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不该继续互立牌坊 高校和校企不该继续纠缠不清
拙政江南 / 2019-01-12 09:57 发布
2015年01月07日
来源:成都商报
原标题:高校和校企不该继续纠缠不清
1月5日晚,北大方正集团公告称,公司三名董事———董事长魏新、CEO李友、总裁余丽应相关部门要求协助调查。被一同带走的,还有李友的弟弟、集团副总裁李国军。方正集团和政泉控股之间持续两个多月的口水战闹剧,终于以这样一种方式告一段落。
此前,曾作为北大医药第三大股东的政泉控股在其官网连发5则公告,称北大医药控股股东———北大方正集团CEO李友等高管涉嫌内幕交易。政泉控股还在举报信中称,在北大方正及各关联企业中,北京大学实际上只占有约14%的股权,其余股权均被李友等人通过各种方式转移为个人所有;北大方正及其关联企业实际上已经被李友等人控制,成了他们的私人企业集团。
真相到底如何,当然还需拭目以待。耐人寻味的是,北大常务副校长刘伟重申:方正是北大的方正,北大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方正集团的工作。
刘伟的表态,意在强调北大方正和北大的关系。北大方正脱胎于北大,成长于北大翼下,它至今还是北大校办企业。于是,北大方正今天面临的问题,当然也就成了北大的问题,需要北大来背书和拯救。
但回头来看,北大该不该继续办方正都是一个问题。从根本上讲,校办企业大规模存在就是中国教育和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怪胎。教育部数据显示,2013年末,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企业资产总额为3538.06亿元,北京大学以1176.56亿元排名第一,北大方正当然是排头兵。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这样的校办企业规模。哈佛、耶鲁这样的世界名校,没有北大方正这样的校办企业;斯坦福大学身处硅谷之中,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也没有什么校办产业。因为在它们看来,校办企业的商业逻辑和大学的教育科研天职不能兼容。当然这些高校都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担当孵化器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基金管理公司,但是它们不会赤膊上阵,直接兴办企业当老板。
高校办企业,结果就是企业不像企业,高校不像高校。这就是北大和北大方正现在面临的问题。事实上,北大方正的问题,和其他国有企业的问题本质上没有两样,需要深化改革来解决。作为高校,北大拯救不了北大方正,北大方正反而有可能成为北大在办学追求上的“糖衣炮弹”。
总之,北大方正和北大不应该再纠缠在一起了。继续纠缠不清,对于双方来说本质上都是一种伤害。至于脱离北大之后,北大方正该进行什么样的改革,那是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不再是高校的问题。
脱离北大不仅是北大方正的拯救之路,实际上也是北大的拯救之路。只有摆脱校办企业的利益诱惑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逻辑的侵蚀,北大才能真正回归教育的正轨和大学的逻辑。对所有的中国高校来说,都是如此。 @今日话题 @港澳资讯 @今日头条 @东方财富网 @平点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