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11消费提醒:要优惠更要理性
经济快讯 / 2018-11-08 10:27 发布
当一年一度的消费盛宴双11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后,无论是各大电商平台还是消费者已逐渐进入状态。如果你经常网购就不难发现,今年电商平台的“优惠”似乎比往年要来得早一些,而且“优惠”的“样子”也变了样,在“优惠”面前,不少网购一族早早地下了单。虽说抢了一大堆的优惠,但真的都是你需要的吗?
“双十一”降价商品种类繁多,为避免冲动消费,还是请你看看以下双十一消费温馨提示:
一、理性对待促销宣传,避免冲动消费
双11期间,电商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容易让消费者冲动消费。因此,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不必要的商品,警惕价格陷阱,建议消费者网购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销活动的细则,并注意留存促销活动的截图和商家作出承诺的截图等资料,避免权益受损。
二、熟悉规则,适度购买生活用品
鲜活易腐商品不在7日无理由退货范围,在购买生鲜食品时,要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避免冲动购买大量暂不需要的商品。
二、判断真假,选择正规电商平台
在网上购物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较高的购物网站时切记核对官网地址,不要轻易尝试点击卖家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链接或图片,防止电脑被木马软件操控误入“钓鱼”网站。
三、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谨防不良贷款
为促进消费,各大网商(如分期购物平台、P2P贷款平台、淘宝、京东、58金融等传统平台)纷纷推出了先买后还的借贷手段,甚至针对没有固定收入或收入微薄的学生团体推出了更加方便的支付手段。网络借贷带来便利和实惠的同时,暗藏风险:开始借贷金额不高,翻倍速度快,让借贷人不堪重负。
四、仔细了解促销活动规则,避免消费纠纷
双11期间,各大商家出现预付定金制度,商家规定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余款才能享受优惠价,然而很多消费者并没有仔细了解活动的规则,甚至不清楚这些促销手段存在着在规定时间内无法付款、订单可能被无故取消、定金不予退还等“猫腻”,因此,建议消费者网购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销活动的规则,留存促销活动的截图以及商家作出承诺的截图等。
五、使用安全支付方式,谨防信息泄露
尽量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或者货到付款,不要轻易相信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扫..等方式进行付款;注意不要随意填写或告知他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六、留好交易凭证,及时有效维权
在交易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记录、购物页面截图、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发货单等。
七、养成当场验货的习惯
发现货物损坏等问题时要保存证据并第一时间联系商家明确责任;对于货到付款的交易,必须坚决抵制快递“先付款后验货”的无理要求,如果快递员拒绝先验货,宁可退回货物也要拒签,还可以向邮政主管部门投诉。
最后提醒大家:商家不会做赔本生意,“双十一”保持理性,切勿冲动、盲目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