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守望高新

资深人士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英大首席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周记:思路、线索、策略20170624

都不是   / 2017-06-24 11:32 发布

周周记,周周不同,股票市场真是让人眼花缭乱,从没有沉寂的夜晚,也许这就是金钱永不眠吧。

MSCI的加入,使得A股今后不再是独处一隅,总体上绝对是好事,因为增量资金会陆续进入。但是为什么A股反应特别一般呢?因为我们又把这当成一把梭了,其实人家是从18年6月才开始纳入呢。而且初期这部分资金总量并不是很大,恐怕要过很多年才能达到万亿的规模,本身这就是细水长流缓慢改变抬高的过程。所以如果想人为催化,得到的只能是苦果子,反倒是做T的高手们得到了一次良好的实践机会。

关于MSCI其实还有更重要的话题,就是投资风格会不会改变,是不是一定要投资加入的222。我个人观点,投资风格每个人可能都略有不同,但是如果说市场整体风格向222之类倾斜,我倒认为不一定。中国文化历来博大精深,包容并蓄,尽管我们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文化侵蚀担心,但其实从未发生,从总体历史发展轨迹看,一般都是中华文化吸收了一部分外来元素后,最终反向输出,从无例外。所以投资者对市场的反应、投资倾向很难因为加入一个指数就发生改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投资者的决策,那就是中国经济的体量和整体发展速度,环境决定着投资于成长股和其他可能创造奇迹的公司成功概率比在其他国家要大。假设有一天,中国经济增速低于1%,你还执着于成长和翻几倍的奇迹就有待商榷了。所以,水涨船会高,只要你选的公司是好的投资标的,跟是不是222没什么关系,认真你就输了,太阳底下并没有什么新鲜事。

有朋友询问,为什么感觉我对同一家企业的看法过段时间会有不同呢?是这样的,我对企业的看法很多时候是随着价格的变化而改变的。比如去年写过《关于在线教育的思考》系列,提到过新南洋,当时的价格和市值与今日差距明显,公司还是那家公司,却投资价值迥异。

还有人留言问对于新都退的看法,这就是一个我完全不能理解的世界了。这事到底玩的是什么呢?退市对于A股投资者是比较少见的,后续是这样的,先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进行挂牌,执行的是场外协议转让制度,股权的流通性极差,是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市场。当然公司还是完整的,符合条件后还是有可能重新上市,但是至今还没有先例,希望很渺茫。而且由于其百病缠身,很可能引起赔钱投资者的集体诉讼,简直就避之不及,竟然还有人往里冲,火中取栗也不是这么个取法啊,这得是多大的赌性?当然不排除里面的资金自己在展示性诱惑,不过一定有人着了道。这场豪赌,中小投资者是玩不起的,但是躲的起。

很多人来问栋梁新材重组失败的看法,因为我本人每年可能都会选取一两家重组公司进行投资,而且一直有投资参与这家公司的重组博弈,不同的平台可能也有一些朋友一起参与,所以着重进行一下说明和分析。

从公告看,资产重组肯定是彻底失败了,万邦德和栋梁新材之间一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矛盾最大可能就是价格,因为陆志宝的去向很明确就是退出,否则万邦德绝不会出这么高的价格去购买半个控制权,所以问题很可能处在贪心不足上。至于为什么会贪心,也许是出自产业环境的改变,也许是家族内部摆不平,具体原因我们无法准确获得。现在,一山难容二虎,新旧股东估计要有人退出了,很难说谁会出局,中间会出现什么局面难以预料,但从公告措辞看,双方的协商是不愉快的,如果公司还在老股东控制下,稍多的可能性是万邦德要寻找退出路径了,因为它的目的是资产上市,而不是打一场这样的长期股权拉锯战,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老股东退出,万邦德入驻,则皆大欢喜。现在的关键是没了重组加持,栋梁新材目前的经营水平支撑不了现在的价格,所以后面如何处理手里的股票要看后续谈判后的公告是谁退出才好决定,因为这影响着股票价值。这一下子可能打翻一船人哪,弄不好就是三输的局面,大家都倒霉,重组还真是有风险呢,这都交割一半了,还反悔?究竟后事如何,下回分解吧,不过总要做好认赌服输的准备。生活每日新,重组永不止。

还有人问不是一直说要有新标的分析写出来吗?是啊,那不是因为人家涨上去了,而我又是满手股票,没钱买嘛。此事等待栋梁的事情结束前一定会写,提前做准备。

百洋股份倒是迎来曙光,下周末就差不多会有结果了。哈哈,有朋友开玩笑说7月是午餐加蛋还是白饭送凉白开,那就先看看百洋股份呗。

其它手里的股票有涨有跌,倒是最重要的两只猪整天上上下下的折腾,上涨我当然喜欢,不过还是有忿忿不平的地方,在A股最恶心的就是信息不对称,上周涨停我就说不知道原因,结果后面本周出了个大利好,不用猜也知道一定有人提前知道了消息,看交易量就知道了,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本周反而平静的不得了。这种信息不对称也是我大A股炒作节奏比港股、美股提前的重要原因。很多时候我们都看不清到底是究竟是什么力量在莫名其妙推动交易和股价上涨,比如回头看周五的深V。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提醒了中小投资者,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宜静不宜动,很多时候投资者的亏损并不是选股不当,而是频繁换股造成的,比如这一波222,很多人又要去逐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