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刘海龙的刀,于海明的怒火
拙政江南 / 2018-09-02 15:20 发布
文:元卫南
“昆山杀龙”事件,关键节点在那把刀,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把刀。
官方描述是“尖角双刃”,这种刀是黑社会表演专用刀。就是类似于电子游戏中的那种造型复古华丽,厚重的刀。砍得力度非常大,所以相当于刀具中的核武器,几乎是吓唬人,轻易不会使用的,出刀,必出人命。
几年前我被深夜伏击的那次,就是这个场面,对方五个人,两把这样的震人心魄的双刃单尖刀,还是酒后。
就是这样,我和三个人打的时候,拿刀的两个人只敢踢我,不敢动刀。只是没吓住我。
所以,警方通告中只有“于海明两处挫伤”,没有刀伤,说明昆山龙虽然是酒后,虽然是霸道,但也不敢砍人,只是用刀背拍人,吓唬人。
而那种刀很厚重,刀背拍人很别扭,所以才会发生脱手的现象。
昆山龙十年內进了五次监狱,属于比较不动脑子的那种涉黑人物。但也肯定不想再进去。贷款买宝马车,也是要面子,不是真正混了很多钱。
而于海明,警方通报“七秒五刀”,那是非常快的。这个速率只有极度愤怒,洗刷羞耻,完全不想活的思维,才能达到,不信你拿一把刀试一下。
实际上,在昆山龙用刀背拍于海明的时候,于海明就能判断出昆山龙就是在吓唬。并且深夜遇到涉黑嚣张人物不退缩,本身于海明胆量也不小。
那种刀,只要刺中一刀,就会失去行动能力。
再看看于海明此时的背景,陕西人在昆山务工,两次婚姻,三个孩子。去年父亲刚去世,前妻的大儿子生了重病,三十万手术款只筹集了四万多元。于海明为了给孩子治病,背了债务,后妻应该不是很赞同。
所以于海明此刻心情应该是非常抑郁压抑,生活压力极大,会有生不如死的感觉。这个时刻心里会憋着很大一团怒火。如同暴露引线的炸药包。
外地人在外地,一般都是生存目的,行事不会和家乡一样。两次婚姻三个孩子,能在酒店工程部做小头目,说明于海明是很有头脑,也绝非老实人,胆子很大,不会是安分人。
警方通告中还有个细节,于海明砍了昆山龙后,收了昆山龙的电话,防止他再找同伙——看到此,我是大赞!简直太聪明了!要是第一次这种事就能这样应对,简直是天才。
所以,昆山龙的嚣张,引爆了狠人于海明的怒火,于海明把生活的重压,全部疯狂宣泄到了昆山龙身上。
于是,昆山龙死了。
警方的观点是:人渣惹事,自作自受!
这个事印证了我一再告诫亲朋好友的两句话:
(1)别随便惹事。你无法想到对方的反击力度,也许是反击过度。并且任何事如果不讲理惹是生非,那么怎样的后果都是必然要付的代价。
(2)和生活特别贫困的人尽量不要发生争执。现在社会充满戾气,很多人生活不易,心里是窝着火的,容易偏激。客气友善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