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四大指标逼近世纪极值 历次大底后这些板块先反弹
拙政江南 / 2018-10-31 16:33 发布
底部特征一:调整幅度
Wind数据显示,2005年6月6日,指数跌至998点。大盘(上证指数)从2245点跌到998点,跌幅达到56%。
2013年6月25日,指数跌至1850点,比顶部下跌47%。
底部特征二:成交额、换手率
从投资者的市场情绪看,当前A股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呈现的是普遍性的低估。
此外,近期A股破净股数量迭创历史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A股有448只个股股价跌破净资产。
历史大底后那些板块成为反弹急先锋
我们细细想来,能长期获胜的投资大师似乎都有这样一种本事,在众人恐惧的炮火隆隆中勇敢入场,在众人疯狂的声声号角中潇洒离席。有时候,一个好的成本价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知古鉴今,首先让我们回顾下,A股历史上最近四次见底后,当时率先反弹的是哪些板块。
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跌至998.23点,市场笼罩着悲观气氛,这是老股民心中永远的痛。随着股权分置改革、QFII开通、人民币升值等利好释放,A股市场上首屈一指的大牛市就在眼前。
如果在上证综指跌到最低的998点附近区域,买入媒体、食品和半导体,则在半年之后分别获益18.21%、16.65%和12.60%。
2008年大底之后的反弹先锋
随着四万亿、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等救市手段出台,A股行情复活。这个阶段率先反弹的板块分别是医疗保健、软件、半导体、汽车等行业。
2013年6月25日,上证综指最低跌至1850点,被称为第三次市场大底。随着两融、双创政策出台,“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措施,A股市场再度迎来久违的上涨。
2016年1月份A股熔断让投资者记忆犹新,随着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债转股等政策利好出台,A股人气渐渐恢复,指数蒸蒸日上。
但是,如果通过指数基金来投资,单个公司可能出问题,但一般指数都包含了几十上百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基本不可能同时出现黑天鹅事件,这样长期投资就可以放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指数基金的风险比一般股票要小,但还是有一定的波动风险的。比如今年很多指数基金,跌幅也有15-20%左右了。
这个应对策略就是定投。定投,本质上就是主动买套,也就是眼下可能一买就亏,心里很痛,但至少能保证你在行情起来时,手里已经收集了相当数量的低位筹码,不至于完全踏空。
设置好每个月的定投时间和金额,然后离市场远一点,不要每天都被市场所折磨,可以将时间和精力放在生活和工作上。另外,还可以保留一定的现金仓位投资更稳健的货币基金,这样就可以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论后期行情如何演化,都能够从容应对,而不至于倒在黎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