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预测公司未来业绩
盈利侠 / 2016-03-09 09:16 发布
投资成长股最大的难点就是对未来业绩的预测,之前有不少朋友问我如何预测,其实我也是才疏学浅,半个新人。投资是门很深的学问,这里我暂且抛砖引玉,希望招来凤凰,引来山人!以便让我向大家学习! 其实投资真的是一门艺术,估值更是一门艺术,业绩预测关系到估值的预测,这个更是重点的艺术!因为我们要根据公司目前的收益水平进行预测,实际上是根据经验进行判断这只股票的价格是不是合理进行大概估计。投资其实就是做未来的预期,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判断公司未来下一个季度、下一个半年、下一个一年的大致收益是多少。有的朋友说需要判断下一个三年、五年、十年,我不是反对,我只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未来时间越久变数越大,我目前的能力完全不能准确判断三年、五年、十年,我只需要能准确判断下一个一年那么我已经很高兴,太远的我需要根据时间和变数不断修正自己对公司的观点,同时也证明我能力有限。
由于远期业绩无法准确的进行估算,所以很多朋友用市场总量来判断,从而给公司定出市场总市值,以完成总市值做为目标。当然这个方法没有错,很值得学习。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是需要首先解决,就是我们判断出了市场总量,又如何判断的出公司在这个市场行业的远期变数呢?如何判断远期不会出现更多竞争对手呢?如何判断远期政策不会变化呢?如何判断远期公司经营策略、战略或者管理层不会变化呢?如何判断远期不会有更先进、更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对公司产品进行替代呢?我个人确实没有办法对远期的这些事件问题进行准确判断,所以我觉得自己对远期只是一个大纲,需要不断根据近期进行修正判断,所以我认为用远期行业总需求判断对公司的总市值,从而去做为我们持有的理由是有待商榷的。
因为你就算计算出行业总需求,但是公司未必能完成。 投资成长股的前提是投资者假设公司未来收益将会不断上涨,每一只股票中都包含了公司未来业绩不断上涨的预期假设。但有时候有两种情况反映很奇怪。
⑴一些公司公布业绩虽然不断上涨的,但是股价中短期却停止上涨或者持续下跌,这是因为原来市场预期很高,高于现在公布的业绩增速,股价在之前已经大幅上涨反映预期,在公布后并没有达到此前预期水平时股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是股价大幅下跌,如之前典型例子电科院 、三诺生物 等,其二是小幅小跌长期横盘,通过时间和公司增长烫平之前由于过高预期而产生对比业绩的过高估值,这一种虽然增速没有达到市场普遍的预期,但是这种往往增速还是比较高,有些而且估值并不是很高,典型例子如欧菲光这两年情况。
⑵一些公司收益下降,但是公布业绩后股价不跌反而出现上涨,这是因为市场之前对公司预期下降更多,更差。股价在公布之前已经过度下跌,从而出现修复性行情,修复性的这种往往不会涨幅太多。但是有一种可以出现例外,这种就是超跌后出现的困境反转公司,这种业绩也是下降的,但是公司通过创新、新产品开发上市或者行业反转以及对不良资产剥离、关闭、优质资产注入,同时留下好的有潜力的公司,这样的公司由于业绩开始转好,并没有市场之前预期那么差,股价已经过度下跌,市场开始对公司的未来预期转好,所以结合超跌、未来业绩持续转好,这种公司一但抓到手可以获得超额甚至惊人的利润。
如典型的江山股份在2011年末出现的机会,尽管业绩下降83%但是股价至此出现了复权价5.95涨到最高49.09波澜壮阔的一幕。那么公司业绩增长是怎样做到的呢??彼得林奇大师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
⑴削减成本。我个人觉得这个削减成本的持续性相对于开拓新的市场、新产品,持续性要相对弱一些,这些可以通过控制员工待遇、增加自动化减少用工数量、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销售和广告费用、优化原料进货渠道和通过价格协议等等方式降低成本。
⑵提高售价。这个我们一定要仔细区分,有些公司提高售价不一定对公司长期发展有好处,比如一些经常性消费品和可替代的产品公司,虽然你的价格上去了,但是你丧失的是量和长期客户。但在中国这种特殊消费文化下一些奢侈品和交际产品的强品牌公司,提价是很有好处。因为中国有钱人总是爱面子攀比和重视商务交际。这样情况下之前高端白酒就应运而生,比如以前名牌包包、豪车、茅台、老窖、舍得 等等就是通过提价建造品牌成功打下天下。中国人很多初次见面看你穿着和开的车判断你有没有实力。
同时本人觉得在个人消费品并且不能拿出来炫耀攀比的产品过度提价对长远没有好处,比如之前大幅提价的东阿阿胶,这些东西虽然品牌还是很重要,但是这都是大家默默在家自己吃的,通过调查价格过于太高,很多人就会选择其它价格和品质更合理,性价比高的同等产品。
⑶开拓新的市场。这个典型例子如云南白药,它从原来的医药市场,看到了功能牙膏市场的契机,确实它的牙膏产品在治疗牙龈出血有很好效果,我长期使用效果很好,愿意支付比其他牙膏产品更高的价格。
⑷在原来的市场上销售更多的产品。这类公司有两种,一个像上海家化 一样在原来日化的渠道上不断增加其他适合消费需求的产品。另一种是像格力电器 ,通过专业不断挤占原来市场上的份额。
⑸重振、关闭或者剥离亏损业务。这类公司在我国目前主要由收购、重组、转型、剥离为主,案例比较多。 还是那句老话多思考、计算和考证,孙子说:夫未战而妙算,胜者,得算多也。夫未战而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无算乎?
(天道骑牛)