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9月17日)开盘论市:有利有弊,酝酿可以增量突破上涨
亮话天窗 / 2015-09-17 11:41 发布
双保险指标的设定与应用是我个人多年论证中的一个发现,指标众多我只取二个矣!采用KD及MACD是在论证中发现,这两个指标的价格作用性与倾向指示非常明确,而且还俱有互补的功能,最重要是它们是经过“平滑再平滑”的特征,所以指标的趋向显示会更为稳定,不容易受到误导。
在讲解麦氏理论时发现很多股民不习惯深入思考,多数习惯采取目测的判断应用,尤其是越简单越好的隐忧模式最为喜欢,其中指标的使用反而成为技术分析的重心,所以是不是听到指标如何又如何的观点,不管其中结果如何?很明显的,任何所谓指标的应用都因为有了收盘价后才有指标,难免会以为指标是落后价格。
如果只是简单的以指标的形态作为判断,很容易陷入过于简单的认定,而忽略了指标无法做到的趋势原则,及它主导性因素,更无法说明方向倾向性的演变,所以简单的就指标而指标的操作,不是不可以而是其或然率及成功的概率较低,一般状况下最好也只能达到六成多一点的应用效益与效率而已。
只要在使用中稍有差错,或是时间上的差异,加上等到收盘再认定,七折八扣,原来的六成多一点的效益就会打回一半的损益平衡点。只要稍有不慎指标的操作通常都不俱有前瞻性,反而因为无法事先研判,所以总是使用无法达到“恰到好处”,每一次看准了以后总是价格变动过快而改变,所以都赚不到钱,难免会认为指标无用论。
麦氏理论将指标归类后设定为“建议指标进行操作”应用,采取20KD及10MACD两个重要指标应用,称为“双保险指标”,如何正确使用呢?分析如下:
1、 两个指标的应用本栏设定一个铁律规定,一是必须配合均价线体系论证使用,尤其是均量线及均价线的趋势,例如目前的10/20/4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都是下跌,如此结构之下怎可能期待多方可以轻易克服上方的反压呢?所以跌势没有改变,不会因为周三一日之间的快速拉抬而改变。尤其是“当日成交量没有大于10日均量线就不能形成价格的推升助涨”,“当10日均量线都没有翻扬就不可能促使10日均价线上扬”,“当10日均价线还没有翻扬就不可能造就指数站稳在10日均价线上方”,“当10日均量线及均价线还没有向上交叉20日是,不可能会有扭转翻扬的现象”,此时的20KD及10MACD当然就会形成在50°下方的弱势游走,也只是意图反击拉高,但没有能力强度压力而涨。二是指标的参数要与均量线及均价线一样,这样才会构成一个体系的隐忧,才会完整的看到指标与均量线及均价线之间的关联度及关联性;
两个指标的应用中还有一些特例,即在某一些运行特征状态下会有突然间转折的演出,即进入“垫高成本加码拉抬”的现象时,多空双方都可以在资金的强行介入而立即改变。通常会在持续蓄量滚量到某一个阶段时,多方可以立即产生垫高成本再加码拉抬。
就如目前这个阶段压缩量降低到20日均量线高峰值的低位水平,随时都可以在瞬间内出现一次“出其不意的放大量后的推升”,那么到底今明两天是否由此可能呢?本栏的观点是:有的,但不是我们能主宰,也不是我说了算,我们只能将期指的特征解读说明而已,至于最后结果如何?交给市场证明。
从周四的人气倾向解读,实际卖压不重,实际下杀或是下跌的板块也不严重,所以多方可以在没有明确的卖压释放之下发挥做多的优势。至于可以达到何种程度的拉高呢?这个说不上,因为这一点是市场行为演变,无法分析与估测。观察20KD指标,目前形成的特征是:只要一拉高优势显现,不拉高还可以形成低位修复。
(本栏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只是针对麦氏理论的量潮基础进行说明,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