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再资环集团股权激励计划获批,优质资产注入预期增强
拙政江南 / 2018-02-28 20:09 发布
研报日期:2018-02-28
中再资环(600217)事件:
2018年2月27日,公司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拟实施经营者持股的公告。公司 :接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生”)通知,中再生经营者持股 ;方案日前已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批复同意。中再生经营者拟受让除中 :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三方股东持有的中再生的25%股权。
评论:
1、集团股权激励计划获批,优质资产注入预期增强
2018年2月27日,公司公告,接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生”)通知,中再生经营者持股方案日前已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批复同意。中再生经营者拟受让除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三方股东持有的中再生的25%股权。
股权受让前,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及持股比例分别如下: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38%)、温州市远华企业有限公司(27%)、上海明卓 :投资有限公司(20%)、北京宝旺投资有限公司(15%)。其中中国供销集团有 ;限公司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全资子公司。
该经营者持股方案实施后,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中再生的股权比例不 变,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仍为中再生的控股股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仍为 实际控制人。
截止公告发布之日,中再生持有中再资环股份358,891,083股,占总股数的 25.84%,为公司控股股东。中再生实施上述经营者持股方案后,中再资环的控 股股东仍为中再生,实际控制人仍为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仍为中 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再生是我国最大的专业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在全国建立了 11个大型国家 级再生资源产业示范基地、3个区域性集散交易市场、70多家分拣中心和5000多个 回收网点,业务涵盖废旧汽车、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有色、废家电等的资源再利 用。中再资环背靠中再生,为供销总社旗下再生资源业务的唯一整合平台。此次中再生 经营者持股方案实行后,集团的优质资产注入的预期将进一步增强。在此背景下,公司 当前市值处于显著低估水平。
2、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稳固,渠道和资源优势显著
中再资环是国内较早介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业务的企业,主要通过回收废 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拆解、分拣和部分深加工,将其中可用二次资源出售获取部分收入, 此外通过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获取相应基金补贴也是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上市公司 目前所属8家子公司均拥有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均入列国家财政部、环境 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公布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 名单。其中:5家子公司为第一批基金补贴企业,1家子公司为第二批基金补贴企业,2 家子公司为第三批基金补贴企业。
根据环境保护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管理信息系统显示,全国纳入国家废弃电器 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企业名单的企业共计109家。故公司牌照市场占比为7%左右。 公司背靠母公司和实际控制人具备强大的的渠道和资源优势,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3、下游商品价格上涨,上游回收价格维持低位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3亿和1.49亿,同比增速分别为75.32% 和135.24%。公司业绩增长一方面来自于拆解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来自于下游大宗商 品的价格上涨。16年以来,受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督查持续趋严的政策压力,周期行业 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涨,公司下游拆解产物废旧钢铁、塑料、铜、玻璃等同样价格 持续上涨,直接带来公司主营收入的增长。
行业内共计109家企业具备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资格,资格获取由于涉及危废业 务需要市级环保局文件审核,短期新增可能性较小。由于补贴发放较慢,市场上已有一半小公司倒闭,目前尚存桑德、格林美、TCL长虹等主要竟争对手。此外,没有牌照的 小作坊由于环保督察工作开展也面临关停压力,行业整合阶段开启,市场竞争格局也开 始改变。公司凭借回收网络和规模优势,回收端价格将得到有效控制。大宗价格上涨, 回收价格维持低位,将保证今年的利润空间。
4、行业补贴政策有望改善,资金压力缓解范围扩张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补贴基金有望扩大补贴范围,从原来的“四机一脑”至14种。 201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 署、税务总局共同公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自2016年3 月1日起,纳入国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目录的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空气调节器、微型计算机、吸油烟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 机、监视器、移动通信手持机和电话单机等14类产品。目前,国家相关部委尚未发布 新增吸油烟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监视……[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查看PDF原文]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机构或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