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趋势不重要,周期重要
金学伟 / 2018-12-21 21:57 发布
绝大多数的股票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周期股。这个观点貌似有点故作惊人之语,因为它和传统观点是如此不同。
在传统分类中,我们习惯把股票分为价值股、成长股、周期股等等。但是从内心来讲,我更想说“一切股票都是周期股”,就像霍华德·马克斯说的万事皆有周期。如果不是,就没有“买好的不重要,买得好重要”?“趋势不重要,周期重要”之说了。
有人或许会抬杠,茅台有周期吗?
当然有。
如果是指股价,那么,自2001年上市以来,它非常明显地是6年一个周期。
如果是指公司经营层面,那就取决你怎么看了。
借助通达信软件,我们可以给它列个上市来的利润增长表——
年份
利润增长率%
营收增长率%
2001
31.55
空缺
2002
14.78
空缺
2003
55.97
30.85
2004
39.85
25.35
2005
36.25
24.63
2006
35.38
25.93
2007
57.63
37.08
2008
34.22
13.88
2009
13.50
17.33
2010
17.13
20.30
2011
57.37
46.26
2012
51.86
43.76
2013
13.74
17.45
2014
1.41
3.69
2015
1.00
3.82
2016
9.11
16.00
2017
60.31
61.58
2018
23.77
23.56
如果把利润和营收增长率与股价表现放在一起,那就更清楚了——
一切股票,从公司的经营状况,到股价的市场表现,都是有周期性的,只不过周期的表现形式不同。即便像茅台这种“永远增长”的公司,其增长率的高低起伏也是非常剧烈且频繁的。相对股价表现来说,这个波动就构成了“外源性因素”。这个外源性因素和股市本身的周期——市场涨跌周期、风格潮流理念偏好和心理情绪等方面的周期性变动,便构成了股价的周期性波动。
从贵州茅台这股票上,我们可加深对“周期本身能制造周期”的理解。
我们知道,茅台是独一无二的,国酒头牌。茅台本身的产量也受到其生产能力的限制。当市面上的茅台酒价格越走越高,囤积茅台酒的人就会逐渐增加,从经销商到消费者。这种囤积反过来则进一步增加了茅台酒的紧俏程度,抬高了价格。面对越来越旺的需求,在企业层面上,一方面是不断提高出厂价,一方面是加大对基酒的收购——这多年来,茅台对酒厂的兼并收购几乎没停过,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看在它们所拥有的基酒上,至于那些基酒被勾兑进了茅台“主酒”,还是茅台“副酒”,诸如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不重要。重要的是,伴随茅台主酒价格的抬高以及日益紧俏,那些副酒以及旗下的其他白酒销量、价格也会水涨船高。随后便出现了业绩喷发。
但是,这种状况不会无限制延续下去,到一定程度,人们会突然失去继续无限制追捧、囤积的兴趣。于是,反向的,逆周期就开始了。价格上涨趋缓了、停止了、甚至下降了,出厂价不再上涨,由购并增加的产量也释放到位,超市里副酒的打折优惠活动开始了。利润的增长率开始猛烈下跌。
股票市场也一样。随着茅台股价越走越高,参与买入持有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股价越涨,其激励效果越好。尤其当公司业绩也开始井喷时,市场的情绪也进入最高潮。茅台成为各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各种乐观言论开始被人们广为传播,诸如对更高价的预测甚至打赌,白酒没有泡沫等等。
这时,就像霍华德·马克斯说的,即使没有外源性因素,周期本身也能制造周期。所以他说,趋势不重要,周期重要,因为周期总是走在趋势前面。
由于2013年底和2014年初我在本专栏非常准确地判断过茅台的底部,所以这次有几个读者都希望我再次谈谈对茅台的看法。我想具体结论就不说了,恐误导读者,说几个简单观点吧。
任何投资股都会变出投机股,而且它通常都是和公司业绩以及股价表现的巅峰状态有着紧密联系。大多数的投资股在经历了投机股的狂热后,从此表现平平。这几乎是一个定律。当然,茅台有可能是例外,不适合这个定律。
前几个月,消费升级、消费降级争论得很厉害。其实,消费无所谓升级、降级,随着宏观经济周期、社会形态的变化以及人口的代际替换,消费结构的调整始终在进行,有的会提升,有的会下降。这种结构性调整对茅台会有什么影响,可以思考。
在03年到07年的这个周期中,茅台利润增长率的低谷是35.38%;在07到12年的这个周期中,茅台利润增长率的低谷是13.5%;在12到17年的这个周期中,茅台利润增长率的低谷为1%,而且在低谷停留的时间延长。这个表现意味着什么,也是可以考虑的。
周期之所以本身就能制造周期,原因就在每一轮周期的最后阶段,情绪都会成为最主要的驱动力。放之个股如此,放之大盘也是如此。
所有的牛市,都是从均值回归而始,因利好刺激而兴,到情绪高涨而终。
所有的熊市,也都这样,从均值回归开始,到心理、预期、情绪成为主要驱动力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