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球APP 高手云集的股票社区
下载、打开
X

推荐关注更多

柴孝伟

买进就值,越来越值,时享价...


邢星

邢 星 党员,国...


石建军

笔名:石天方。中国第一代投...


揭幕者

名博


洪榕

原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


小黎飞刀

黎仕禹,名博


启明

私募基金经理,职业投资人


李大霄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


桂浩明

申万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官方账号...


banner

banner

王中磊:我最焦虑制作人都成了金融高手

道氏投资   / 2016-03-25 17:03 发布



王中磊认为,现在电影工业已经跟不上市场容量增长的速度。从一个专业制作人角度来讲,第一,我们缺少一个工业体系,第二,缺少专业的人员。

  王中磊认为,现在电影工业已经跟不上市场容量增长的速度。从一个专业制作人角度来讲,第一,我们缺少一个工业体系,第二,缺少专业的人员。我们以前传统的行业人才产出方式现在已经落后。从前依靠专业学校来培养出演员进入电影行业,但这个产出方式现在来看速度其实很慢。而且,每年新进入行业的新人,往往呈现给我们的仅仅是表象。

  表象具体来说,就是“红”现象。有很多“红人”或“网红”一夜成名,然后迅速进入娱乐行业。他们给这个行业带来很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跟他们的活跃度不相匹配的工业价值。他们没有好的表演,没有对行业充分的理解。财富的累积或许容易,但是也会让内容生产者心生忧虑,担忧作品水平快速下降。

  除去对电影本身质量下降的担忧,王中磊还指出,在中国,现在基本上电影还停留在PPT文化里,每一个项目都会写一个非常类似的项目介绍,而似乎每一个项目,不管多大多小,PPT当中有一半以上是在讲这个项目将来如何会变成游戏、舞台剧,甚至主题公园,并且预估卖到十亿票房。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巨大的诱惑力,使得超出这个行业所需要资本一百倍以上的钱投入了进来。“我最焦虑的,就是每一个电影制作人都成为一个金融高手。中国电影的金融,就是应该用它的方式,融到懂得这部电影的钱,而并不是说每一个电影项目都要成为一个上市企业。

  在美国每年大概会上映的电影当中,票房支持的电影差不多在50部左右,其中20部是既有票房又有文学性的电影。在中国,一年也差不多有30部电影来支撑70%以上的票房,但这30部当中,最后能被大家认为是好电影的数量太少。王中磊认为,如果这个数字不增大的话,市场再大,也只能是一个电影的市场大国,而非电影强国。

  中国这两年很多电影的工业质量提高了很多,但是票房和口碑并不尽如人意,观众也没有买账。但是有些并未获得大笔投资、工业质量也未提高的电影,情感表达非常准确,让很多观众喜欢,造成了所谓的“现象级”电影。

  最后,在中国电影业的国际化方面,一些好莱坞的大制作,为了得到他们所认为的中国市场,把中国演员生硬地塞到自己的电影中去,作为一个二级或者三级的明星,扮演一个小角色,但是在中国进行宣传的时候,以大规模的宣传来突出所谓本地色彩。王中磊认为,初期,尝试这样的合作方式并非不可,虽然它并不是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提高电影质量,但这可能会带动合作升级,没有这个初期也不会有下一步。

  不过现在美国制作公司已经越来越懂得如何跟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合作。很多新的合拍项目,已经并不是完全生硬地以演员为联接,以一个符号为联接,而更多是从文化和内容的角度上,来思考与中国的联系,打进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