,A股是没有发挥出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的,但本栏对此一直不敢苟同,觉得这一观点实际上也脱离不了“近视症”的窠臼。如果我们从长期的时间段去观察,A股与经济的关系,还是较为密切的,在一些阶段也具有“领先”的现实意义。
打开沪指的年线,你会发现,其实我们一直碎碎念的所谓“慢牛行情”,就在这个图形表上表现得淋漓尽致:30根年K线,组合成的是一个大约40度角的向上通道,即使中间有过直上直下的大阳大阴K线,但这个趋势一直没有改变。去年的中阴线尽管向着这个趋势的下轨靠拢,但今年只要不再大幅下跌,这个趋势就会继续保持下去。30年的K线,对应30年的经济欣欣向荣,说股市没能反应经济状况,这不免给人以“睁眼瞎”的感觉。
许多人之所以对股市感觉不好,是因为我们仅仅截住了A股历史长河中的某一段就“痛下结论”所造成。比如股市10年涨幅为零,无疑这是事实,但这个10年里股市整体发展依然可圈可点,从数据上跑赢指数的上市公司也并非少数,这10年指数涨幅为零,或许只是市场投资风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造成。其实,就像我们不能拿去年从年头跌到年尾作为股市的常态去认识A股一样,有意识地截出某一段作为观察对象而不及其余,结论往往不免有失偏颇。阶段性的解读要放在历史长河的背景里去,才会对市场有更为完整的认识,这应该是一种常识。
历史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常给人以“过时”的感觉,证券分析三大假设中有“历史会重演”一项,但我们会“狗尾续貂”一句“但不会简单地重演”,这话放之四海而皆准,只是如何“复杂”地重演,行情没有走过之前,大家是见仁见智的。以笔者的观察,A股行情的历史重演,一是缺少不了“先锋部队”的冲关,即持续性的热点在行情的起始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二是热点要向全场扩散;三是成交量台阶式放大。
借助科创板的趋热,券商板块在眼下正发挥出这样的作用。从券商指数观察,该指数自去年10月19日见底3764点并于当天展开强劲反弹以来,至本周五涨幅已达26.4%,期间最高涨幅为36.5%(在2018年10月19日至11月19日以一个月时间完成),同期上证指数则仅有4.64%的涨幅。券商指数的走强伴随着成交量的堆砌,其后经过洗盘和重新走强,目前基本处于震荡整固行情之中,能否继续上一台阶值得关注,而这只是有中线行情的第一步。第二步需要“热点向全场扩散”,那样券商板块行情就有形成良性循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