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钴以稀为贵:苹果招来“钴爷” 厂商也追“钴奶奶”
拙政江南 / 2018-02-28 08:15 发布
2018年02月28日 每日经济新闻
以部分公布2017年业绩的上市电池厂商来看,成飞集成(002190,SZ)在1月12日将其2017年业绩预告修正为亏损6200万元~1.02亿元,并提到锂电池部分主材市场紧俏,采购成本降幅不及预期为亏损原因之一。国轩高科(002074,SZ)在去年10月27日公告2017年业绩预告时也表示,上游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整体盈利水平。
对此,电池厂商也有新的打算。2017年8月,瑞银在相关报告中称,特斯拉目前的应用比例是8:1:1,并且在和松下合作,希望把镍的使用占比提高到85%。
一位钴行业上市公司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不改变性能的前提下,改变相关配比确实能够节省成本,毕竟镍、钴价格的差距在那儿摆着。
生意社数据显示,截至2月27日,国内金属镍的价格为10万元/吨上下,相比于60万元/吨的钴,差距相当明显。
此外,电池回收也日益受到业界的重视。2月26日,工信部等七部委印发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事实上,大众等整车企业此前已介入上游钴矿资源,钴资源回收在长期来看也有望在钴产业链中显露其作用和角色。
前述业内上市公司负责人士表示,这主要得益于金属残值的提高,但动力电池的报废有一段时间,所以动力电池回收对于钴等金属原材料价格的平抑效果短期内或难以显现。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