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弘上市 唐建兴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 / 2018-02-08 16:05 发布
文/蓝月烺
2017年,注定是光弘科技(300735.SZ)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
这一年,光弘科技除了陆续获得“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广东省先进电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称号外,更在12月29日于深交所敲钟,成为惠州大亚湾区首家本土A股上市企业。
“成功上市是光弘科技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我们将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深化智能制造,将公司打造成一个全球领先的EMS(电子制造服务)企业。”光弘科技董事长唐建兴说道。
(光弘科技A股上市答谢酒会)
上市当晚的答谢酒会上,唐建兴感慨万分,给在场的朋友们讲了三个故事。一家企业的成功离不开英明的领导者和掌舵人,唐建兴讲的故事,或许能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光弘科技如何做到“起死回生”的?又是如何扩大客户源,得到中兴华为的青睐?为什么能在历来难以做大做强的EMS企业中脱颖而出率先上市呢?
第一个故事: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辞
华为、中兴、联想、魅族这些令国人骄傲的手机品牌背后,其实站着同一家加工企业——光弘科技。
光弘科技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消费电子类、网络通讯类等电子产品的PCBA和成品组装,并提供制程技术研发、工艺设计、采购管理、生产控制、仓储物流等完整服务的EMS企业。
唐建兴见证了光弘科技从大亚湾畔苦苦挣扎在亏损边缘的小工厂,发展成电子产品年出货量超4000万台的大企业,再到敲钟上市,这一切似乎水到渠成。
“我的朋友们总说我运气好,真的好吗?或许是的。”唐建兴说完,面带微笑。
(光弘科技董事长唐建兴)
二十年前,唐建兴放下高级经理的头衔离开了香港三洋,离开日渐没落的录音机行业,投身于大亚湾畔的光弘科技。那时的深圳还不是如今的“电子重镇”及“信息高地”,以唐建兴的资历,显然有更好的去处。但他放弃众多橄榄枝,选择了当年给三洋做PCBA加工的光弘科技。
“当时我正好40岁,热血未凉,想凭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到新兴行业闯一下。”唐建兴说道。
“没有订单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是死路一条。”唐建兴指出,一个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维持收入。
在唐建兴到来前,光弘科技还在亏损,但更令人忧心的是客户只有三洋一个,于是寻找客户成为当时唐建兴的头号任务。
唐建兴曾介绍柯达的订单给光弘科技,却因光弘做不了“邦定”工艺,订单黄了。为此唐建兴四处奔走,劳心费力借来两台机器,把订单签了下来。“让客户看过,签了单子,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没想到不过一个月,又黄了。客户说单子不能外包,必须在光弘实地生产,这可难倒了我们。我再次找朋友帮忙,还好一位朋友愿意支援我,投资买了邦定机放到我们工厂里。就这样折腾了几回才最终拿下这个订单。”
“98年光弘还在亏损,我到光弘上班却发现我介绍的老客户全走了。原来光弘一到旺季就推掉其他客户的单,只做三洋的,但没有客户会接受这种做法。经营者思路有问题,公司会很不好过。”
“运气是靠自己做出来的。要想办法怎么能把客户服务好。”唐建兴强调。
正是这种精神,帮助唐建兴将一次次不可能扭转为机会;也正是这种精神,帮助光弘走出了亏损困境。
第二个故事:好的品质会流传下去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好的品质自然而然就能打动人,让人记住从而流传下去。
二十一世纪之初,是国产手机的黄金岁月。
当时行业形势大好,一些国产品牌为抢夺市场,即便组装上存在问题,也主张能上好螺丝就出货。但过了一两年,因退货太多,这些国产品牌突然就没落了。
“我个人很反感这样的做法,因为这样的品质对将来有影响。”谈起往事,唐建兴依然有些愤慨。
(光弘科技连续八年获得“中国质量诚信企业”荣誉称号)
一次行业协会的饭局中,唐建兴碰到一位从事手机制造的先生,交换名片时,对方称赞道,“哎,唐总,光弘我知道,板子做的好!”但双方当时并没有生意往来,这突如其来的夸赞让唐建兴十分惊奇。
深入交流后才发现,原来当时光弘科技做的很多板都是通过研发公司间接供给对方的,“我发觉不管从哪个供应商拿货,光弘生产的板都是最好的。”对方赞不绝口。
唐建兴对此表示,“这证明只要你的品质好,客人都会记得。同时坚定了我的信心,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这也是光弘人一直坚持的信念。”
而凭借着好品质打出的名气,光弘科技先后切入了中兴、TCL、联想、华为的供应体系。而光弘科技也一路伴随着中国手机品牌的成长而成长,不仅拥有了68条SMT贴片线体,更从“制造”迈向“智造”,成为“广东省先进电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三个故事:没有人会跟着经常打败仗的将军走
“相信团队的力量”是光弘科技的信念,也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7年,光弘组织了团队拓展、篮球赛、演讲比赛、志愿者活动、节日聚餐等员工文化活动,更陆续装修南、北两区饭堂,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光弘科技组织团队拓展活动)
没有人会跟着经常打败仗的将军走,企业的管理者待人以诚,固然能为企业留住人才,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在事业上带领大家获得成功,这是一家企业凝聚力的最终源泉。
这两年,许多手机供应链的厂家都在乐视上栽了跟头,亏了不少钱。但光弘却能全身而退,这离不开唐建兴的杀伐果断。
“2016年初,我们跟乐视合作。到4、5月份的时候,乐视的传言很多,我们紧急开会讨论应对方法。当时大家辛辛苦苦磨合了两个月,不想白费功夫,都反对中止合作。但讨论分析之后,我还是觉得这事不妥。在反对声中,我拍板说不做。事实证明乐视付不出钱。但做加工的有一个好处,产品在我们手上,他们付多少钱,我们就交多少货,到最后一分钱坏账都没有,我们全身而退。”
正是有唐建兴这样一位掌舵人为光弘这艘大船把握住方向,光弘科技才能稳稳地从大亚湾畔驶向深交所。
“这些故事结合起来,我想说的是,不努力你不会有好运气,好的品质会流传下去。能避开一次次的灾难,是经过我们深思熟虑的。所谓的运气是靠自己争取的。”唐建兴感叹。
全球前一百大的EMS企业,早期前十大都是美资的,但现在大厂都搬到中国。原因有二,一个就是产业链集成的效果,第二个是中国的人口红利提供了高效的、有技术的工人来支撑这个产业。所以近几年中国本土企业慢慢也掌握一些核心技术,可以说,目前在电子制造这一块,中国EMS企业在品质上、在技术上已不亚于伟创力、旭电、捷普、新美亚等企业。但是目前中国EMS的短板就是体量还无法与其叫板。
光弘科技此次上市也是希望借助资本的力量,够迅速扩大规模,跟国际上大的EMS企业一争长短。
唐建兴勉励同行,“以前很多人觉得加工厂上市不容易。但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就告诉大家,是可以的。加工厂一点都不丢脸,这里面是有技术含量的,是可以做到很大的。富士康为什么能做到500强,伟创力为什么也能做到500强,为什么中国的EMS企业就不可以呢?今天我请来很多同行,希望大家共同起努力,抢占国际EMS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我们大家要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