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银监下调拨备覆盖率,为什么今天银行股还要跌?
风口大猪 / 2018-03-07 23:44 发布
今天时间晚了,就说两件事:
1、昨天银监下调拨备覆盖率,为什么今天银行股还要跌?
昨天我转发下调拨备率新闻的时候,有朋友说太好了啊,银行可以多放贷款了。其实这是完全搞混了,估计理解成存款保证金率了。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部分非金融或者非银行人士,是搞不懂拨备覆盖率干嘛用的。不过百度解释的很清楚,大家可以去查查看。
由于很多人不理解这个指标,于是从主流媒体中看到了如下解读:
我看了真想撕烂这个家伙的嘴,误导了多少不明真相的群众啊!只从字面讲,银行既然计提了拨备,就已经覆盖了不良的损失,这个时候不良消不消化跟拨备率有啥关系呢?降低拨备就要多暴露不良么?这是因果关系么?
150%的拨备覆盖率,其实是一个异常的风控指标,因为过度谨慎了。我有1亿坏账,要拿1.5亿出来覆盖,那么多出来的5000万拿来干嘛呢?这在全球都是绝无仅有。所以我们有必要知道150%是怎么来的。
150%如果你去网上仔细查找就知道,是2010年出的,当时刚刚经历了4万亿,银行流动性过于充裕,银行资产扩张太激烈,同时经济下行趋势开始。所以为了稳定金融系统,锁住银行的扩张冲动,预防不良率的快速攀升,要求银行多计提拨备应对不良爆发的冲击边际。
现在既然下调,说明情况刚好相反了。一方面银行不良率快速上升的概率下降,因此不需要多拨钱预备不测;另一方面银行扩张冲动不大,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基建和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放缓,金融去杠杆。
那么银行不良率会不会再大幅攀升呢?至少我看不到。早在去年初判断经济拐点的时候我就说过,银行不良率和不良额下降,是因为传统行业复苏了。重资产行业:地产、有色、煤炭、钢铁、公路、铁路、机场等等,这些是银行信贷的大头。你看看上面数到的行业对应的股票,在去看看上市公司的业绩,你对银行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对于公路、铁路、机场、电力等的信贷,是进入政府预算的还款来源,担心啥呢?
过去有些不良来源于民营企业,不过这两年该死的死,该并的并,银行在处理新增贷款的时候都更审慎了,加上这几年信贷政策是禁止向过剩和落后产能投资的,所以你说一个降拨备调整会导致银行不良率爆款?无脑!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降低拨备率有利于让表外资产回表。我比较认同这个观点。大家买的理财产品、债券,这些都是表外资产,以前都是银行和信托隐性兜底,这是巨大的风险隐患,特别这些表外资金很多继续投向了地产等信贷禁入的行业。这也就是国家为什么要出资管新规的原因。
资管新规下,资产要回表,有些表外资产的确是“有毒”的,但是对于大银行而言,表外资产的占比与表内比很小,表外资产的风险资产占比比例也在一定范围,大概也就比信贷不良率高几个点而已。回表后的确要占用拨备,因此誊点表内拨备给表外用用,这就说的过去了。但这一切与不良率增加和核销增加毫无因果关系!!
所以大家不要错误解读这么好的政策,我想对于表外比较谨慎的大银行而言,释放的利润估计比覆盖表外的风险要多。小银行因为发展比较激进,投行做的比较多,反而会麻烦一些。
2、今天新买了一只票,不是短线的,我简单推荐下:国瓷材料,作为继蓝思科技、晶盛机电、利亚德之后的又一个价投股。至此形成四足鼎立,我只要在其中做做高抛低吸就行了。
从人气和利润兑现讲,我估计晶盛机电最快,毕竟属于半导体概念;其次是利亚德吧,从公布的年报和季报都挺不错。目前晶盛机电和利亚德都公布了2018一季报,延续高度景气,这当然是在我意料之中。不出意外,蓝色公布一季报之时就是股价站上30元之日。详细的估值我以前在群里发过,至于思路和方法以后有时间再写。
今天先讲讲国瓷材料吧。
我发现国瓷是因为它公布一个并购,收了一家叫艾尔创的假牙公司。这个很好理解啊,仔细阅读报告书就知道,艾尔创原本就是国瓷的下游公司,假牙公司68%的原料来自国瓷,而国瓷也早就收了它25%的股份。因此目前完成的是全资并表收购。
后来顺着翻就发现,国瓷似乎这几年很积极的在资本运作,而且很稳健,前面收的公司基本都贡献了利润也强化了主业,算是经历了“乱象“时期而不乱的公司,这说明公司真心做实业的。
不讲已经收购的那些公司贡献的利润增长,只讲如果假牙公司并表后,今年估值会怎么样。
2018年初收购假牙公司,预计股本从5.98扩展到6.42亿。假牙公司2018-2020业绩承诺为7200万元,9000万元,10800万元。按照这个估计,2018年保守估计利润4亿,对应EPS0.623,给40PE股价24.922元。假设超预期利润达到5亿,股价可以到31。如果半导体子公司康立泰那边MLCC材料涨个价,或者王子制陶尾气净化放个量,再或者与蓝思成立的陶瓷背板公司有点新花样,还有要是今年公司还有新的并购,那么从我关注他17元左右算起,翻番不是问题,从100亿到200,一个独角兽的神奇故事从此开始。。。。。
从我今天挂单买的感觉讲,这个股目前流动性还不够高,也就意味着关注度不高,同时如果机构要进来吃货的话,要么大宗交易,要么还需要更长的潜伏期。
不论后面路多长,有价值的公司总能兑现股价的,这就是2017年以来股市最大的特征,不怕慢,就怕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