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股道的卢

06年入市实战操作至今,经...


价值领航

稳健的投资风格和淘金精神


柴孝伟

建造十九层每层成倍财富高楼...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banner

banner

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耕樵牧渔   / 2018-01-12 16:51 发布

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在部分领域形成了局部技术优势,突破了一批关键工艺技术和装备,产业化进程明显加速,行业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化。


  一是产业化进程加速。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不完全统计,2016年上半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已超3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产业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涌现出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铂力特”)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华曙高科”)、武汉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科三维”)、北京太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三迪时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的企业,以及渭南高新区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安徽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等产业集聚区。


  二是工艺技术水平提高。2015年以来,我国增材制造的工艺技术水平加速提升,工艺装备、关键零部件等重要环节关键核心技术取得进展。熔融沉积成形、光固化成形、激光选区烧结/熔化等一大批工艺装备实现产业化,部分增材制造工艺装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如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公司近期研发的激光选区熔化装备,在许多关键技术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江苏永年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与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同推动国产大中功率激光器在增材制造的推广和应用,现已完成金属增材制造SLM配套国产激光器的研发和试制工作,已具备小批量生产的能力,进入国内首台套的示范应用,并交付用户使用。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智能微铸锻一体化”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实现了增材、等材制造技术的融合,其产品的部分技术指标和性能均稳定超过传统铸件。广东峰华卓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开发出了阵列喷嘴(256/1024个)全自动砂型3D打印机PCM-800(AJ),打印的砂型各项参数接近国外水平。


  三是专用材料取得初步进展。金属材料领域,飞而康快速制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采用感应熔炼气体雾化技术和高速气流控制工艺,已经有效实现粉末细化,解决了粉末粒径粗大、粒度分布差异大等问题;已批量生产45μm以上的钛合金粉末,0~45μm的钛合金粉末已进行试用,具备钛粉60t/a的产能。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已经研发出了多种牌号的钛合金粉末和丝状材料,开始批量生产。西北有色研究院所属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国际先进的钛合金制粉设备,目前已经开始钛合金粉末的制备,向北京某航天企业供应了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所需的细颗粒金属粉末数百公斤,所产60~100μm的金属粉末已经供应该院电子束增材制造使用。非金属材料领域,湖南华曙高科在已开发尼龙及其复合材料基础上,开发应用PA6、碳纤维复合尼龙粉末材料等高性能工程塑料、光敏树脂、钛合金、铝合金、钴铬合金以及陶瓷等特种材料。


  四是行业应用持续拓展深化。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装备等领域零部件模具开发成效显著,例如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湖南华曙高科等企业已成功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制开发,华科三维为玉柴的新产品六缸四气门发动机的研发制作砂型,使其铸件制造周期由原来的5~6个月缩短至20天以内。在医学应用领域的探索方兴未艾,国内的3D打印牙齿、骨骼修复技术已经成熟,并在各大骨科医院、口腔医院快速普及,华曙高科与医疗机构合作已经成功实施术前规划、手术模拟等患者辅助临床治疗500多例,相关应用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广州迈普应用3D打印技术开发的硬脑膜产品———“睿膜”已获得美国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欧盟CE的批准,目前已应用于近万名患者的脑膜修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