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板市场供过于求,京东方上半年净利大幅下滑,扣非净利润同比减少七成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 2018-08-29 09:59 发布
文 | 周康
受上半年面板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国内面板行业龙头京东方上半年的业绩并不乐观。
京东方发布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受面板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影响,京东方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4%;净利润为28.3亿元,而去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5.9亿元,同比下降3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79亿元,同比下降高达75.64%。
供过于求,五大主流面板市场增长空间有限
我国显示器产业已成为全球产能和面积的领先者,但同时也正面临未来严峻的挑战。
尽管2018年上半年,京东方五大主流显示面板(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但是京东方指出,这五大主流显示面板市场已处于基本饱和状态,增长空间有限。
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一路走低的面板价格终于在5月下探触底。据第一手机界的数据显示,目前面板价格已全线滑落至2016年以来的最低点。大尺寸面板从2018年到2021年产能将增会加31%,供过于求的比率逐年攀高,未来三年面板产业将面临严重的供过于求。
据第一手机界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在已经投产和在建的10.5代及以上生产线全部定位于生产65英寸及以上尺寸(包含75英寸、105英寸等)屏幕的生产。若各条产线全部满产,且满产时良品率均可达到95%,那么2018~2020年全球10.5代以上的生产线可以生产65英寸的电视数量可达到739.2台、1946.6万台和5439.6万台。全球10.5代以上LCD生产线的产能将集中于2020年爆发。
另外,在中小尺寸AMOLED面板上,到2021年中国AMOLED面板产能将占全球的四成。
在苹果iPhone系列采用后,AMOLED面板一度成为市场追逐的焦点,但在2018年一季度手机市场增速明显放缓后,AMOLED面板需求开始大幅下调,供过于求的态势开始浮现,即便是有绝对领先优势的三星也不得不调整价格策略,缩小AMOLED与LTPS面板的价差。
所以京东方表示,由于应用和细分市场增长快,在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 AMOLED 全球竞争力的同时,并加快推动传感事业的发展,以及信息医疗核心能力建设,提升盈利。
京东方还把公司的组织架构进一步细分为七大事业群。
其中,显示与传感器件事业板块,细分为显示与传感器件事业群、传感器及应用解决方案事业群;物联网智慧系统事业板块,细分为智造服务事业群、IoT解决方案事业群、数字艺术IoT平台事业群;智慧健康服务事业板块,细分为移动健康IoT 平台事业群、智慧健康服务事业群。目的是希望加快下游的创新应用,增加服务领域的收入与利润,从而减轻面板价格波动给业绩带来的影响。
与此同时,京东方还把北京5代线的产能从面板转为传感器;另外增加代工制造的产能,加快面板产能消耗。
战略调整,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尽管上半年净利出现大幅下滑,但是作为国内面板行业的龙头,京东方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力仍然在持续提升。
报告显示,京东方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超过4,800件;显示器件主流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全面第一;AMOLED综合良率六月末超过70%,产品批量出货品牌厂商。
其中,多款异形全面屏手机产品成功量产,6.18英寸柔性产品实现1mm动态弯折,5.99英寸柔性产品实现动态漂浮外观设计;全球首发支持OGM Tilt主动笔TPC产品于4月率先量产;全球最薄3.9mm、BOE首款semi-setMNT产品(半集成式整机显示器产品)成功量产;多款创新产品在国内外展会上展出。其中7.56英寸QXGA Foldable(分辨率为2048 x 1536的可折叠式产品)获得CITE2018创新产品和应用奖。
此外,京东方新产线建设按计划推进实施,提前达成阶段性目标;合肥10.5代线6月实现一期满产;昆明微显示项目6月25日完成桩基,首款产品0.39英寸点亮,并于5月23日完成SID样品展示。重庆、福州8.5代线产能创新高,综合良率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方画屏销量环比增长170%,新增用户3.5万人;华北、华中、华南和四川等区域市场累计开发品牌商30家,门店数4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