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投资心理学

怪诞投资圈   / 2018-12-13 09:04 发布

六爷财经,有数据,有逻辑,有猛料,每周一三五更新,欢迎关注......“六爷财经

先跟大家讲个段子:

一个爸爸问儿子:现在有一个装过屎的碗,我用强力清洁剂洗过了,你会用它来吃饭吗?

儿子:不会。

爸爸:为什么?我不是告诉你用强力清洁剂洗过了吗?

儿子:就是不用!因为怎么洗我都觉得它脏!

爸爸:那你会吃猪大肠吗?

儿子:会啊。

爸爸:为什么?猪大肠不是也装过屎吗?

儿子:因为猪大肠好吃啊!

这个段子充分说明人的认识是会受到情绪的影响的。对于类似的情境,人们的情绪和做出的反应可能完全不一样。在这个段子中,为什么同样是装过屎的东西,孩子一个吃一个不吃呢?

关键就在于欲望。因为猪大肠好吃,想吃猪大肠的欲望压过了“它装过屎”这个认知。欲望会改变情绪,而情绪决定我们的行为。

同样的,在股市投资上,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你买了一个股票一段时间之后,明明觉得它很烂,却迟迟不会卖出。但是假设你没有这只股票,拥有同等价值的现金,你是不会在这个价位买它的。

还有,当你卖出一个股票之后,发现这个股票其实很好,你卖错了,然而它相比你的卖价已经上涨了一段,你却迟迟没有下手把它买回来。但是如果你之前没有买过,你可能早就下手追高了。

再有,我曾经在一个股票群里说过自己有换股的打算。然后就有群友好心的关心我,说别乱换了,换错了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类似,如果不考虑交易费用,换股其实是一个,假定你没买手上的股票,在目前的价格下选择买入哪只股票的问题。

而就因为某只股票是我之前买过的,这个过程就被认为是在“换股”,仿佛这么做是风险特别大的愚蠢行为。所以那位群友好心提醒我“越换越错,看好了就不要乱动,拿到天荒地老”。他难道就不怕我在这支错的股票上亏到天荒地老吗?这完全是被过往的买入行为绑架了。

以上这些想法和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心理账户”效应。这个效应是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ichard Thaler提出的。

(诺奖得主Richard Thaler)

所谓心理账户效应指的是,相同数量的一笔钱,由于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作为不同用途或者以不同形式存在,我们对它的感受就会不一样。

同样一笔钱,因为是“现金”和“手里的股票”的差别,你就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处置。当它是现金的时候,你的理智占了上风,所以你不会买烂公司的股票。而当它已经是你手里的股票时,害怕损失,害怕浮亏变实亏的恐惧情绪主导了你的认知。(关于损失厌恶,参见我的文章《炒股亏钱?说明你是正常人!》)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现金是现金,股票是股票。

(现金就是现金)

那如何克服这种心理,更理性地决策呢?那就是要具备“空杯心态”。时刻让自己在假设没有拥有这个股票的情况下做决策。

假设你没有拥有一只股票,拥有同等价值的现金,你会怎么决策?假设我曾经没有买入或者卖出过一只股票,我现在会买入或者卖出吗?

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毕竟是几十万年进化的结果。需要我们多加练习。谁说成功投资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严格执行纪律。买入前就设定好止盈止损点,然后坚决执行,不让情绪过多的参与到自己的操作中。卖飞了不心疼,止损回升了不难过。当然也一点也不比前一点容易。

引申到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因为打折或者有优惠券购买一些东西,或者别人送的免费的门票去看一些本来并不想去的演出,或者吃的点多了,明明不想吃了还强迫自己吃下去,美其名曰不要浪费。

这也或多或少受到心理账户效用的影响。其实我们的时间和心理感受也是一种特殊的“金钱”。

(时间也是金钱)

本来不想看的演出就别去看了,哪怕票是免费的,你的时间更宝贵;不想吃了就别再吃了,浪费食物总比浪费自己的健康和心情要好;不需要的东西就别往家里搬了,哪怕它打折或者免费送你,因为你原本就不需要。

想了解更多投资中的心理误区吗?

关注......,后台回复“行为金融”获得行为金融学深度资料一份。

祝你成为一个更理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