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展超财富投资策略(6月20日*周三)
叶展超
/ 2018-06-21 10:15 发布
周三,上证指数收盘2915点,上涨0.27%。
上证50指数收盘下跌0.06%。
创业板指数收盘上涨1.08%。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3400多亿,行业板块大多数上涨,股票大多数上涨。周三,A股探底回升,但成交量大幅萎缩,说明市场投资者依然比较小心谨慎。
当A股之前在3500点高位时,满市场都是情绪乐观、大胆买股持股的投资者,而现在,A股在2900点的低位时,满市场却都是小心谨慎、担忧害怕的投资者。
这就是A股市场众多接盘侠的韭菜思维、韭菜理论:对于大盘指数和股票股价,涨得越高越放心,因为涨了还会涨,跌得越低越担心,因为跌了还会跌。炒股的梦想一直都是想赚钱发财,却一直专注于做“高买低卖”的亏钱操作,坚决不做“低买高卖”的赚钱操作。
3500点和2900点,连小学生都知道那个高那个低,可是,A股市场的众多接盘侠,就是如此神奇的坚持认为,大盘涨到3500点了,买股持股就是发财赚大钱的机会,可以大胆一点,大盘跌到2900点了,买股持股亏大钱的机会很大,需要小心一点。
看看之前3500点时市场的主流观点,看看现在2900点时市场的主流观点,听听你身边每一个股民的观点,你就会知道,我说的都是事实。
神奇的A股市场,神奇的韭菜,神奇的接盘侠。
我相信,当今年年末,投资者回顾今年A股走势之时,重新回看3500多点和2800多点,你或许会明白,3500多点和2800多点,代表着什么?在3500多点买股持股和在2800多点不敢买股持股,做错了什么?在3500多点卖股离场和在2800多点买股持股,做对了什么?
作为一个今年在3500多点成功逃顶的投资者,作为一个在2016年同样也是在3500多点成功逃顶的投资者,我认为,今年A股的“非理性下跌”,其实和2016年A股的“非理性下跌3.0”是一样性质的。
只不过,在2016年,A股的“非理性下跌3.0”,在一个月内就已经连续暴跌到位,A股从3500多点一直暴跌至2638点。
( 2016年逃顶抄底的投资过程,请观看我在2016年12月30日发表的投资总结文章:叶展超:2016年一个投资者的风控之路 )
在今年,由于某些神秘因素,导致A股的“非理性下跌”没有一次过暴跌到位,而是分开了几个阶段来暴跌,从而降低冲击的力度。
从今年1月底3500多点开始,A股断断续续经历了几次暴跌,在昨天(6月19日)再次暴跌,最低跌至2800多点之后,从空间、时间、形势上来研判,我认为,今年1月底开始的本年度股市“非理性下跌”,已经是逐渐来到收尾阶段。
( 今年1月中下旬,上证指数3500多点时的逃顶提示和操作,请观看我的策略文章:叶展超财富投资策略(1月26日*周五) )
从2016年到2018年,就像是一个轮回。
2016年和2018年,A股的二次“非理性下跌”,能够成功逃顶的,我还是我,被套牢在高位的,接盘侠还是接盘侠,韭菜还是韭菜。
赢家,依然还是赢家,输家,依然还是输家。
我认为,股市没有什么股神、高手、大师、专家,股市只有赢家和输家,投资者只有通过长时间艰苦的努力,提高自己对经济和金融形势的认识,提高自己对实体行业和企业的了解,才能让股票投资成功的几率变得更大。
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观察,现在的A股市场,已经出现了一批值得投资的股票。
站在政治经济金融的高度来观察,A股现在“不具备持续大跌的基础”。
我的大势判断和投资建议,从来都是如此明确和清晰,至于对错,由时间来验证。
如果用最佳高抛低吸操作的标准来评判,我操盘的【财富A基金】,本次满仓持股不算成功,因为在买股后大盘依然在下跌,持有的股票也跟随大盘在下跌。
但是,我从不追求买在最低位、卖在最高位这种偶然性极大的神奇操作。
我的股票操作,从来都是在一个相对底部区域买入,在一个相对顶部区域卖出,买入时风险小,卖出时有盈利,完成一个低吸高抛的操作就可以了。
我的股票投资,从来都是,耐心等待一个低位买入的机会,在买入后,继续耐心等待高位卖出的机会,这个投资周期或长或短,但我习惯以“一年”作为投资盈亏总结的期限,就像上市公司每一年都会发布年报一样。
此时此刻,以低于优秀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价格买股持股,我相信,在今年下半年的恢复行情中,大概率可以获得满意的收益,至于短期的波动,站在全年的角度,完全可以接受。
最终,就是赚多一点和赚少一点的区别而已。
在今天收盘后,【财富A基金】本年度的投资亏损是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