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龙灏:有地王就不会有低房价

财经人士   / 2018-07-05 08:44 发布

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2日出台《关于规范企业购买商品住房的暂行规定》,对企业购房做出限制,类似的政策“补丁”近期在多地陆续出台。

近日,西安、长沙和杭州三城已相继发布限制企业购房的举措,引起市场关注。

 我们看到在以实施“摇号买房”的城市,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以企业名义购房规避限购的情况,暂停企业购房是针对这一问题升级调控,对于类似楼市调控措施,更多城市有可能跟进。

前几天在杭州竟然出现一位周先生在摇奖独中5元的奇迹,这也说明在各种限购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应对。如果如果我们能将这些聪明劲用在芯片上来,也许中兴通讯的今天不会如此可怜!

然而,在如此严厉的楼市调控大前提下,背后却是地王频出。

这个时候,肯定有很多人弄不懂了,既然楼市调控力度加大,已经在降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地王”出现呢?

地王频出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其实背后总归有几大原因。


图片1.png


地方财政依赖大。地王大战可以说在席卷全国,总价、单价均不断被刷新。尤其是最近,地王更是高潮迭起。

 疯狂卖地的背后,是各地财政缺钱。土地出让金收入已经名副其实演变成各地的第一财政。这也说明地方政府对土地创收的力度远远强于实体经济创收,如果有如此盈利的土地创收,哪个又会去费力的进行科技研发与实体经济呢?

 所以我们认为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已经有些不为人道,犹如吸食鸦片上瘾,不能自拔,所以说“地王”都是高房价吃出来,土地财政养出来的,地方没有任何降地价的欲望和动力。这也进一步的说明:土地财政政策,让地方政府不再创新与创业!

土地财政政策进一步形成了地方政府的懒政官员,这才是当今权威人士应该引起警惕的地方。

 面对土地的高价,地产商也加大了对官员懒政的“对赌”,开发商对拿高价地并没有丝毫的害怕,因为高价地必定引发高房价,未来预期是上涨的已经形成了自然现象,这种盲目自信,也让他们敢于冒这个险。

 地产商的盲目自信来自地方官员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为官之道!

我们看到一个企业拿了地王,在同一个区域或板块会受“地王”效应的影响,从而直接拉升周边项目房价,整体引发房价上涨预期,从而推高地王自身的房价,在使得其他项目获得更多利润的同时,直接为自己带来可观利润。

 以万科文化而著称的万科地产虽然从来不拿地王,房价却在每一个地方都能让房价独占鳌头,这也是一此“地王”标者达不到的手段呀。


 图片3.png


 我们还看到如今高价地与刚需市场已经没有关系了,而是资本在玩,因为在“地王”的背后,都是一种金融行为,由资本驱动。

这里从地方各新开发小区的空置率、入住率中可以体现出来。

 现在的国内实体不景气,M2超发,股市不给力,过多的流动性需要寻找出路,金融资本需要更安全的投资去处。投向土地等资产才能保证收益。

但如此下去,引发非常严重的结果。

但是,我们要明白,地王频出不是好兆头。

地王频出,往往被视为房价上涨的信号,会刺激购房者的恐慌情绪,使之加速入市。

我们认为:地王的不断被刷新才是地王不断频出的最大危机,部分房企在拿到地王之后的囤地行为,加速了土地紧张情绪,而政府官员对企业的囤地行为有法不依的“宽容行为”,大有狼狈为奸的感觉。

地王频出的背后是不是地产商在阳奉阴违,悄然推高房价?

地王频出背后难道与政府官员懒政无关吗?

控制房价前提是消灭地王频出现象。

只要还有地王,控制房价就是一句空话。

监管层是不是要考虑控房价要先控地价,釜底抽薪?

房价会越调控越涨价已经成为规律!

政府官员应该为地王出现而羞耻!

 

         ==================================

   粉丝们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原创文章后顺便点赞、转发,以示鼓励!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