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中优势强化主业,北大医药转型升级初尝成果
拙政江南 / 2018-01-20 08:39 发布
来源: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2017年已悄然过去,又到了各大医药企业交答卷的时候了!
2017年是国家新一轮医改政策密集实施的一年。营改增、两票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保控费、分级诊疗……这些政策对传统的医药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医药行业新一轮洗牌加剧。
新医改,加速了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加速了行业整合,各药企应声而动,转型升级各显大招。北大医药在此轮新医改中看到了机遇,在徘徊多年后,主动转型,初尝到转型带来的成果。
北大医药原是一家以原料药为主的医药上市公司,是一家有50多年历史的大型医药企业,其前身为“西南合成制药厂”,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重庆市政府引进北大优质资产, 在2009年更名为“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为整合企业品牌,将企业名称正式变更为“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北大医药原有业务涉及原料药、制剂、医药流通以及医疗服务,自2016年以来,公司集中优势资源和精力向制剂为主转型发力,在从原料药向制剂为主的转型过程中调整结构,强化制剂主业,一举扭转了局面。
据北大医药2017年前三季度公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幅为20%,净利润增长幅度达到97%,通过提升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公司的利润增幅明显高于收入增幅,盈利能力较往年大幅增强,而据公司下半年业务增长状况,全年可能会有更好收成。
突出主业,紧随政策导向,弯道超车。通过近年来的转型调整,公司内生做强实体,外延伺机扩张的两条基本逻辑也越来越清晰。
进入2017年,国家医药政策逐渐趋于精细化、系统化。随着医药新政相继落地,北大医药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和研究,在后医改时代,从政策导向上看,未来只有紧随新一轮医改,掌握核心研发能力和营销两大价值链,才能在中国医药高速增长的道路上实现弯道超车。
仿制药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大众医疗消费的主要市场,因此北大医药将研发重心聚焦在高门槛、大市场的品牌仿制药领域,研发方向更加清晰,资源更加集中,在部分重点仿制药研发上收效也越加明显。
目前国内药品市场遵循的是政府监管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两票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分级诊疗、药品集采等系列政策,目的是让药品市场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下确保大众 “用得起、有药用、疗效好”,药品市场竞争也向更加规范、有序、细分的方向变化。
针对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北大医药强化药品市场准入,改变营销模式,调整产品结构,保持产品优良品质,包括首仿药品头孢曲松钠等一批重量级产品逐渐形成,并按照国家新药采制度已进入包括北京、重庆、湖北等9个省市的药采目录。因此依托于政策驱动,公司的营销优势逐渐显现,经营上取得新突破。
新医改带来的是更多的机遇,在此轮医改中,北大医药从原料药向制剂转型,通过一年多的试水,初尝成果。未来北大医药依托大股东北大医疗的优势资源,研发从品牌仿制药再到创新药,最终向国际化研发型企业转型的路径也变得更加清晰。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